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明威认为好的作品应如冰山,有藏有露,有虚有实。通过对其代表作《老人与海》的时代背景、创作意图、艺术形态、艺术手法的分析,进一步阐释了这一重要的创作理念。 相似文献
2.
阳慧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6(4):72-74
该文通过解读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认为以单一的结构蕴含深刻的思想,以白描的手法展现生动的内容,以象征的手法揭示深远的寓意,为海明威"冰山"原则的艺术向度。 相似文献
3.
小男孩马诺林在《老人与海》这篇文章中的重要性可以和渔夫相媲美,他是老人"硬汉"形象的最佳补充,他身上体现出的象征意义,值得我们去思考,赋予文章深刻的审美内涵,能引起人们对于生存本质、生命价值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覃承华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84-86
一般认为,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以其精湛的现代叙述艺术向读者展示了一副硬汉子挑战极限的生动画卷。然而,仔细审读该书还可发现,对圣地亚哥的刻画实则体现了作者渊博的知识和复杂的知识结构。本文从语言知识、钓鱼与海洋知识以及医学知识分析了海明威的知识结构。这无疑是研究海明威的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解读《老人与海》的人文精神及现实意义——海明威思想与心理探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少明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10):133-135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一部重要作品,书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寄寓着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本文试从六个方面进行分析,这六个方面是进取精神、奋斗精神、牺牲精神、英雄气概、良好心态和博大情怀,并阐明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7.
吕艳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8):124-125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晚期作品《老人与海》是他客观、简洁、朴实的关学思想的完美体现,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因此本文试着从鲜活生动的“硬汉”形象、简洁朴实的语言风格和意蕴深长的象征手法这三个方面来探究其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高洁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5):73-75
《老人与海》主要围绕老渔夫圣地亚哥和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及鲨鱼搏斗展开故事情节。主人公圣地亚哥是人类形象哲理化的象征,其表现出的精神特质,是小说蕴含的深层次思想内涵。小说通过老人形象的刻画,阐释了圣地亚哥、小男孩、大海背后的象征意义。小说采用丰富的内心独白、含蓄的语言表达、生动的人物外貌描写与简洁的语言表述等艺术表现形式刻画了一位坚贞不屈、孤独执拗、固守传统的老人形象,表现了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强大意识。 相似文献
9.
海明威的《雨中的猫》和《白象似的群山》这两篇短篇小说运用了相似的象征手法,揭示了共同的主题。通过对这两篇小说中象征手法的分析,挖掘其"海面下的八分之七",从而揭示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自建的经典文本《老人与海》英文语料库,通过对question,problem,issue,matter,affair,topic,point等具有问题意义的词语使用的研究,发现海明威的作品语言简洁、清晰、果断、有力及作者通过语言体现出目标高远、举重若轻的主题内涵。教学实践证明,经典文本语料库在大学外语教学中起到了方便教学应用、提高外语应用能力、方便知识梳理和储存、提高文本内涵分析素养等作用。 相似文献
11.
邬兴萍 《天津市职工现代企业管理学院学报》2010,(2):75-77
作家和读者的关系是信息交流的关系,离开作家和读者任何一方,文学作品都将失去其存在的价值。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揭示了人类创造财富的艰辛及战争对人类财富的巨大破坏。用线性表示:渔夫——大海捕鱼——大马林鱼——鲨鱼——鱼骨架;人类——生产劳动——财富积聚-战争-耗财富 相似文献
12.
徐梓源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206-207
《老人与海》是创作于1952年的一部中篇小说,获得了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其作者海明威是著名的现代美国作家,《老人与海》是他晚期作品的杰作。小说成功塑造了老人圣地亚哥这一硬汉形象,他面对生活的困苦和命运的不幸,依然勇敢、无畏、自信、乐观,保持着人类的尊严和勇气。海明威以自己为原型,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点充分地加入到对圣地亚哥性格的刻画上。老人的性格特点对当代大学生有非常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任佳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8(9):112-113
《白象似的群山》作为被誉为"开一代文风"的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的短篇之作,虽情节简单语言朴实无华,却以其独具匠心的现代叙事艺术、冰山似的写作手法、电报式的语言风格淋漓尽致的描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了深刻的主题,思想深沉而含而不露,感情充沛而隐而不晦,短短几千字却似乎包含了大千世界,让文学的可思性与艺术的可感性巧妙结合,通过独特的别具一格的行文风格,影响着当时乃至于后世的许多作家。本文笔者通过对《白象似的群山》这部经典之作进行解读,从其客观的叙事视角、精炼的语言、个性化的写作手法入手,对这位文学大家独特的行文风格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4.
姚燕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7)
《在冰上里》是当代美国文坛著名女作家乔伊斯·卡罗尔·奥茨一篇较为优秀的短篇小说。她将对哲学的思考融入文学世界之中,展示社会的丑陋及表象背后人的存在与价值。本文试图运用存在主义理论,从世界的荒诞性、人的自由选择及对‘真我’的追寻这三个方面对文本中的存在主义因素进行探讨,为这篇小说的解读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作品主旨、作家倾向、作品时空等几个角度比较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和余华的《活着》,揭示了其对个体生存的共同关注,阐述了小说中反映出的对抗和忍耐两种不同的生存哲学。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海明威短篇小说《一天的等待》的语言、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分析,综合阐述了海明威在这一小说中运用的写作手法及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7.
《活着》是一部简单的小说,"活着"这一词语总会让我们的生活充满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来自于我们对现实生存的承受能力,《活着》这部小说正是余华以朴实的文字讲诉主人公福贵是怎样在苦难中寻求生存的,同时向人们展示了人在极度苦难状态下的生命承受能力,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思想和对人生的态度,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相似文献
18.
19.
正旅游哲学属于旅游学和哲学的交叉学科,也是一门新兴的应用性边缘学科。英国著名旅游学者约翰·特莱伯(John Tribe)研究认为,"哲学在旅游学科体系构建中是对旅游知识的理论发展起作用的关键学科之一"[1]16。旅游哲学在旅游学研究中的学术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国内的旅游哲学研究却长期鲜有问津者,至新世纪之交才有学者开始尝试探讨旅游哲学问题[2]。此后,虽有个别学者从哲学角度 相似文献
20.
武斌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8(4):440-442
牟心海作为诗人、艺术家,以多年的认真研究,对王向峰的大量美学著述进行整合性的分析与归纳,形成为九编五十章的序列,并深入地予以阐发,显示了他作为深知艺术规律的艺术家特有的视角,因而在分析研究中能深得要领,建构了系统的评价体系,是难得的当代美学研究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