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分析我国银行在同业拆借市场中的交易特征,考察了该市场潜在的风险传染对象及传染范围。研究发现,在我国同业拆借市场中,银行系统除了自身具有风险的相互传染效应之外,还受货币政策以及境外银行同业的影响。银行系统风险对境内其他金融机构具有比较强的溢出效应。最后,就如何提高银行监管效率,减少风险传染损失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2012-2016年中国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拆借数据和贷款数据为基础,结合最大熵和交叉熵算法构建银行拆借网络,基于行业指数变化建立银行共同贷款网络,并同时考虑拆借网络和共同贷款网络,以债务排序为指标研究银行风险传染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整个银行系统的风险水平基本呈下降趋势,这与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实施以及各大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是密不可分的。对于个体银行来说,拆借或行业贷款较为集中的银行对整个系统的风险贡献更大,需要进行重点监管以防出现金融系统性风险。此外,银行贷款资金集中的行业发生危机对于金融系统的危害更加严重,因此也是监管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复杂网络关联影响模型,对银行倒闭引发银行间借贷资产损失和关联投资产品价格下降引发关联银行损失的现象进行了研究,报告了银行系统风险有来自银行间借贷的直接风险也有来自银行投资关联的间接风险的现状,通过采用建立银行间借贷网络和银行投资关联网络进行冲击传染的数值模拟方法,结果发现通过银行间资产损失传染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因素主要是银行间资产与银行资本金的比例,还有银行间的借贷网络结构.提出市场投资种类和银行持有资产在一定的小范围内,才会引发银行投资资产的关联传染的实际现象,研究结果指出银行投资资产损失关联传染和银行间借贷损失传染叠加,会使风险冲击加强,银行倒闭传染加速,很容易形成银行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4.
5.
6.
7.
由银行间资金融通所产生的银行风险传染是银行系统性风险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统计15家商业银行2006年-2008年资产负债袁中披露的信息项目,利用矩阵法原理,通过madab进行数据仿真模拟,分析了银行间资金融通可能发生的传染风险。  相似文献   

8.
银行的影子业务作为中国影子银行的一部分,主要指银行近年来所主导的存在监管不足或规避监管的业务,银行通过银银、银信、银证、银保等之间的合作而形成同业资产或负债,这将使银行之间及银行与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关联性发生改变,从而进一步影响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本文以2009-2014年16家内地上市银行为样本,研究银行的影子业务规模与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银行的影子业务与银行系统性风险之间呈显著的U型关系,在银行的影子业务发展初期,银行间通过风险共担(risk-sharing)确实能降低系统性风险,但随着银行的影子业务进一步发展,银行间通过风险传染(risk-contagion)的金融加速作用而增大银行的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9.
中国银行间市场双边传染的风险估测及其系统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马君潞  范小云  曹元涛 《经济研究》2007,42(1):68-78,142
本文使用我国银行资产负债表数据,利用矩阵法估算了我国银行系统的双边传染风险,分析了不同损失水平下单个银行倒闭及多个银行同时倒闭所引起传染性,并进一步提出了对我国监管当局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影子银行业务与国外成熟市场中的影子银行业务有着明显差异,从中外比较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影子银行业务及其风险特征,风险传染渠道与传染效应;并基于免疫系统理论,设计影子银行业务宏微观审慎结合的审计免疫机制,旨在防范影子银行业务风险向金融系统传染,维护金融稳定,确保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11.
笔者基于2011年上市银行数据,运用矩阵法对我国银行间市场风险的传递效应进行模拟研究,并考虑到非银行金融机构在银行同业交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将非银行金融机构交易数据纳入模型进行重新测算。结果表明我国银行间市场上系统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增大,表现为风险传染源银行数量的增加和风险传递范围的扩大。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12~2017年中国银行业的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了商业银行参与同业业务对其流动性创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参与程度和流动性创造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无论是同业资产还是同业负债业务,随着银行对其参与度的提升,单位资产的流动性创造均会下降;这一负向关系在国有大型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并不显著,然而对于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参与程度的提高会显著降低流动性创造规模。其次,不同财务特征的商业银行在同业业务对流动性创造的影响上存在显著差异。资产规模较大并且盈利能力较强的银行,同业业务对流动性创造的负向效应较弱。  相似文献   

13.
The paper reconside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tional banking risk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is shown quite conclusively that the significant explanatory variables of international banking risk scores (when international banking risk is used as a proxy for country risk) are the 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 for imports (when the latter is used as an indicator of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the phase of industrialization (based on country per capita income), and certain historical economic and financial variables (external debt levels and international bank size according to total assets). The investigation arrives at a new approach to risk scoring systems and models.  相似文献   

14.
纵观各国金融市场的竞争格局,商业银行业由于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战略性地位,历来受到各国政府的特殊保护,再加上具有自然垄断和规模收益等特点,因此较之其他行业通常具有较高的垄断程度或较低的竞争性。本文从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进入壁垒三个方面试对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进行较为系统的实证研究,进而提出如何增强竞争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工业能源碳排放在中国总碳排放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也是中国低碳减排工作关注的重点.文章从产业视角出发,利用Divisia指数分解法构建中国工业能源碳排放因素分解模型,定量分析1998~2007年间,能源排放强度、能源结构、能源效率、产业结构以及产出等五因素对中国工业能源碳排放的影响.分析不同因素对中国工业能源碳排放的不同影响以及不同因素在工业系统内部各产业间的变化特性,从而为中国工业能源碳减排路径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2000-2007年家具行业技术效率、全要素生产率以及生产率的变化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国有、联营、其它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不强,港澳台、集体企业的竞争能力一般,私人、股份、外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比较强,生产率变化和企业数量具有正向关系,市场具有演化作用,它会淘汰不适应市场发展的企业类型,培养适应市场发展的企业类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健全公平、自由、开放的市场体系,促进经济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美国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流向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1995年~2000年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流向分布极不均衡,对投资流向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非金融领域直接投资、1994年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双边贸易量、东道国经济金融发展水平是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决定因素,证明了邓宁国际生产折衷主义理论对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解释力。据此简要分析美国对中国金融领域直接投资现状,并分析了今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基于KMV模型的我国中小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泽京  陈晓红  王傅强 《财经研究》2007,33(11):31-40,52
经过提高股权价值波动率精确度的KMV模型对我国中小上市公司有很强的识别信用风险状况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设定两条信用预警线,来监控中小上市公司的信用危机.文章研究发现,资产规模对信用风险有显著影响,2004年之后资产规模与违约风险显著负相关,总资产小于3亿元的小公司抗风险能力最差.股权分置改革引起了中小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短时间的波动,是2006年中小上市公司违约风险变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作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重要中介指标,利率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形式和路径因各国经济金融制度不同而存在差异。以中国银行业为研究对象,选择16家上市银行为样本,就2002~2013年间利率对其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良贷款率而不是风险资产比率更适合衡量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利率水平与不良贷款率之间的确存在着显著的反向变化关系;银行风险具有动态性和延续性;银行异质性与利率的交互作用尚没有对银行风险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