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金融的有效支持。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数量不足、服务水平不高,支农力度不够,与"三农"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农村金融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日益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瓶颈。本文深入分析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重塑农村金融体系、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钟世和 《西安金融》2006,(12):68-6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亟待金融支持.但现行农村“金融抑制”问题,影响了其支农功能的充分发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促进农村经济更快更好发展,必须加快农村金融创新,重点是创新组织体系、金融服务和金融制度,同时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扶持,推进农村社会信用建设。  相似文献   

3.
支持新农村建设是金融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但目前基层金融部门无论在农村金融体系的设置方面,还是在农村信贷产品的创新方面,都与农村金融需求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本文在分析农村信贷产品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农村金融需求的新特点,提出了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应当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合作社+农户"的信贷支农优势、尝试推动"村委信用+农户信用"和"信合情"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以及"共同富"农户联保信用贷款的支农模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命题,从而对构建农村金融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金融支农现状,提出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三位一体的农村金融体系,并探索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组织的政策思考。  相似文献   

5.
何发挥财政与金融支农的合力,解决新农村建设融资难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建设新农村战略的关键步骤。县乡财政和农村金融机构作为农村经济的核心和资金生产要素的主要供给者,直接担负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任。笔者通过对目前化隆县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现状以及财政、金融支农相关问题的分析,探讨财政金融支农策略。  相似文献   

6.
探索走出农村金融困境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基础产业,国家必须加强扶持和保护,农业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农发行的信贷支农力度,充分发挥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的重要作用;非正规金融更贴近农户的生产生活,更符合以农户经济为基础的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应立足非正规金融发展的现实,突破原有的正规金融体系,把非正规金融纳入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中来。  相似文献   

7.
农业是基础产业,国家必须加强扶持和保护,农业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农发行的信贷支农力度,充分发挥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的重要作用;非正规金融更贴近农户的生产生活,更符合以农户经济为基础的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应立足非正规金融发展的现实,突破原有的正规金融体系,把非正规金融纳入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中来。  相似文献   

8.
农村小额贷款是农村金融机构向农户、农村工商户以及农村小企业提供的额度较小的贷款。根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有关支农惠农精神,为更好地发挥农村小额贷款在支持新农村建设巾的作用。农村金融机构应结合当前农村经济金融形势,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业务。  相似文献   

9.
一直以来,丽水通过实施"信贷支农"工程、"支付便农"工程、"创新利农"工程,探索开发式扶贫新模式,初步形成金融支农惠农的"丽水模式",成为开发式扶贫的样板,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滞后,农村金融竞争仍然不够充分,农村发展整体环境不够理想等因素制约了农村金融普惠扶贫工作的进一步有效发展。要探索和形成一条可持续、可复制、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的金融普惠扶贫发展之路,需要通过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强化政银合作,进一步增强金融扶贫开发"造血"功能;继续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断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金融创新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小康的关键,但现行农村金融体系存在诸多缺陷,影响了金融支农功能的充分发挥。本文以江苏海安县为例,认为为了促进农村经济更快更好发展,必须加快农村金融创新,重点是重组现有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金融制度,创造有利于农村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1.
论新农村建设与政策性金融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的弱质性、农户的分散性、资金需求的大量性与长期新以及农村金融的整体运行态势等,都决定了政策性金融需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现行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下,政策性金融对农村的支持却严重不足,政策性金融存在着机构体系不完善、资金来源不足、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等制度缺陷。因此,完善农村政策性金融制度应从完善政策性金融支农机构体系、拓展政策性金融资金来源渠道、提高政策性金融资金的使用效率等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孙培宽 《济南金融》2007,(10):71-7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金融的支持。本文从加快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村保险体系、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建有效的担保体系、完善财政支持体系、建立农村存款保障体系等六个方面,提出构建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金融体系的主张。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金融的支持.本文从加快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村保险体系、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建有效的担保体系、完善财致支持体系、建立农村存款保障体系等六个方面,提出构建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金融体系的主张.  相似文献   

14.
开发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缺损严重的农村金融市场,如何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支持新农村建设?本文从规划、县域经济、融资平台、融资体系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支持新农村建设,不仅需要金融资金支持,更需要把政府、金融、市场和企业等要素资源进行整合,构建新型融资平台,推动农村信用建设、制度建设和市场建设,在农村建立平等的融资体系,形成融资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金融支农体系加大了创新步伐,特别是2009年以来,中国银监会推出庞大的农村金融支持体系重构计划,为搭建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了新的保证性条件。但目前农村金融支农还有诸多问题待解决。金融支农依然存在的主要问题较大的资金需求缺口仍然是我们解决三农问题的内生瓶颈和直接表象  相似文献   

16.
金融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村金融的发展对于当前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对当前山西金融支农情况的调查,本文从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视角,重点剖析了山西农村金融体系中存在的缺陷及问题,并就此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村金融边缘化和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及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不足问题的建议。文章认为,应按照中央关于农村金融改革的要求和部署,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创新金融支农服务品种,突破金融服务模式,尽快改变农村金融边缘化的现状,以达到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事业发展的“双赢”目的。  相似文献   

18.
《福建金融》2008,(11):24-2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而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状况决定着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广度和深度。本文通过对福建省莆田市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实践的分析,从宏微观两个层面剖析了当前金融支农面临的难点,并从加快构建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发展机制的角度,提出了完善农村金融“四个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当前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缺陷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在解决"三农"问题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村金融的发展对于当前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对当前山西金融支农情况的调查,本文从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视角,重点剖析了山西农村金融体系中存在的缺陷及问题,并就此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金融支持。目前,吉林省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市场化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农村建设资金来源60%以上靠财政补贴,来自金融机构的扶持还不到1/3,金融对农村建设支撑作用明显不足。如农业贷款所占贷款总额比重与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和2.5个百分点,而且主要靠农村信用联社这一地方金融机构。针对吉林省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结合金融支农现状,我们从金融机构、政府信用、产业发展等角度,力图探索一条适合吉林省省情的农村金融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