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泉旅游基本构件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王艳平 《旅游学刊》2006,21(10):59-62
温泉旅游的内容不单纯是洗浴,也不能简单地扩充到常规观光与休闲产品上,温泉旅游还存在着其独有的基本构件.本文指出温泉旅游的基本构件包括泉源、温泉聚落、共有汤、温泉寺院、温泉地的线、入口和温泉故事等对象,应对这些对象进行文化挖掘和组合,从而提高旅游者体验质量和温泉旅游开发的文化含量.  相似文献   

2.
在体验经济浪潮的影响下,"旅游体验"命题被广泛提出,然而就旅游体验的本质及具有可操作性的旅游体验塑造而言,目前的研究还很少.本文基于人类学视角,结合体验经济内涵,对旅游体验的本质进行了探索,提出旅游体验的"虚拟真实"概念,并对旅游体验塑造方法及科学性进行了探讨.笔者从注重提升过程氛围、突出文化符号真实性、鼓励社区参与等角度,围绕旅游期望提升、"真实"情境/氛围营造、旅游地居民作用发挥等方面对旅游体验的整体性塑造进行了全面的阐释.  相似文献   

3.
温泉旅游真实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王艳平 《旅游学刊》2006,21(1):59-63
本文针对目前温泉旅游理念单薄、缺少整理和提升,以及经营中未履行告知责任的欺诈行为等现象,指出应对温泉旅游的真实性进行结构性研究.文章从时代发展角度对温泉(旅游)真实性进行了逐次深入探讨,直接并具细触及了温泉旅游的真实所在.  相似文献   

4.
旅游的过程是一种符号化的过程.伴随着旅游的大众化和普遍化,旅游符号表象化的危机在悄然滋生并不断加剧.本文运用符号学理论对旅游活动和旅游开发的全过程进行了全面的审视,指出符号化旅游是解决旅游的"符号化"的一把钥匙.借用"前台"、"后台"理论,文章提出了旅游目的地的舞台化空间与文化保护性空间的旅游规划设计及旅游活动模式,为原生文化的演绎及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找到了游客旅游体验及游客行为规范的模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呈现爆发式增长趋势。在海滨旅游和山地旅游开发相继开展后,温泉旅游作为新的旅游热点项目受到投资者的青睐。福州地理环境优越,城市周边遍布丰富的温泉资源,且在水温和水质上都能达到较高标准。但与全国其他具有温泉资源的城市相比,温泉旅游在福州的发展情况并不十分良好。虽然有政府扶持,但福州温泉旅游品牌的树立和打造还面临着较长的探索之路。本文就主要对福州温泉旅游品牌的开发塑造与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福州温泉旅游业的建设发展和品牌塑造与管理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
国家在"十三五"规划里明确发展温泉旅游,以此为契机,中国温泉旅游行业迎来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发展机遇。辽宁省温泉资源丰富,温泉历史文化悠久,在温泉康养、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积累了切实而丰富的探索。本文以鞍山汤岗子温泉为例,系统研究温泉旅游发展现状、发展问题、未来趋势,结合国内外实践,并据此提出辽宁省温泉旅游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赵红梅 《旅游学刊》2007,22(9):70-74
仪式源于宗教,旅游来自世俗,将旅游与仪式相提并论,这是旅游人类学为理解旅游体验之本质所提供的独特视角.旅游因何而神圣,又为何堪与严肃的仪式相比肩,对此,本文拟通过评析美国旅游人类学家纳尔什·格雷本的"旅游仪式论"加以阐明.  相似文献   

8.
杨军 《旅游学刊》2006,21(6):65-68
中国出境旅游的高增长和高消费现象引发了对出境旅游不经济性的讨论.本文通过与"中国出境旅游高速增长的负面影响探析"一文作者的商榷,认为出境旅游的迅速发展是我国现阶段宏观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属于"补涨"性质;出境旅游消费存在"虚高"现象;出境旅游的发展为我国旅游业跨国经营创造了有利条件,而跨国经营是克服出境旅游不经济性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旅游产业"理性发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旅游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感受备受冷落.各地关注的焦点是如何推进旅游经济快速增长,而很少有地方政府和学者关注游客的游览体验和感受.  相似文献   

10.
"众乐乐":旅游虚拟社区"结伴旅行"之质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往对互联网与旅游相结合的研究多集中在旅游信息交换方面,本文将探讨在互联网平台上寻找"游伴"的现象.采用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文章搜集和分析了一个"讨论串"和12个半结构式访谈.研究发现,虚拟社区结伴旅行是互联网普及和自助精神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一种自助旅行方式.旅游者通过控制旅伴的数量和质量,规定旅伴间的权责关系,力图在孤独的背包客和团队旅游中找寻一条中间道路,以"小圈子"把这条中间道路确定和保持下来,他们的旅游体验最终结合团队旅游和背包客的优点,实现了优化.文章最后讨论了研究限制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当前,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旅游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温泉养生旅游更是成为很多游客的旅游选择。在这一背景下,鞍山市依托本地丰富的温泉资源,大力开发温泉旅游市场。本文尝试对鞍山市在温泉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今后鞍山市温泉旅游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旅游产品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愉秉 《旅游学刊》2007,22(10):82-88
目前学界对旅游产品的概念存在不少分歧,本文择取如下问题加以讨论:旅游产品是否包含媒介要素、是否是一种经历或体验、是否是商品、是否包含目的地出售的实物形态商品以及是否包含旅游资源.本文认为,媒介要素是旅游产品的必要组成部分,不能把旅游产品看作经历或体验,旅游产品是商品,旅游产品中不包含旅游地出售的旅游纪念品等实物形态商品,也不包括旅游资源.本文着重讨论了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的关系,提出旅游资源不是旅游产品或产品的一部分,而是、也仅仅是旅游产品生产要素中狭义的土地要素.  相似文献   

13.
客观地认识虚拟现实旅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虚拟现实旅游中,人获取的感官刺激虽然也是"旅游"体验,但与真实旅游的体验仍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14.
旅游体验研究的行为分析范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体验是千差万别的私人产品,这缘于旅游体验主体的有限理性以及构成有限理性的非标准信念、偏好和行为。本文以行为分析范式重新框架旅游体验研究内容,探讨了非标准信念、偏好和行为视角下旅游体验动机、旅游体验中的情感放飞与精神救赎、旅游体验的质量等内容,其中,非标准信念中的信息瀑布与旅游体验动机研究、非标准偏好中的心理账户与视线走廊布局、非标准偏好中的偏好逆转与高峰体验设计是本文关注的重点。此外,行为分析范式中的实验方法对信念、偏好的测度,拓展了舒尔茨非"客观事物"不能定量研究的判断,行为分析范式下,旅游体验研究将"性"、"量"并重。  相似文献   

15.
论体验思维在旅游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祥项  吴珏 《旅游学刊》2006,21(Z1):111-113
新时期旅游人才需求日益呈现出专业化和多样化的趋势,对旅游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各旅游院校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的转变迫在眉睫.一切知识源于实践,体验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通过体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本文以"体验教学"作为旅游管理教学的价值取向,探索了旅游管理教学中实践体验教学思维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温泉旅游开发的主要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王华  彭华 《旅游学刊》2004,19(5):51-55
温泉旅游度假区是我国近期兴起的一类旅游项目。通过大量的实证调查和文献总结,本文对影响温泉旅游开发的主要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这些因素是:温泉资源综合素质、自然和人文景观环境、客源市场和交通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温泉旅游文化特色、空间集聚和竞争以及决策者行为,它们通过作用于温泉旅游开发选址和开发特色共同影响温泉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韩玉灵  秦岭南 《旅游学刊》2006,21(12):65-69
本文选择"出境旅游押金"现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出境旅游押金"现象的成因,以对防范境外滞留不归的责任格局的分析作为切入点,指出现阶段"出境旅游押金"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合法性,并提出了完善"出境旅游押金"责任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旅游研究中的"真实性"理论及其比较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真实性"理论从旅游动机和旅游者认知角度对旅游吸引物进行理论阐释,是旅游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在旅游界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和广泛的争议.本文回顾了旅游研究中的"真实性"理论及其主要流派--客观主义真实性、建构主义真实性和存在主义真实性,在此基础上对旅游研究中的真实性理论流派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提高对旅游真实性的认识,更好地指导旅游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9.
"农家乐"是一种新的乡村休闲旅游形式.它的出现和蓬勃发展,丰富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拉动了地方经济增长,统筹了城乡社会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旨在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找出存在的问题,探索规范发展的思路,推动其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现象世界的旅游体验:旅游世界与生活世界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本文从基础理论研究的角度探讨了旅游现象研究的几个基本范畴.作者认为,旅游现象是一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而构成这种复杂现象的内核的元素就是旅游体验.这种旅游体验过程是一个有一定自组织能力的连续系统.它由一个个富有特色和专门意义的情境串联组合而成,这些情境则共同构成了一个有别于人们日常生活世界的另类行为环境:旅游世界.通过对旅游世界结构性要素的分析和描述,本文构建了一个理解旅游现象的新的视角,而这种视角的哲学渊源来自现象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