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区市政交通项目钢管柱混凝土采用C60免振自密实混凝土,通过对C60免振自密实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及长期性能的研究,配制出得C60免振自密实混凝土抗渗等级大于S39,28天龄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为1.35×10-8cm2·s-1,150天龄期的收缩比普通混凝土小27%,150天龄期的徐变比普通混凝土小24%。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采用超声波和钻芯取样的检测方法,对混凝土强度和密实度进行检测,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试验检测方法、技术控制要点的叙述,根据多年从事自密实混凝土施工中实践总结了有关及施工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3.
宿万 《现代商贸工业》2007,19(7):184-185
自密实混凝土(SVB)特点主要体现在其新拌混凝土的特别的性能。然而自密实混凝土这些特性是通过质量稳定的最优化的原材料以及制造过程达到的。  相似文献   

4.
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和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宿万 《现代商贸工业》2007,19(9):268-271
1988年日本就已完成了自密实混凝土(SVB)工艺学原理方面的研究。值得信赖的可靠的自密实混凝土(SVB)这一技术发展到最后结果是,自2003年以来被编入德国钢筋混凝土委员会指南。自密实混凝土(SVB)的优点有:整个横断面混凝土质量稳定;对结构设计限制很小;混凝土耐久性得到改善;具有清水混凝土特性;混凝土施工强度减轻;混凝土浇筑时间缩短;在预拌站进行预拌,可以防止噪声,有利于健康保护。  相似文献   

5.
通过大量混凝土试配及各项材料试验及在思达数码国际公寓1#、2#楼施工中的实践证明,采用科学的混凝土配合比配制C60高强度高性能自密实混凝土,采取严格、特殊的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措施和周密的施工部署,保持混凝土供应和浇注的连续性,注重施工中从泵送、浇注、抹面到覆盖养护等各项工序衔接配合,可完全有效解决大型商业楼宇复杂结构中的混凝土浇注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6.
自密实混凝土(SVB)特点主要体现在其新拌混凝土的特别的性能。然而自密实混凝土这些特性是通过质量稳定的最优化的原材料以及制造过程达到的。在实际应用时,作为预拌自密实混凝土浇筑时,其必须显示出所需要的新拌混凝土特性。在混合物混合结束与浇筑开始之间的间隔时间总计可能超过90min,在这较长时间间隔情况下,与在预制工厂应用相比,要求考虑时间和温度对自密实混凝土(SVB)的实用特性变化的影响。掌握粉体材料应用、含水量和增塑剂作用原理以及其相互影响方面的足够的知识是必要的。混凝土原材料和混凝土构成对混凝土流变性能、混凝土硬化性能和施工性能的影响由试验室试验确定。在对预拌混凝土相同原材料和相同配合比的监督检查应根据在结合实际情况下进行,混凝土的可否运送由试验室的结果确定。所有被监督检查的混凝土应符合客户订货确定的硬化混凝土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7.
获得操作性能好、质量稳定的商品混凝土是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保证的前提,因此,严格控制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意义重大,尤其是在大体积混凝土、高强混凝土和自密实混凝土中,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绝对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
在工程实践中,可以发现高强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和大体积混凝土的自收缩现象是非常显著的,比如混凝土在恒温水养的条件下仍然开裂,密封的高强混凝土的抗折强度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加而降低等。这些现象不能仅通过冷缩开裂或干缩开裂来解释,而必须通过自收缩来解释。  相似文献   

9.
地下室防水混凝土的配制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地下室防水混凝土自防水结构增强本体密实度达到抗渗效能的方法,指出施工工艺对抗渗效能的重要影响,着重论述了防水混凝土的配制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0.
陈军  赵扬 《中国电子商务》2013,(15):242-242
文章就水泥、水、砂、石子四种基本材料组成的自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以及配制材料的选用加以总结,结合实际施工经验,分析探讨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使混凝土的配合比迭到工程要求,广泛应用于各领域。  相似文献   

11.
由于"自平流免振高强度混凝土"自流平、自密实的特点,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不用振捣,简化了施工程序,并且延长地结构物使用寿命,克服了普通混凝土在传统施工工艺中易出现空洞、松散、开裂、易脱落等质量通病.所以本文就"自流平免振高强度混凝土"在梁板绞缝施工中的应用作了详细的阐述,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综合的优异技术特性使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原料的选择、配合比设计、物理力学性能、耐久性、工作性、结构性能以至应用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文章拟对高性能混凝土与高强混凝土的区别、高性能混凝土在性能上尚存在的问题及其改善的途径以及高性能混凝土的一个新进展——免振自密实混凝土三个方面作了探析。  相似文献   

13.
自密实混凝土夹芯保温墙板体系是一种新型的具有保温隔热效果的复合墙板体系.该体系具有抗震性能好,自重轻,保温隔热性能良好,达到了国家规定50%的节能要求,是对我国绿色建筑结构体系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14.
李志峰 《科技转让集锦》2011,(10):111-111,113
分析混凝土的受热破坏原因,对耐热混凝土的原材、配合比选择、施工和养护作了探讨,所配制的耐热混凝土成功应用与800摄氏度高温环境。  相似文献   

15.
高性能混凝土拌和物的水胶比应较低,易成型密实,硬化后强度可以满足结构设计要求、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优良。应用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能大幅度降低熟料水泥用量;粉煤灰可就近驭材,使用前元需加工或只需简单加工,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6.
高性能混凝土是由42.5以上低碱普硅水泥、优质骨料和外掺料及高性能混凝土减水剂等材料配制而成的高耐久性混凝土,其中高性能减水剂是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关键材料之一。  相似文献   

17.
控制混凝土温度升降和于缩是防止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产生裂缝的关键。文泰从材料选用、混凝土配制、施工浇筑及养护、质量控制等各个施工环节提出预防裂缝的综合措施,达到有效控制大体积桥梁墩台混凝土的裂缝产生,保证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8.
超塑化剂因其可太幅度降低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从而大大提高混凝土强度、改善混凝土工作性和耐久性,而成为现代混凝土中一种必不可少的组分,并在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技术中发挥主导作髑。自减水剂(或超塑化剂)问世以来,人们即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夫量的研究。目前,人们一般认为,在未掺入超塑化剂时,在新拌水泥浆体内,由于颗粒之间的相互吸引,而形成絮凝结构,这种结构内部包裹了受量的水分;掺入超塑化剂后,超塑化剂分子吸附到水泥颗粒表面,从而改变水泥颗枉表面的性质(如电性质、表面膜层厚度等),使得颗粒之间的斥力增大,颗柱间距增大。本文介绍超塑化剂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技术、对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及收到良好施工效果,为同类工程施工工艺提供典列。  相似文献   

19.
普通混凝土是指用水泥、混合材、砂石、外加剂等按一定比例配制,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到的人造石材。混凝土采用的原材料与配制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体积稳定性等有密切的关系。对于混凝土公司,正确地选用和检测原材料是获得高质量混凝土的关键,特别是泵送混凝土。  相似文献   

20.
混凝土外观质量是混凝土密实的表观体现,好的外观质量不能依靠事后的装饰获得,而须与追求混凝土的内在质量相统一.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须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控制,并根据实际出现的问题不断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