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能源产业的市场扭曲已成为制约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发展转型的重要因素,而目前相关研究多将能源作为一种要素对其扭曲情况进行了分析,忽略了其作为一重要产业自身发展的特征。为此,本文从行业和企业两个层面、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两个维度对我国能源产业面临的市场扭曲进行了系统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两层面两维度的市场相对扭曲均显著存在,而造成扭曲的原因主要是要素配置扭曲而非要素价格扭曲;同一行业内企业间存在显著异质性,企业层面市场扭曲的变化对行业层面市场扭曲的测度存在显著影响;通过模拟发现,对以上扭曲逐一纠正后可实现能源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43.51%,其中纠正企业间要素市场相对扭曲对其增长贡献最大。因此,为实现稳定的能源供给,除增加要素投入外,加快市场化改革尤其是促进企业间高效公平的竞争,应是下一步市场政策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要素市场扭曲、资源错置与生产率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要素市场政策扭曲会降低全要素生产率。本文在一个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框架下,定量考察我国偏向国有企业政策的效率损失。理论模型引入了垄断竞争的中间产品生产企业与内生化的进入退出选择,用不同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随机过程,刻画了要素市场面临政策扭曲的国有与私有企业。为了全面反映产业特征,本文用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来校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随机增长。通过校准,定量模型表明,源于政策扭曲的资源错置,导致了非常高昂的效率损失。  相似文献   

3.
基于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构建Malmquist生产率指数,考虑碳排放和农业面源污染等非期望产出,测算中国28个省份1997—2018年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最后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探讨要素市场扭曲下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考虑碳排放和农业面源污染等非期望产出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更符合中国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实际水平;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多数源于农业技术进步,较少出现农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双轮助推的情形;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增长趋势,但增速较缓慢,且不同地域存在显著差异;要素市场扭曲抑制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4.
5.
将我国省际宏观数据与CFPS2014—2018年的微观数据进行匹配,用回归分析法实证检验要素市场扭曲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通过机制检验和异质性分析来探讨扭曲的要素市场影响居民幸福感的背后逻辑。通过检验发现,要素市场扭曲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负面影响,收入差距和全要素生产率在其中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且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扭曲的要素市场对东部地区和农村居民幸福感的负面影响更为显著。因此,改善民生福祉,就要不断完善市场化改革,推动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的平衡发展,避免地方政府因追求经济绩效而扭曲要素市场的行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汪浩瀚  徐建军  吕博 《经济地理》2019,39(9):129-137
以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例,首先测算资本要素、劳动力要素和研发劳动力要素价格扭曲程度,进而构建空间面板模型检验不同要素价格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并比较其地区差异。结果发现:①资源错配导致的要素价格扭曲程度客观存在,东部资本要素和研发人员要素价格扭曲程度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劳动力要素价格扭曲程度高于东部。②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TFP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各类要素市场扭曲对该行业TFP增长呈现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最大的是劳动力要素市场的扭曲。③不同地区要素市场扭曲对该行业TFP增长的影响差异明显。其中,资本要素扭曲对三大区域TFP增长均呈现显著的抑制作用,劳动力要素仅对东部地区TFP的抑制作用具有统计显著性,研发劳动力要素扭曲能提升东部和中部该行业的TFP,而抑制西部地区该行业的TFP。  相似文献   

7.
8.
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在国际世界中的竞争实力不断得到加强,国民收入不断得到提高。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中,支撑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基础是全要素的生产率增长。然而,我国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是存在明显区域性差异的,这也就导致了区域性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本文将从探析我国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现状出发,分析增长率差异存在的原因,进而为均衡我国区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提高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6—2010年我国27个大中型制造业行业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方法对概念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探讨了创新资源和行业结构对TFP的直接影响作用,并将FDI作为中介变量纳入研究模型,分析了创新资源和行业结构通过影响FDI进而对TFP产生的间接影响。结果表明:财力资源、市场化程度和经济外向度对FDI流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FDI对TFP有正向作用,但弹性系数较小。  相似文献   

11.
市场波动的不确定性会导致出口企业扭曲(或错误)配置劳动力要素,本文通过Blinder-Oaxaca分解法将出口企业在国内市场和外部市场的订单(业务)波动类型分为四组,以此考察不同波动情形下资源错配的企业生产率损失。市场处于膨胀期(订单增长期)的企业相对萧条期(订单递减期)企业由此会付出更大的生产率损失,即市场机会损失更显著;订单外销导向(比内销导向)的要素扭曲配置代价更高,即存在显著的出口干中学损失。此外,要素扭曲配置还会导致多样性收益损失。除了信息不充分,要素和产品市场不发达造成的劳动力调整粘性,也会导致企业非意愿逆向调整(扭曲配置),进而降低了出口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而肩负社会(就业)责任的国有出口企业短期内缺乏劳动力要素调整的市场敏感度,因而抗订单波动的决策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12.
《经济研究》2016,(7):72-86
作为创新要素流动和配置的平台,要素市场的扭曲状况对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产生直接且重要的影响。本文建立理论模型分析了要素市场扭曲如何影响创新效率,并利用中国高技术产业1997—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对理论模型的结论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要素市场扭曲显著地抑制了企业或产业创新效率的提高,而要素市场扭曲对创新效率产生的抑制效应存在边际贡献递减规律。当扭曲程度较高时,要素市场改善对创新效率的边际效应较小;而随着扭曲程度的逐渐下降,要素市场改善对创新效率的边际效应则不断上升。进一步的经验研究还发现,要素市场扭曲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着企业差异,而且企业特征的适当改变可以规避要素市场扭曲对创新效率产生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劳动要素价格扭曲引入到通货膨胀影响的分析当中,通过模型的构建揭示了两者基本关系,并利用中国30个省份1998-201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验证。研究表明:(1)中国劳动要素价格扭曲与通货膨胀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劳动要素价格扭曲数值的增加会降低通货膨胀。(2)从影响机制来看,劳动要素价格扭曲通过影响B-S效应,进而影响到通货膨胀。(3)中国劳动要素价格正向扭曲程度逐步加深,成为提高通货膨胀的潜在因素。最后,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针对中国通货膨胀的预防与治理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生产函数法,论文详细测算了1998-2007年中国大陆除西藏以外267个城市的要素价格扭曲。接下来,运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数据,构建泊松面板回归模型考察了要素价格扭曲对于不同生产效率企业选址产生的影响。按行业、区域分别划分样本以及稳健性检验均表明:(1)较高的要素价格扭曲水平对于该地区新进入的低效率企业的期望值具有显著为正的影响,而对于该地区新进入的高效率企业的期望值则具有显著为负的影响;(2)地区运输成本和环境管制强度对于不同效率企业选址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而其他区域特征解释变量对于选址企业数量的影响均显著,且方向与理论预期一致。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78,自引:6,他引:178  
针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仅仅依赖于投入驱动的观点 ,本文首先介绍了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随后提出了四点中国经济存在效率提升的证据。接着在回顾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方法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新兴经济在测算全要素生产率上要与发达国家不同 ,并指出了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6.
This contribution establishes, from a theoretical viewpoint,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Malmquist productivity indices, that measure in either input or output orientations, and the Luenberger productivity indices, that can simultaneously contract inputs and expand outputs, but that can also measure in either input or output orientations. The main result is that a Malmquist productivity index overestimates productivity changes, since it provides productivity measures that are nearly twice those given by the Luenberger productivity index looking for simultaneous contractions of inputs and expansions of outputs. This relationship is empirically illustrated using data from 20 OECD countries over the 1974–97 period.  相似文献   

17.
对外经济开放、区域市场整合与全要素生产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新增长理论的框架下,构建了一个对外经济开放和区域市场整合内生化全要素生产率的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1985—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实证检验了对外经济开放和区域市场整合对省际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经济开放和区域市场整合对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都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而且二者存在替代关系。进一步的分析指出,在对外经济开放水平较高的沿海地区,区域市场整合对省际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较低,而在内陆地区则恰好相反。本文为理解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提升地区技术水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We describe new experimental productivity dispersion statistics, Dispersion Statistics on Productivity (DiSP), jointly produced by the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BLS) and the Census Bureau, that complement the official BLS industry-level productivity statistics. The BLS has a long history of producing industry-level productivity statistics, which represent the average establishment-level productivity within industries when appropriately weighted. These statistics cannot, however, tell us about the variation in productivity levels across establishments within those industries. Dispersion in productivity across businesses can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the nature of competition and frictions within sectors and the sources of rising wage inequality across businesses. DiSP data show enormous differences in productivity across establishments within industries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We find substantial variation in dispersion across industries, increasing dispersion from 1997 to 2016, and countercyclical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dispersion. We hope DiSP will enable further research into understanding productivity differences across industries and establishments and over t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