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股权结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假定与实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提出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关系的若干假定的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得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业绩的关系结论为:在国有控股型公司中,二者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在法人控股公司中,二者没有显著相关关系;在股权相对分散的公司中,二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相对于股权高度集中于国有股或法人股的股权结构而言,股权相对分散,同时允许少数几个持股比例相差不大的大股东存在的股权结构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相关性,是近几年资本市场投资人和上市公司管理层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对我国管理层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呈负相关关系,并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实施股权激励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卢苇 《财政监督》2011,(1):41-42
本文通过分析江西省上市公司自股改以来的股权结构变化情况,以2005年至2009年底江西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面板数据为对象,研究股改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影响,以及研究股权所有制构成和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业绩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学术界对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可以追溯至八十几年前,由于股权结构安排会影响到公司的经营激励机制设计、代理权竞争、公司监管甚至对外收购和兼并等方方面面,因此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作为股权结构中很重要的因素"股权集中度",也经常作为一项指标来进行实证分析。本文正是以2008年上海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实证分析来论证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我国采掘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采掘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相关性。研究发现:采掘业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呈倒U型关系,股权制衡度对经营绩效无影响,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经营绩效呈弱正相关性。最后基于实证结果提出了优化采掘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采用1分钟的高频数据和MRR(Madhavan,Richardson&Roomans,1997)模型测算出沪深股市的信息非对称程度;然后引入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因素,实证分析了股权结构对市场信息非对称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部人持股比例、流通股比例、股价及成交量与信息非对称程度呈正相关关系;机构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持股比例及股权转让比例与信息非对称程度呈负相关关系.文章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储浩 《金卡工程》2010,14(10):193-194
本文以中小板上市公司公开信息为为依据,基于2009年的样本数据,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两个方面,对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公司绩效的评价上也是从盈利能力、成长性能力、股本扩张能力以及市场价值这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研究结果显示,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的提升呈显著正相关;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的关系不显著;股权制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这说明当股权适度集中在几个大股东手里时是有利于公司股权结构的完善及绩效的提升,而控股股东绝对控股程度的提升却不一定能达到正向的效果,股权制衡也不是影响公司绩效的主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壕沟防御效应和利益协同效应的相互作用关系,认为在管理层持股比例较低时,壕沟防御效应作用强于利益协同效应,此时股权激励制度将对公司业绩产生负面影响;而当管理层持股比例达到一定水平之后,股权激励制度会使公司业绩上升,因为此时利益协同效应将占上风.也即管理层持股比例的增加,股权激励制度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呈现U型结构.  相似文献   

9.
马岚 《浙江金融》2016,(8):49-54
本文使用创业板面板数据,检验了公司股权集中度对经营绩效的门槛效应。实证结果显示,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单一门槛效应。具体来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总体为负,但在跨越相应门槛值后,负向作用显著降低;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显著为正,但在跨越门槛值后,正向作用显著降低且不再显著。与此同时,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则在统计上不显著。最后,本文给出了创业板公司相对较优的股权集中结构,并对创业板股权结构现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特点,提出了优化股权结构的若干途径,如改变现有股权性质,促使上市公司进入"全流通"时代;努力实现股权多元化;改变股权集中度过高的状况,适当分散股权,强化代理权竞争机制以及鼓励公司管理层持股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2013~2015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从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和股权属性三个方面研究我国保护性行业和非保护性行业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保护性行业企业与非保护性行业企业股权结构存在明显差异,保护性行业企业的股权集中度高于非保护性行业企业的股权集中度,且保护性行业企业的股权制衡度低于后者;在研究行业因素对两者关系的影响时发现,保护性行业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经营绩效无关,非保护性行业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正相关;从股权制衡度看,保护性行业的股权制约能力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非保护性行业则无关。因此,本文认为,企业在进行内部治理时,可以根据自身所处行业性质,适当调整公司的股权结构,对保护性行业应加强其股权制衡度,对非保护性行业应加强其股权集中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我国A股钢铁类30家上市公司2008-2010年的90个观测值为样本,对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试图为优化A股钢铁类上市公司股权结构,遏制过度盈余管理提供现实依据。研究结果发现,股权集中度与盈余管理操控行为显著正相关,股权制衡度与盈余管理操控行为呈U型关系。  相似文献   

13.
闫邹先  袁翰青 《会计师》2011,(6):111-112
本文以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179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管理费用率来计量代理成本,以股权集中度反映经营者持股比例。通过对代理成本与股权集中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代理成本与股权集中度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集中度与银行绩效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选取A股上市的三家城商行数据,就其股权集中度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做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集中度与银行绩效之间存在着"U"型关系,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银行绩效负相关,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银行绩效正相关;城市商业银行的控制层级对银行绩效有正向影响,资产负债率对银行绩效有负向影响;城市商业银行第一大股东的身份和城商行规模与其绩效并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5.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以2013年沪深300指数中涉及交叉持股行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网络形成和演变的动力因素。研究发现,公司战略与财务需要对上市公司之间交叉持股关系的形成和演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交叉持股倾向于在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公司发展能力和盈利能力相近的上市公司之间形成,股权结构越相似,公司财务收益越接近的上市公司,交叉持股关系越密切。  相似文献   

16.
使用1992年1月~2006年12月发行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WLS方法,依据股权集中和股权分散两个不同的样本,得出了上市公司利用管理层持股传递公司价值信号的有效性依据其不同股权结构而不同的结论:在股权集中的公司中,管理层持股对IPO价值没有显著性影响;在股权分散的公司中,管理层的控制地位使得市场更愿意相信管理层在公司的股本能够传递公司的真实信号,管理层持股对IPO价值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7.
董事会结构、股权结构与中小企业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小企业板2004~2009年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中小上市企业董事会结构、股权结构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中小上市企业的董事会结构、股权结构与绩效之间的内生性特征不显著。董事会规模对Tobin’Q具有负向影响,对总资产收益率无显著影响。CEO双重性对Tobin’Q和总资产收益率分别具有负向影响和正向影响。董事会独立性对总资产收益率具有负向影响,对Tobin’Q无显著影响,表明独立董事在中小上市企业中并未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Tobin’Q和股权集中度之间呈现显著的倒W形关系,但总资产收益率和股权集中度之间无显著相关性。Tobin’Q和总资产收益率与管理层持股之间均呈现显著的N形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取201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深圳迪博内部控制指数量化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将股权集中度、股权性质、机构持股比例、高管持股比例作为股权结构的表征变量.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研究股权结构与内部控制质量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股权结构会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01——2004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与公司业绩呈U型关系,与收到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呈负的线性关系。说明高度分散和高度集中的两个极端状态的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良好的经营业绩是有益处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具有不完全独立性。而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财务敏感区间的反应再一次证明了后一个结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代理成本和控制权收益角度分析了股权结构对融资偏好的影响,以2006年年底之前在中小企业板上市的102家公司2007至2009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股权结构对公司融资偏好的影响有着很大差异。法人股比例与股权融资率显著正相关,限售自然人持股比例和股权融资率呈负相关关系,国有股、高管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则对股权融资率影响不显著。中小板上市公司并未表现出主板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特征,但高管持股比例过低、一股独大是中小板与主板上市公司的共性。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高管持股比例需要提高,股权激励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应适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