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没有一个强大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就不可能有一个强大的汽车工业。"这句话己经成为行业的共识。然而,汽车零部件产业如何才能强大,其自身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则是零部件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中国汽摩配》2006,(10):28-28
“没有一个强大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就不可能有一个强大的汽车工业”这句话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然而,汽车零部件如何才能做强做大,中国汽车零部件目前面临哪些机遇、挑战,出路何在?目前全球零部件行业面临大洗牌,对国内零部件企业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国内零部件企业须抢抓这  相似文献   

3.
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工业发达国家用战略的眼光、科学的头脑、抓住高新技术改造汽车工业,使汽车工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日本汽车工业采用高新技术完成了两次关键性的技术革新:一次是切削加工自动化,用电子计算机控制加工;二次是用立式冲压机自动冲压车身实施塑性加工自动化。这样使日本汽车工业得到迅猛发展,很快成为世界汽车王国。美国也十分重视采用高新技术改造汽车工业,他们在汽车工业上大量推广计算机设计、制造(CA、CAM)和大量采用机器人及其它自动化生产设备,并逐步把研究重点转向…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强大的国际消费市场所推动,汽车电子信息化水平成为汽车工业未来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信息产业与汽车工业作为中国的两大支柱产业,将通过逐步融合而形成新的汽车电子信息产业,并迎来了芯片、软件、电子控制、移动通信等高新技术与汽车工业结合的汽车电子信息产业时代。  相似文献   

5.
我们对汽车工业全球化应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和理解 汽车工业全球化,是指汽车工业的资源配置和产品的销售不再局限于某个国家而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以实现全球资源的最优配置和产品的分销。进一步说汽车工业全球化.是指一些大的汽车工业跨国集团(这些跨国大集团仍然是建立在本国本土强大基础上的)在全球优化配置汽车工业资源实现全球经营。目前国际汽车工业己实现了零配件全球比质比价采购尽可能地做到产品当地生产,当地销售利用互联网络,实现了汽车工业研发的分散和同步化,既充分利用了全球的研究力量又大大提高了研发的速度。 汽车工…  相似文献   

6.
刘影 《汽车与社会》2014,(16):14-15
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特别是当前汽车行业正红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开展的自主开发的创新,更需要一个强大的零部件体系作支撑。  相似文献   

7.
杨江 《汽车观察》2010,(11):24-24
日前,加拿大汽车零件制造厂商协会(APMA)总裁史蒂夫·罗杰士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加贸易一直合作良好,加拿大会将进一步加大与中国的贸易,尤其是零部件领域的采购。史蒂夫·罗杰士先生还表示,中国的汽车工业很强大,加拿大也在自主品牌汽车方面做过不少努力,但都未取得成功,迄今还没有一家自主品牌的汽车厂商。  相似文献   

8.
王丹 《汽车观察》2010,(10):82-83
2009年,美国克莱斯勒和通用汽车公司先后破产,看似强大的汽车帝国在金融危机的考验中脆弱不堪。世界汽车工业到底怎么了,是旧有的商业模式过时了吗?  相似文献   

9.
中国汽车业面临重大的历史转折从第一汽车厂建设挖第一锹土开始,中国汽车工业已经走过近50年的风雨历程。这是光荣与梦想、欢乐与痛苦、艰难与辛酸交织的历史。不论人们如何看待中国汽车工业的成败得失,有一点是不能否认的:在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度里,在帝国主义长期全面封锁的年代,汽车工业提供了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急需的交通工具,至今国产汽车仍然是交通运输业的基本装备。 在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产业象汽车工业这样从始至终与国家经济的命运紧密连接在一起:156个大项目建设、大跃进、经济调整、十年浩劫、全…  相似文献   

10.
系统动力学在汽车市场预测中的运用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百多年历史表明,汽车工业生产的发展,产量的扩大,品种的更新、技术的进步、生产工艺手段的演变等诸方面的变革无不牵动于汽车产品流通的演变.无不伴随着流通体制的发展完善和汽车市场的发育成长。可以说,没有市场的持续扩展.没有流通领域的不断扩充.汽车工业不会也不可能成为世界上诸多国家引以为荣的支柱产业.汽车产品也不会被冠上世界第一商品的桂冠.是市场赋予汽车工业长久不衰的生命力。因此,要使汽车工业得到良好的发展,必须深入研究汽车市场。  相似文献   

11.
零部件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没有强大的、自主发展的零部件工业为支撑,汽车产业的自主发展将成为纸上谈兵、空中楼阁。目前,中国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大国,能否成为汽车产业强国的关键在四个方面:一是产品的自主创新和自主开发能力;二是零部件工业的基础;三是相关企业的支撑;四是销售服务系统。其中,汽车零部件工业将在新一轮的汽车市场竞争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国际汽车零部件产业由于整车市场竞争激烈,同时市场不景气,因此企业面临上游压价,下游涨价,而中间人力成本过高的压力,这给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在新的机遇面前,…  相似文献   

12.
中国摩托车发展轨迹对汽车工业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多年来一直是在高度管制中发展。与支柱产业必须由国家来投资控股的发展思路相适应,汽车工业长期没有对民营资本开放(直至2001年底才允许吉利豪情等有限几个品种上市),形成了国有资产占绝对优势的行业所有制结构。然而国家上千亿元的投资和大量的行政干预,并没有使中国的汽车工业壮大起来,而是虽过不惑之年,仍属“幼稚”产业,在国际汽车市场上仍处于弱不禁风、无足轻重的地位。而与此同时,作为广义的汽车工业的一部分,与汽车工业具有诸多相似或相关之处的摩托车工业却因被视为“过渡…  相似文献   

13.
张力 《汽车与社会》2000,(12):24-28
党中央关于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必将对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工业带来强大的拉动。做为国家重点支持的轻型越野车和轻型客货车生产基地的北京汽车工业.就其产品特定性和自身发展需要而言.应该在西部开发中大有作为。北京汽车工业有参与西部开发的能力 参与西部开发,要做到知己知彼。因此,必须客观地、正确地认识北京汽车工业参与开发西部的能力.才能抓住机遇.真正在西部大开发中有所作为。 1、北京汽车工业有参与西部开发的基础实力。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史上.北京汽车工业已走过了40多个年头,已成长为以北京地区…  相似文献   

14.
回顾新中国汽车工业走过的40年艰难历程,我们感慨很多。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汽车工业还很脆弱,工艺还很落后。到目前为止,拥有12亿人口的世界大国居然没有自己的名牌汽车,中国公路上到处跑着外国名牌车。这对于一个能够让卫星上天的大国来说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和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家地位也是远远不相称的。我们无意过份苛求中国汽车工业界的人士,他们已经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付出了许多。但是,我们希望尽快拥有自己的汽车品牌,拥有自己的汽车精品。这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针对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界的状况,我们希望:要创造中国…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汽车工业和汽车市场连续几年都处于高速发展状态,汽车营销和汽车消费都呈现出巨大的潜力,相对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营销没有出现本质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或许,再有几个月的时间,一个发端于国际贸易的规则就将全面在中国启动。届时的中国将进入一个全新的赛场。面对未来,最可怕的是“一切尚未可知”。所幸的是,“入世”早已成为人们的热11话题。今天,我们重新审视中国民族汽车工业,显得非常有意义。民族汽车工业,必须与时共进时代在前进,事业在发展,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民族汽车工业赋予时代的内涵。理解民族汽车工业,首先需要确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与时共进的这样一个观念。民族汽车工业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不能孤立地理解。很长~段时间,在一些人的观念中,把民族工业理解为:只…  相似文献   

17.
德国是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诞生地。德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和进步。当人们谈论德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时候,不能不提到卡尔·本获、戈特利普·戴姆勒,也不能忘记与大众公司有着很深情结的波尔舍家族。费迪南德·波尔舍:悲欢沉浮因大众出生于奥地利的费迪南德·波尔舍博士,是一位天才的工程师和汽车设计师。他虽然从来也没有接受过正式教育唯一的学历也只是在维也纳专科学校夜校里的短暂学习,但他却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风冷式汽车发动机和第一台航空发动机.为奔驰公司设计了增压涡轮发动机驱动的赛车,…  相似文献   

18.
董小荣 《董事会》2005,(7):72-74
“中国汽车工业的根本出路就在于拥有核心技术。没有核心技术,没有自主品牌,没有知识产权,完全依靠合资或CKD方式,中国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强国。”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航在该中心成立20年之际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正是出于这一基本判断,  相似文献   

19.
汽车零部件工业是汽车工业的基础虽然在汽车工业发展史上零部件生产厂一度处于次要地位。但是90年代以后种种迹象表明:汽车工业的发展重心已移向汽车零部件工业。汽车零部件厂的地位和作用正在不断加强尤其是在新车型的开发方面,零部件厂负有更大地责任。实际上近几年...  相似文献   

20.
林晓 《汽车观察》2014,(4):66-67
在新能源汽车异军突起的时候比亚迪开始起跑了,王传福相信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是可以媲美特斯拉的.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1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虽然同比增长40%左右,但是也分别只在1.7533万辆和1.7642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14604辆,插电式混合动力3038辆.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13年中国工业通信业运行报告》中乐观指出,2014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可能有所回落,但新能源汽车有望成为新的增长亮点.比亚迪的创始人王传福曾说:“中国想成为科技大国,如果没有自己的民族汽车工业,是名不副实的.作为中国民族汽车制造业的一员,如果不能在这个领域内改变目前落后的民族汽车工业现状,我们将羞愧难当.”的确在新能源汽车之路上,比亚迪一直是坚持不懈的,它的新能源汽车之路不仅呼应了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期望也是呼应了整个汽车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