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伟大的象征主义作品。在这部小说中,菲茨杰拉德运用了大量颜色词来作为一种象征主义手法对小说主题进行阐释,使小说中的意象与主题相契合,成功地描述了小说主人公盖茨比的美国梦的破灭及其悲惨命运。本文试图分析颜色词的象征意义以及它们表现小说主题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一方面,象征主义诗歌对德彪西思想及音乐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象征主义诗歌是德彪西音乐题材和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其追求的艺术风格和象征主义诗歌的艺术风格是一致的,其音乐创作手法直接和象征主义诗歌的表现手法相关。另一方面,德彪西的音乐作品以旋律线条朦胧飘忽、和声色彩丰富、变幻莫测、节奏与力度变化细腻、织体处理精妙、配器独特等手法表现出象征主义诗歌所追求的扑朔迷离、充满诗意的境界,呈现出诗化音乐的特征。德彪西的音乐中包含文学性,两者相互渗透、相互结合、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3.
《白鲸》——象征手法影射的生态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鲸作为一部高度象征主义的作品,融合了大量自然历史科学元素于其中。船长亚哈与莫比迪克之间血腥残忍的斗争恰恰象征了大自然与人类的长期冲突与对抗。结合文中用象征主义手法影射的人物命运,着重研究作者暗含其中的生态学意义。其中包括,人类作为万物之灵,无论如何不能与自然为敌,危害自然。  相似文献   

4.
《阿拉比》只是乔伊斯青年时代的一篇短篇,我们却可以看出乔伊斯对多种写作手法的探索。首先,这篇文章中的总体基调就是作品的客观性,作者以旁观者的角度,不露声色地向读者讲述了一个男孩儿的一段成长经历。其次,乔伊斯在文中对象征主义和印象主义手法的运用,使文章生动形象,也使读者感同身受。特别是他独创的"精神顿悟"的写作手法,向读者展示了人物瞬间的意识活动和心理转变,加上他独特的叙事角度,更是体现了乔伊斯非凡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5.
叶芝作为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其作品的现代性却颇具争议。分析叶芝作品的浪漫主义抒情传统,并结合其象征主义的发展和面具理论的应用,可以看到叶芝不断追求自我创新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6.
<看不见的人>表现出埃里森在创作中高超的艺术手法.寓言和象征主义的成功运用是其一大特色.埃里森运用寓言和象征手法揭示大主题"不可见性",批判种族压迫与歧视,展现黑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精神.  相似文献   

7.
康拉德被公认为是承上启下的伟大小说家。本文试从作品主题、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等四个方面对康拉德《黑暗之心》的现代主义特征进行分析,以挖掘康拉德作品的现实意义。20世纪现代主义小说的一个普遍主题是对人类自我精神世界进行剖析,康拉德无疑启发了后人的思路,成为现代主义小说的先驱。  相似文献   

8.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作为瑞典著名诗人,专注于“纯诗”写作。作为隐喻与超现实主义的语言大师和著名诗人,他善于把日常生活的事物象征化、隐喻化,语言表达凝练、准确、精妙。通过象征主义的超现实与隐喻手法的运用,让读者体悟到万事万物的美感。  相似文献   

9.
威廉·戈尔丁的《蝇王》将野兽、降落伞、人性之恶和战争这些象征意象编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完美的背景象征体系,这种渗透、贯穿小说始末的象征主义手法运用,使得读者在旁观一群未来孩子之间的生存游戏时能够回归现实,意识到人类本性。  相似文献   

10.
《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时期著名的作家霍桑的代表作,作者在小说中充分地使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象征符号红字"A"富有多重寓意,主要人物人名也意义深远。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红字"的多重象征意义,并对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人名的寓意作了深入探析。  相似文献   

11.
象征手法是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作品的最显著特征.通过分析霍桑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将其象征手法总结为运用人物和服饰作象征、运用动物作象征、运用自然事物作象征、运用花卉作象征、运用文字作象征、运用神话原型作象征等六种象征手法,阐述其象征手法的灵活性、丰富性以及独特性.  相似文献   

12.
人物是叙事作品创作的核心,是文学作品的作者、影视作品的导演及作品接受者(读者或观众)聚焦的中心点。影视作品可运用造型、动作、话语、情境及特写等视觉方面的手法直观地塑造人物,但从叙事学视角研究影视作品人物塑造手法的作品却不多见。本文拟将以传记类影片《摩洛哥王妃》为例,以叙事学相关理论为基础,探析传记类电影中巧妙的人物塑造手法。  相似文献   

13.
美国著名作家尤多拉·威尔蒂的短篇小说被认为是她的最受欢迎的作品。论文以其中一篇《没有你的位置,我的爱》为例,分析了小说的特征:象征主义,用词的丰富准确、聚焦,制造神秘等,充分展现了她的小说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美国20世纪著名小说家菲兹杰拉德在代表作《大人物盖茨比》中,通过运用诸多巧妙的艺术形式,如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丰富而多次层的象征主义手法等,反映了一个十分深邃的思想主题,即“美国梦”的破灭及其破灭的社会根源。而艺术形式与主题思想的完美结合正是该小说的成功所在。  相似文献   

15.
《摸彩》是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著作,作品中象征主义的运用和讽刺的写作风格令读者印象深刻。在小说中,村子里的人们恪守着迂腐并且充满暴力的用活人来献祭的传统,冷漠及无知令人瞠目结舌;同时在男性占主导地位的村子里,妇女的从属地位也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作者通过分析故事中人物之间行为与思想的冲突,指出人们对这一灭绝人性、令人发指的仪式所产生的反抗意识;并且结合历史背景解析作品中人物的反抗意识。  相似文献   

16.
美国作家霍桑的代表作《红字》的巨大思想价值和艺术成就长久以来一直被学者和评论家们所关注。大家对此作品的不同见解和解读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的含混。在《红字》中,作者在文本设计上多处使用了含混手法,从而赋予作品多重意义和主题,也赋予作品经久不衰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试论舞蹈服装与道具在舞蹈创意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秀舞蹈作品的诞生,必然少不了作品本身的创意,即所谓的"亮点"和"独到"之处。同时也取决于作品能用好的手法展现出来,才能体现"创意"的价值。在舞蹈作品中,舞蹈服装和舞蹈道具的运用,可以辅助舞蹈作品从创意出发,从而更好地表达作品感染力,同时也体现出舞蹈作品的高度统一性。  相似文献   

18.
托尼.莫里森的作品《宠儿》中多种叙事话语和模糊叙事手法的运用,拓展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增强了小说的艺术魅力,使作品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9.
五四新文学全面开放的姿态为我们迎来了象征主义等西方文艺思潮,时至今日余威犹存。着眼于二者的复杂勾连,理清象征主义的概念,无疑有利于分析中国现代文学家对其偏爱的多方考虑。象征主义不遗余力的译介传播,促成了随后在文学批评、各个文体的创作及理论层面上中西诗学的融通。  相似文献   

20.
古筝移植作品是古筝音乐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早期就已经开始,一直贯穿着整个二十世纪,这些移植作品由于创作年代、创作手法、创作理念、创作地域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全面梳理这些移植作品对古筝音乐艺术发展中的得与失,对于进一步探寻古筝作品的历史发展脉络以及古筝音乐未来的发展和创新都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