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聊斋志异》中的《促织》三个英文译本为研究对象,从描写翻译学代表人物图里提出的"初步原则"为视角,探讨意识形态对译者翻译动机和翻译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的意识形态对于译者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有不可忽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译者的任务是解决翻译问题。翻译问题为翻译批评拓展了空间,无论是译作本身,还是翻译过程和译作的功能,都与译者有很紧密的关系。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关注译者角色,对译者参与社会的过程进行研究。依托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文章选择沙博理《水浒传》英译本,基于“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从“翻译内”和“翻译外”两个视角,对英译本的翻译策略开展研究,探讨译者参与社会的过程。沙博理英译本侧重归化策略,译文倾向对原文“求真”,对社会“务实”,以此达到“求真-务实”的动态平衡,从而更有利于文学作品的英译传播。  相似文献   

3.
文章试图借助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和斯坦纳翻译四步骤,研究字幕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并在分析电影《花样年华》的基础上,认为翻译过程中从译本的选择到作品的阐释和语言层面上艺术的再创造,都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翻译过程受一系列复杂、动态、多层面因素影响制约,是在文化的两级进行取舍求得最佳平衡的过程。论文从译者作为翻译主体这一角度入手,剖析了对翻译活动造成限制以及相互制约的主客体因素。译者无疑有其权利的边界,翻译策略的选择受到多元化因素的制约:原作和作者的地位、译者自身风格、读者预期及其文化背景,而译者则面临多重选择:忠实与背叛、对等与创造、归化与异化。  相似文献   

5.
辜鸿铭采用归化策略翻译《论语》,在西方社会成功地传播了中华文化。然而辜鸿铭的翻译却被认为不忠实于原文。社会文化环境对译者的策略选择具有决定意义。辜鸿铭的归化策略既符合译者对读者的关照,也是译介弱势文化过程中的无奈之举。  相似文献   

6.
文化学派认为,译语国家的社会文化因素如主流意识形态对原本的选择和译者的翻译策略具有影响,文章通过对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的两个中译本的分析得出,《傲慢与偏见》在我国50年代被解读为反映资产阶级社会的阶级状况和经济关系的进步作品,符合我国当时以阶级斗争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语境,从而获得被译介的资格;两位译者王科一、孙致礼在翻译过程中也受到各自所在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7.
译者是翻译活动的重要参与者。译者的翻译活动涉及语言的使用,即语言的选择过程。从维索尔伦的语境顺应理论视角,广告译者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受动性,"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因素制约译者的语言选择和翻译策略,同时翻译过程也体现译者对语言和文化的动态顺应,这种语境顺应恰是译者主体性的彰显。  相似文献   

8.
之所以选择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的《红楼梦》两译本作为对比研究的对象,除了它们是到目前为止造诣很高的全译本之外,更重要的是这两译本不论在文本选择、翻译目的,还是翻译策略的选择等方面都体现了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必要性和不可避免性。总之,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直接执行者,在翻译的整个过程中都留下自己的印记,对《红楼梦》翻译特别是对由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等人完成的两个英语全译本的研究对推动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隐性权力话语对译者有着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突出表现在译者面对文化差异时所做出的不同选择。译者在特定历史时期对文化差异所做的诸多选择既是两种权力话语碰撞与较量的结果,也是译者主体创造性发挥的产物。在对译本的历时研究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翻译既受源语和目的语文化中各种复杂隐性权力话语操控,同时又通过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对社会、文化等方面起着积极的建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20世纪70年代西方翻译界出现的“文化转向”思潮。许多学者开始关注翻译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文化研究关注的是价值观、意识形态以及制度是如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影响翻译实践的。本文认为价值观、意识形态以及制度都是通过生活其中并受其影响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表现出来在译文中的。翻译研究的重心也逐渐从原文至上转向译文。翻译作为一个过程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决定作用的译者的主体性作用也得到更多的关怀。笔者将译者的主体性置于文化语境视阈.分析文化语境与译者主体性之间的互动关系.拟从翻译过程中的“翻译文本的择取”、“翻译目的的确立”、“翻译策略的选用”和“译者思想意识形态”等几个方面说明特定文化语境下的译者主体性在严复译本《天演论》中的显彰。  相似文献   

11.
隐性权力话语对译者有着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突出表现在译者面对文化差异时所做出的不同选择.译者在特定历史时期对文化差异所做的诸多选择既是两种权力话语碰撞与较量的结果,也是译者主体创造性发挥的产物.在对译本的历时研究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翻译既受源语和目的语文化申各种复杂隐性权力话语操控,同时又通过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对社会、文化等方面起着积极的建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隐性权力话语对译者有着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突出表现在译者面对文化差异时所做出的不同选择。译者在特定历史时期对文化差异所做的诸多选择既是两种权力话语碰撞与较量的结果,也是译者主体创造性发挥的产物。在对译本的历时研究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翻译既受源语和目的语文化中各种复杂隐性权力话语操控,同时又通过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对社会、文化等方面起着积极的建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译者翻译过程中的交际语境指译者和译文读者双方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翻译策略的选择是译者对交际语境主动顺应和被动顺应相互交织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能动性作用已逐渐凸显。作为译者一种翻译策略的有意误译,具有其自身的积极意义。与技术性错误及文化差异造成的无意识误译不同,有意误译是译者作为翻译主体进行充分自由选择的结果,译者主体性中的能动性、目的性和受限性决定了有意误译是翻译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文章从译者主体性研究的角度对译者运用有意误译这一翻译策略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描述性研究剖析,能为误译研究和翻译评论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5.
诗歌翻译属于特殊文本翻译,研究诗歌翻译需要关注译文文本与译者。译者主体性表明了译者的审美、文化意识、创造性与人文品格。在重视译文主体性的基础上,探析译者主体性对翻译诗歌的影响与译者主体性的体现,从译者角度深化诗歌翻译研究。郭沫若《西风颂》的汉译,体现了诗歌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以译者主体性在译文诗歌中的发挥,证明了"风韵译"理论的研究价值,实现了基于译者主体性翻译诗歌的有效研究。  相似文献   

16.
阐释学是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和解释的研究,它阐明了翻译的过程,其中信任、侵犯、融合和补偿四重翻译运动,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文章在阐释学的基础上,围绕译者的主体性角度出发,通过对两个译本中的多重翻译策略选择差异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暮光之城》两个中译本所采用的不同翻译策略并再现译本中译者的主体性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的表现,从多维的角度举例论证了译者的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译者地位包括译者个人的地位,译者的翻译主体性地位以及译者的社会地位.从过去的被刻意抹杀到现在的愈加重视,从边缘到中心,译者地位的改变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翻译理念的转变以及翻译自身的发展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现代西方译论中关于译者角色理论的梳理,阐述了翻译研究中译者角色由幕后到台前的演变过程,揭示出译者地位的逐步提升:由隐身到凸现直至成为翻译舞台上的主角,实现对整个翻译过程的操控.  相似文献   

19.
译者主体性研究是近年来国内翻译研究的热点,然而译学界对于译者主体性的认识尚存分歧。研究发现,译者主体性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表现的主观能动性,无论传统翻译观"透明"说,还是文化学派所客观描述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受到权力、意识形态、主流诗学影响而对文本进行"重写"与"调整",都需要译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传统翻译观并没有桎梏译者的主体性,文化学派也没有强调译者的主体性,翻译得好与不好、译文为读者接受或拒斥,都是译者发挥主体性的结果,且与译者地位无涉。  相似文献   

20.
文化语境对汉英,英汉翻译有重要的意义,它在翻译过程中影响译者对词义的选择。正确理解原文和译文的文化语境,以便更好地交流和沟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