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三角一体化与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斌 《浙江经济》2004,(17):52-53
长三角地区的各级政府不但合作的共识开始形成,而且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出现了制度层面的整合。但必须清醒地看到,这种新兴的合作机制还处于起步阶段。而能否建立区域政府合作机制并确保这一机制的有效运转,取决于能否建构起良好的制度环境、合理的组织安排和完善的区域合作规划。  相似文献   

2.
环渤海区域经济协调机制和政府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指在本区域经济交往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发展上协调互动,从而达到和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以政府间的协调配合为平台,且由此来构建和运行区域经济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经济合作,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主要特征。在我国,区域合作主要是政府推动的。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协调好区域经济合作中地方政府间关系.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全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是指从合作的原则到机构,从合作的领域到项目,从项目的调研到决策,从合作措施的推出到落实,都制订或形成了系统化和制度化的方式和方法,有相应的机构去决策、协调、督促和执行.东盟是东亚地区最成功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从一开始就重视合作机制的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也因其功能基本完善,成为世界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在贸易、投资和地方性的双边或多边合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合作形式以双边经济合作发展为主;多边单项经济合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速度和层次有待提升;经济合作的协调机制有所加强,但并未形成真正的制度性机制,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合作局面并未根本改变。一个完整的合作协调机制还未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模式也需要做更深层次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入21世纪,作为世界经济发展主要趋势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不仅在国际层面上进一步强化,而且越来越明显地在一国的区际经济发展中呈现出其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实际上是国内层面的一体化。而近年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进展缓慢的障碍,既有宏观总体上的法规缺失、税收体制不适时、金融体制设置的“一刀切”,也有中观层次上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空间布局的各自为政,还有微观经济中国企改革流于形式、个体、民营企业发展缺乏市场环境等原因。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出发点,探讨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发展的举措,也应从三个层面的设计着手。本文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出发点,着重分析目前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主要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进一步推进该区域经济合作的举措。  相似文献   

7.
长三角一体化与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斌 《上海改革》2004,(8):61-64
本文以近几年来长三角两省一市地方政府间的一系列合作行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所达成的绩效、面临的问题和制度困境,指出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建构及有效运作必须要有良好的制度环境、合理的组织安排和完善的区域合作规则。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力量的推动下,环渤海地区飞地经济模式已经起步,跨省市飞地经济合作已经被提到了国家发展层面。如何进一步深化环渤海地区区域协调发展与区域合作,充分发挥飞地经济模式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需要按照政府间合作治理的要求,完善合作机制,有效引导并带动整个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首都经济圈相继列入北京市、河北省的"十二五"规划,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凸显了其重要性。为了推进京津冀区域金融合作,文章提出应该明确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合作原则,共同制定区域合作规划,把金融合作放在京津冀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寻找各方利益的协调点。并且认为,区域金融合作的突破口是银行结算服务,核心内容是资金的跨地域市场化流动。  相似文献   

11.
12.
论区域协调的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区域协调的方式●王文长(中央民族大学经济研究所北京,100081)本文所论区域协调的方式,是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协调方式。中央政府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中已经作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安排,明确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这...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证了区域产业分工和区域产业政策之间的关系,表明制定区域产业政策是确保区域产业分工顺利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环渤海地区是我国极具发展潜力的一个地区,因此在环渤海地区建立区域产业政策协调机制很有必要性。本文进一步探讨了环渤海地区建立区域产业政策协调机制的困难所在,并为环渤海区域产业政策协调机制的建立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趋势及相关对策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中国区域经济合作是在摆脱计划体制下行政束缚和破除区域内部各地市场封闭状态下推进的。随着经济市场化的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合作将逐渐形成以市场力为主导,政府积极推动,区域协调组织有效发挥作用的发展机制。区域合作将更多地体现为以资产联结为纽带,以资源优势为基础,以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为导向,合作领域不断拓展的趋向。加强中国区域经济合作关键在于:营造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快培育和完善统一的区域性要素市场;促进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进一步提高和增强区域合作主体的市场运作能力;建立强有力的推进机构,逐步形成制度性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发展跨地区大型企业集团,不断提高区域内产业专业化分工合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中国影响下的东亚新型产业循环机制与区域经济合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吴丹 《亚太经济》2005,(5):45-47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对外开放度的不断提高,促进了新型东亚产业循环机制的形成,由日本与中国共同拉动,趋向内部化的新型产业网络循环机制的形成,表明东亚各国间具有日益增强的经济依存关系和分工合作关系,东亚开展制度性经济合作的经济基础非常雄厚。  相似文献   

16.
梁芷铭 《特区经济》2012,(4):203-204
经济区地方政府间合作就是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政府机构重组、职能转变,形成高效灵活的政府组织和密切协作的政府间关系的动态过程。通过区域政府整合可以有效发挥地方政府作用,协调区域间竞争与冲突,消除阻碍要素流动的行政因素,实现产业、空间、市场等的整合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区域旅游合作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制约环渤海区域大范围旅游合作的关键因素,提出了促进环渤海区域旅游合作的相关对策,包括强化政府作用、建立区域旅游合作协调机构、加快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网络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应对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和职能进行正确的定位:地方政府是本地区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公共物品的提供者、产权的界定和保护者、区域经济的协调者及市场运行的监管者。文章认为,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地方政府必须在观念、制度、机制及组织等多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9.
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与合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振兴环渤海区域经济,是党中央、国务院已明确的战略任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就提出——要进一步形成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经济圈。促进环渤海区域的发展,是推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东、中、西和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的重要的一步。而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和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则是振兴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京津冀地区位于环渤海经济区的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与珠三角和长三角相比优势明显。但是,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历经30余年,区域一体化进程发展缓慢,与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相比处于相对落后的发展阶段。究其原因,行政区划及行政地位不平等导致的地方政府竞争,缺乏有效的区域合作机制是重要的制约因素。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历程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最早决定开展国土规划工作时,京津冀三地的区域规划就被提了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