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腐败"一词是当今中国涉政话语中的高频词汇之一,其种类也不一而足,然而有一类腐败却较少引起人们的警觉,即语言腐败。语言腐败虽不是一项新事物,但却已然在中国政治社会中扮演着"主要蛀虫"的角色。就官员的语言腐败而言,其表现出"假、大、空"的典型特征,从实质分析,则是政府及其官员在政治行为发生、过程与结果这一系列进程中的政治语言滥用,也是我国政府和公权力失范的一种主要表现。不论就政治文化的发展还是实体政治社会的成长,语言腐败都会导致政治不信任、政治冷漠等危害,不利于政治制度的健全、国民性格的塑造、官民关系的融洽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腐败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并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可能永远存在,它产生的真正根源应该是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导致的私有制出现。文章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也依然会存在腐败,认清这些是做好反腐败工作的先决条件,也是开展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从公共经济学视角来看,政府官员在拥有公共权力和寻租空间的情况下,只要从事腐败行为的收益大于成本,腐败就会产生。腐败是社会肌体上的毒瘤,严重地侵蚀了社会肌体的正常运行,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本文从经济人理论、成本-收益理论、寻租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等经济学的角度对腐败成因进行分析,并探讨治理腐败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论腐败洗钱与反腐败洗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洗钱是腐败活动与洗钱活动的交织体,是指隐瞒或掩饰贪污、贿赂等腐败犯罪收益的洗钱活动。本文在对腐败洗钱及其危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反腐败洗钱对反腐败的作用机制,并利用国际透明组织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反腐败洗钱的成果进行了经验分析,提出了加强反腐败洗钱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我国,腐败有蔓延之势,反腐败的形势依然严峻。纵观历史、放眼世界,腐败问题严重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转轨国家的共有现象。腐败产生的根源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在我国目前市场发育程度低,仍需政府配置资源的情况下,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使之适度化、规范化是反腐败的一条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从反腐败改革与经济效率是否激励相容的角度,结合经济发展的二元特征,探讨发展中国家政府的工资制度选择及其可能导致的"腐败陷阱"。研究表明:政府若选择效率工资制度,则提高腐败查处力度就会降低效率工资水平,进而提高社会总产出和相应的福利水平;若选择"姑息工资"制度,提高腐败查处概率就需相应提高官员的补偿工资,从而会导致更多的扭曲性税收。"姑息工资"制度会引发"腐败陷阱"。反腐改革在短期内可能导致经济下滑,此时减少腐败收入等措施更加有效。为兼顾经济增长,反腐改革的事前预防要比事后惩罚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7.
公共财政管理领域的反腐败历来倍受重视.但腐败现象却愈演愈烈。本从直接原因方面,包括政府的管制和授权、国家税制、消费决策、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双轨制、基于自由裁量权的决策等.以及间接原因方面包括官员的素质、政府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奖惩制度、机构内外部控制、法律规章、程序的透明度等,简要分析了促成腐败的原因.并介绍了国际上一些学对腐败进行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8.
监督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很新的话题.所谓古老,是因为监督作为社会制约机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理论上很早就被提出来了,所谓很新,是因为监督在实践上并没有起到它应有的社会作用.我国反腐败斗争的实践表明,产生腐败现象既有历史、社会、环境、经济和文化的根源,同时也有政策法规不健全,体制改革不配套,监督机制不得力,政治思想工作放松等方面的原因.因此反腐败要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纵观多年来我国反腐败的情况来看,我国现有的监督机制并不十分完善,监督比较薄弱,由于监督的乏力,不仅导致了国有企业内部"穷庙富方丈"的现象增多,也诱发了党政机关许多新的腐败问题的出现.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强化监督,遏制腐败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当前,反腐败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可是每当某个官员的腐败行为被揭露出来时,我们总习惯于从腐败官员主观方面去找原因,却很少甚至根本不去探求腐败行为形成的制度环境。本文力图通过对现行行政监察体制造成的监察不力的原因分析,提出构建纵向行政监察领导体制的设想,以改善监察不力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腐败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给政治和社会经济等造成了严重危害.结合实例,剖析了新时期腐败的特点,指出了腐败的危害,并提出了治理当前腐败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腐败的经济学分析——基于成本收益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经济现象。腐败根源于公共权力的异化和制度的失衡。根据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腐败的成本收益分析模型,可以认为在既定社会制度下,腐败行为是腐败者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的合乎经济理性的行为。所以,反腐败是长期的、全面的制度安排,应该通过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各方面的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影响腐败者的成本收益状况,最终达到低水平腐败的制度均衡。  相似文献   

12.
金融反腐败的机制设计应该从金融监管政策入手,因为在金融监管及执法过程中存在着监管腐败问题。在金融监管执法活动中,构建具有腐败倾向特征的监管执法者对金融机构或其从业人员的违法行为监督执法的这样一个模型:在实施具有恰当的惩罚激励措施的自认制度时,一个福利最大化的政府可以防范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之间合谋腐败的发生,可以通过降低官僚作风、保持较少的监督执法官员、降低监管寻租以增加社会福利,为弱化或消除金融腐败带来良好的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13.
以西方行政与管理理论的研究成果来分析,当前我国腐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性缺陷与社会转型期的局限而非反腐败力度不足;主要性质是一般规律性现象而非特殊的偶然现象,即主要是我国的行政环境而非制度供给不足的结果。因此,反腐败的主要指向是腐败行为而非腐败现象,主要原则是与改革、发展、稳定、转型相协调而非相对立。  相似文献   

14.
中国加入WTO后,必将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就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加入WTO后对某些腐败的产生会不同程度的起催化作用,若不引起高度的重视或采取足够的、有效的、严格的、强硬的监督管理措施和手段,有可能引发起一场新的腐败高峰.纪检监察部门应当面对现实,立足本职,把握主动,注意观察新动向,研究新问题,制定新政策,采取新措施,迎接新挑战,有所作为的开创反腐败斗争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腐败是一种社会疾病。本对腐败进行病理分析,认为:腐败是体制转型的畸形儿,是钱与钱婚配的怪胎,是权力失去监督和制约的权力失控和权力滥用,民众的容忍、无奈和集体的沉默放纵了腐败。以病理分析为基础,本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对结构性反腐进行思考。宏观层面反腐分析了“三个代表”,海关工作新方针和反腐败的价值关系和逻辑关系,中观层面反腐强调应把握好“ 四个结合”,即思想性反腐和制度性反腐的结合、“德治”和“法治”的结合、查获腐败和惩治腐败的结合、严惩腐败和防止腐败的结合。微观性层面反腐主要是从具体制度的构建对反腐败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6.
美国最大的腐败就是将腐败合法化。政府官员发家致富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政府官员在政府部门和私营部门几进几出。在政府内他们是积累经验,建立关系,然后就下海去赚钱,几年后再上岸,过几年再下海,如此下海,上岸,再下海,直至灭亡。反托拉斯诉讼中打败微软的英雄很快就要离开政府另谋高就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政府公信力低下对社会的影响非常巨大,我国政府公信力低下的原因主要包括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未能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政府及其官员的行为加剧了社会不公、不能虚心接受群众的监督和合理建议、不能实行人性化执法、政府信息不公开、腐败严重而惩治力度不够,本文提出切实代表人民利益、努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努力实现社会公平、虚心接受群众监督、执法人性化、及时公开政府信息并加大腐败惩治力度、借鉴国际上的反腐成功经验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政府效率是政府管理的有效性问题,它既是政府管理的目标,也是衡量政府职能的尺度。全球化时代的政府竞争力,主要是由政府官员的能力和素质决定的,政府是由人来操作的,因此选好用好人就成为建立一个有效政府的关键。而政府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是全球化时代提高政府竞争力和政府效率,减少政府腐败的最关键的制度安排之一,能否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民主与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将决定着未来国家与民族的发展命运。在这一点上,古代政治智慧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论政府信用失缺及其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寻租的角度,主要运用政府官员和民众之间所形成的囚犯困境博弈,分析政府官员腐败产生的机制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反腐败问题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对腐败的基本情况和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分析,提出了必须把反腐败纳入法治轨道、依法治腐的观点和加强对权力监督制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