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1月由国家质检总局、海关总署、商务部、国家林业局联合公布的关于出境货物木质包装检疫处理管理办法已于3月1日开始实施,原有关出境货物木质包装检疫规定同时废止。新办法是为适应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组织制定的木质包装国际标准而出台的。2002年3月,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组织(IPPC)公布了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第15号《国际贸易中的木质包装材料管理准则》,要求货物使用的木质包装应在出境前进行除害处理,并加施IPPC确定的专用标识。  相似文献   

2.
对出境木质包装实行IPPC标识管理是国际上通行的植物检疫规则,其主要目的是防止有害生物随货物出境木质包装的传播和蔓延。2002年3月,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组织(IPPC)公布了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第15号出版物《国际贸易中木质包装材料管理准则》(简称第15号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3.
张颖  白磊 《中国海关》2022,(7):42-43
<正>什么是IPPC标识?2002年3月,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nternational Plant Protection Convention,简称IPPC)发布了第15号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国际贸易中木质包装材料管理准则》(ISPM15)。该标准实施后经过多次文字和内容修改,包括增加了除害处理方式,更新了除害处理指标等。最新的版本于2019年出台。该标准规定,国际贸易中的货物木质包装应按标准规定的方式和指标进行除害处理,并加施具有IPPC图样的标识。  相似文献   

4.
为防止林木有害生物随外来木质包装传入本国,美国、加拿大、欧盟、澳大利亚等国家均已采纳并陆续开始实施木包装国际标准(ISPM15号),要求所有外来木质包装应在出境前进行除害处理并加施IPPC标识.我国政府于2005年1月10日和13日先后公布了<出境货物木质包装检疫处理管理办法>(总局第69号令)和关于出境货物木质包装有关要求的联合公告(国家质检总局,海关总署、商务部和国家林业局2005年第4号),于2005年3月1日起对出口货物木质包装实施ISPM15号标准.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上受森林病虫害侵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国家林业局统计数据表明,美国白蛾、松材线虫及其他以木材为媒介的“进口”害虫,每年给我国林业造成的损失达百亿元之多。这些洋害虫的主要通道,就是进境货物的木质包装。在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组织(IPPC)公布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第15号《国际贸易中木质包装材料管理准则》后,国家质检总局会同有关部门发布公告,对进境货物所使用的木质包装,提出了要在出境前按照中国确认的检疫除害处理方法进行除害处理,并加施IPPC专用标识等。新规定的实施对进一步提高我国进境把关效能,有效防止林木有…  相似文献   

6.
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nternational Plant Protection Convention,简称IPPC)于2002年3月发布了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第15号《国际贸易中木质包装材料管理准则》,要求用于国际贸易的木质包装要在出境前实施有效的熏蒸处理或热处理,并在处理合格的木质包装上加施样式统一的IPPC专用标识.其制定木质包装检疫措施国际标准的目的在于降低国际贸易中林木有害生物随木质包装在全球传播、扩散的风险,协调WTO成员制定统一的木质包装检疫管理措施,避免不合理的技术措施影响国际贸易.加施IPPC标识是全球认可的检疫处理标记,用以识别符合IPPC标准的木质包装,表示该木质包装已经按IPPC检疫标准进行了检疫处理.近年来,伪造木质包装IPPC标识案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本文就一起在本辖区发生的伪造IPPC标识案进行剖析,从对案件的侦查、处理的依据以及如何防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木质包装被广泛地用于货物的包装材料,但随之带来的问题也相应增多,尤其是木质包装检疫处理加施的IPPC标识不符情况频繁发生。本文以苏州检验检疫局近年来截获的木质包装IPPC标识不符案为例,从几个方面提出了改进和加强木质包装检疫监管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2年3月,木质包装检疫措施国际标准《国际贸易中木质包装材料管理准则》(ISPM No.15),要求所有国家或地区采取统一的木质包装除害处理措施,并加施统一的标识.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第69号令《出境货物木质包装检疫处理管理办法》,规定进出境货物使用的木质包装应按规定处理方法进行除害处理,并加施专用标识,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出境货物使用的木质包装实施查验,不符合规定的不准进出境.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现有的木质包装检疫监管体系和人力资源已不能完全满足监管要求.本文对出境木质包装的使用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对进出境木质包装检疫监管工作开展探讨.  相似文献   

9.
IPPC标识是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组织为防止植物疫情随木质包装在国家间传入、传出而规定的一种证明木质包装已进行除害处理的国际统一专用标识,我国已于2005年加入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组织,所有进出境木质包装均应进行除害处理并加施IPPC标识。国家质检总局第69号令《出境货物木质包装检疫处理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规定了我国出境货物使用的木质包装应当在政府检疫主管部门监督下按照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组织的要求实施除害处理后加施IPPC标识。因此,IPPC标识虽为国际统一标识,但已经我国官方认可并使用,应当属于《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第二项规定的IPPC  相似文献   

10.
2007年3月,江阴检验检疫局动植物检疫人员对来自印度的货物木质包装实施检疫,就在这批已加盖了国际通用的"IPPC"熏蒸处理标识的木质包装中,截获我国禁止进境的有害生物——双钩异翅长蠹。这是今年以来江阴检验检疫局第五次从已加盖"IPPC"标识的入境木质包装中截获疫情。  相似文献   

11.
《中国检验检疫》2005,(6):57-58
欧盟委员会于2005年3月2日发布了一项关于木质包装材料的补充通报,对已被欧盟委员会采纳的“委员会2004年10月5日第2004/102/EC号指令:关于木质包装材料和垫料的去皮规定”进行了修改。  相似文献   

12.
《中国检验检疫》2005,(3):58-58
近日,菲律宾修改了小质包装材料进口要求。菲律宾于2005年1月1日起部分执行《国际贸易中木质包装材料管理指南》(ISPM15标准),即按照该标准对木质包装材料进行处理,不需加贴国际标识。但自2005年6月4日起,将全面执行ISPM15标准,要求所有进入菲律宾的木质包装材料应按ISPM15标准的规定进行处理并加贴标识。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已加施IPPC标识木质包装上发现疫情的情况在江苏口岸时有发生。仅江苏南京口岸,自实施ISPM15号公告以来就从日本、韩国、台湾等地加施IPPC标识的木质包装中截获多种活体线虫,  相似文献   

14.
《大经贸》2006,(3):88
记者从广东检验检疫局获悉,近日,惠州口岸和增城口岸分别从来白意大利和新加坡的木质材料中查获未施加IPPC专用标识的木质包装。这是自今年1月1日,我国进口货物木质包装实施检疫新规定以来,广东口岸首次查获违规情况。目前,检验检疫部门已按要求对这两批货物做出除害处理,并对违规企业进行了相应的处罚。  相似文献   

15.
自2006年我国正式执行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组织(IPPC)制定的《国际贸易中木质包装管理准则》这一国际标准后,我国对进境木质包装的检疫查验工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木质包装不是货物,但木质包装与货物密切相关,集装箱运输的货物几乎都有木质包装。1998年以来,木质包装传带林木有害生物问题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相继采取了紧急检疫措施,对木质包装进境检疫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严格的检疫要求。一、进境木质包装检疫现  相似文献   

17.
国家质检总局69号令《出境货物木质包装检疫处理管理办法》自2005年3月1日实施至今已有5年,这5年正是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5年。出境货物木质包装通关模式已由原来的凭纸质证书通关改为了凭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组织(IPPC)标识通关放行,这给检验检疫的监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适应出境木质包装新的检疫监管模式,探索并建立符合本地区特点的检疫监管体系,已成为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必须认真思考和不断探索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木箱、卡板、板条箱等木质包装材料是当前出口货物最主要的外包装材料之一.木质包装检疫处理质量直接影响到货物的顺利通关.本文通过木质包装热处理对不同类型有害生物杀虫效果的试验,提出了较为可靠的热处理的标准,木芯温度大于56℃持续时间90分钟能有效杀灭木材中的钻蛀性小蠹虫和寄生性线虫.  相似文献   

19.
双钩异翅长蠹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见的重要林木害虫,寄主广、钻蛀能力强、食性杂、繁殖力极强,是我国禁止进境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在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的木质包装,易成为双钩异翅长蠹等有害生物的跨境传播载体。本文通过进境木质包装检出双钩异翅长蠹实例以案说法,引导企业规范使用木质包装,避免外来有害生物通过木质包装传入我国。基本情况2021年8月,某企业向某海关申报进口一批来自M国的柚木木皮。海关关员在实施现场查验时,发现承托货物的木质包装未申报,且没有国际植物保护公约(以下简称"IPPC")专用标识,木质包装外表存在大量钻蛀性害虫留下的虫孔、虫粉等为害迹象。  相似文献   

20.
国际植物检疫措施第15号标准(<国际贸易中的木质包装材料管理准则>中要求,木质包装热处理标准为木材中心温度不低于56℃,持续时间不少于30min.目前主要采用温度探头埋入法直接检测木材中心温度,但该方法在实际应用当中存在破坏木材组织、数据准确性较差等问题,因此,本研究结合现场检测实验,对比分析了Simpson(2006)利用木材含水率、木材基础密度、处理温度、中心温度、木材初始温度以及木材厚度等环境参数计算木材中心温度达到56"C所需时间与温度探头埋入法直接检测的时间,旨在探索利用Simpson模型预测我国木质包装热处理时间的可行性,为木质包装生产企业提供更为科学、便捷、准确的热处理加热时间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