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1997年上星伊始的安徽卫视,原来和它的众多兄弟上星台一样,怀抱着凭借卫星将节目落地覆盖全国的美好憧憬,将省级卫视杀向全国收视市场视为题中之意。然而人们所期待的由上星引发的省级卫视对决央视的激动场面并未发生。千篇一律的新闻综合频道内容、地面覆盖实际运作层面的难度,使得省级卫视在严阵以待的央视面前缺乏必要的竞争力。事实上在一阵喧嚣之后,省级卫视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上有实力雄厚的央视打压,下有灵活机动的城市台冲击。此刻的省级卫视真有点像一位行业资深人士玩笑中所称的广告主“人老珠黄没人爱的中老婆”,既招架不住有权有势的大老婆——央视,也抵挡不了年轻貌美的小老婆——城市台。前方的路开始迷茫起来,全国性传播平台的梦想似乎离省级卫视愈来愈远。  相似文献   

2.
《广告大观》2004,(2):25-27
2004的度全国省级电视台广告策略研讨暨广告推广会的举行,是卫视整合传播几年来发燕尾服的必然与结果。表明卫视整合传播已经有了市场化运作的解决方案,从而使事例传播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在群雄纷争的省级卫视群体中,异军突起的东方卫视无疑是一个特例。就在各地卫视纷纷以娱乐或影视剧作为竞争“杀手锏”时,东方卫视依旧执著于“新闻立台”的追求。2006年元旦开始,经过整合后全新亮相的《看东方》、《东方新闻》和《东方夜新闻》等三档“拳头”新闻节目,加上8档整点直播,支撑起了东方卫视24小时不间断的新闻传播骨架。  相似文献   

4.
吴涛 《广告大观》2004,(2):37-40
面对全国市场,真正能够有效实现全国性传播的只有央视和省级卫视。根据2003年央视索福瑞最新的全国媒介数据,我们发现:央视特别是央视一套与省级卫视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央视一套在权威性和树立品牌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适合注重塑造形象的广告主的感性传播需要;省级卫视在总收视份额、覆盖与到达率、性价比和市场贴近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特别适合重视销售的广告主的理性传播需要。  相似文献   

5.
省级卫视上星给我国的传媒市场带来不小的震动。卫星频道打破了地域界限,使省级卫视千台一面的情况受到挑战。在电视节目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情况下,各省级卫视已不满足于在本地区的收视率,纷纷对频道重新定位,打造特色综合频道,以求突出重围,树立品牌,抢滩全国市场。  相似文献   

6.
《广告大观》2007,(1S):115-116
省级卫视的广告投放和央视有所不同,往往都是为开拓本省市场服务,兼顾带动全国市场。山东卫视在齐鲁大地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在省级卫视中也名列前茅,由此成为众多企业青睐的传播平台。事实证明,这个选择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相似文献   

7.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省级电视台之间曾经诞生过广告联播体。到2003年1O月18日,28家省级卫视再度联手招商2亿元,卫视联盟方式正逐渐推动省级卫视从压价竞争向合作开发市场、最终形成补充型合作方式发展,而这一发展无疑会使省级卫视夺取到更大的市场蛋糕。  相似文献   

8.
王炎龙 《广告大观》2007,(9S):101-103
近年来,省级卫视围绕平台竞争推行不同的营销战略:一是打造全国性传播媒体,实现平台扩张,以湖南卫视的“快乐中国”、安徽卫视的“剧行天下”等为代表,争夺全国收视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二是打造区域行销平台,垄断本土市场,以贵州台的“西部黄金卫视”的定位战略为代表,塑造了省级卫视抢占区域收视市场的典范。[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随着2003年央视一套八套相继改版.新闻频道推出.中国电视竞争格局出现新的变化。作为中国电视的一支重要力量——省级电视媒体面对着”上挤下压”尴尬的生存环境,过度竞争已使省级卫视高度同质化。省级卫视在全国媒介市场上.面临着定位的困惑。2004是省级卫视的定位之年,从千台一面到纷纷变脸.各卫视台在摸索中不断调整着自己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电视业发展至今,已形成中央电视台、省级卫视、地面台的三级竞争格局。在几大类电视平台中,城市台处于相对不利的位置上。如何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中求发展不可避免地成为城市台所需面对的重大课题。而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变革经营模式,开拓新的广告市场,成了各城市台发展的新主流。  相似文献   

11.
编前:经历了"剧行天下,爱传万家",安徽卫视通过多年来精心运作的电视剧战略,在全国的收视市场中成功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与特色,在省级卫视中占有领先的市场份额,同时也帮助客户最大化的实现了营销传播目标。随着电视剧营销战的愈战愈烈,安徽卫视一直走在行业前列,以自制剧实现了"从电视剧播出大台向制作大片转变"的战略。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催生媒介金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电视传媒市场日益细分的今天,作为传媒,不论是央视、省级卫视、省级地面台亦或是城市台,若想在激烈震荡的媒介市场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就必须时刻关注企业的需求以找准自己的定位。3月5日,黄山之巅。来自大长三角、大珠三角以及山东半岛经济圈的四家省级地面台——湖南经济  相似文献   

13.
张晓 《中国广告》2007,(12):150-150
面对日益严峻的竞争形势和市场环境,省级卫视阵营都普遍感受到了前进的阻力和发展的压力,在电视收视市场进入份额竞争时代后,一个电视频道份额的增加意味着其他频道份额的下降,中国的电视媒体已由"跑马圈地"的粗放式增量发展转向"精耕细作"的存量发展,去年是省级卫视表现突出的一年,各卫视频道推进机制创新,整合各类资源,推出了多个大型电视活动,借"对象差异化、参与大众化",打造品牌节目,强化频道  相似文献   

14.
省级卫视联播不是一个概念的问题,它是传媒市场上台与台之间广告合作的手段和形式。是媒体提供给客户的一种投播方案。它并不是一种战略联盟,或是一种联合体,或一致对外的统一战线。省级卫视联播作为联播的事实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存在。那么,为什么现在又提出来?这是市场化和  相似文献   

15.
环顾当前国内电视市场的繁盛,与20年前我国电视市场境况相比,可谓变化翻天覆地。而迈出了我国电视市场繁荣新局面的关键一步,就是20年前即1985年我国广电利用通信卫星向全国传送电视节目,并陆续批准备省级(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一套频道上星传输。原来单调的电视市场忽然间就焕发了生机,卫星传送电视节目与各地有线电视网络全面铺设相互促进,逐渐形成了我国“天地一体,星网结合”的电视传输格局。在这一历程中,活跃在国内电视荧屏的主力军——省级卫视功不可没,31个省级(自治区、直辖市)卫视频道的诞生、成长和现状,是 我国电视市场在不同阶段发展程度及发展特点的最好写照。解析省级卫视生存状态,就是了解国内电视市场的整体情势;寻求省级卫视发展突破,就是探索国内电视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省级卫视频道在近10年的拼搏厮杀中已见自热化,显而易见的是,卫视在省级媒体中是既属门面频道也是省台的主创收的频道,所以无不将台内最优质的资源投入其中,各个领导也都希望将省级卫视作为省台的招牌频道,使其成为宣扬台威的有利平台。  相似文献   

17.
《广告大观》2004,(2):46-46
2003年,四川沱牌集团选择28家省级卫视的“《新闻联播》前倒一5秒”位置进行卫视整合投放。  相似文献   

18.
王兴建 《中国广告》2008,(7):160-160
伴随媒体转型步伐的加剧,媒体之间的竞争也日渐激烈,作为省级地面频道,不仅面临来自中央台的压力,还面临省级卫视及城市台的夹击,同时地面频道的经营对地区经济、人口以及政策的依附性过强造成其规模难以扩大,传统思路就是与同市场卫视收视份额竞争并推及至广告营销策略变革。  相似文献   

19.
李映红 《广告大观》2011,(12):30-31
在“看淡收视率,看重节目品质”政策导向的现下,省级卫视必然要脱离“得收视率者得天下”这一思维模式,要以其品牌和其传播影响力立台,要以其稳定的核心受众去营销广告。  相似文献   

20.
有关城市电视台生存与发展问题的讨论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城市台作为整个中国电视台金字塔结构中的最底层,其所处地位一直比较尴尬。无论从政策资源、资金资源、人才资源等各个方面,城市台都无法与中央台、省级卫视甚至是省级台地面频道相抗衡,面对中央台、省级卫视、省级地面频道等强势媒体的层层重压,以及新技术、新媒体的不断冲击,城市台的经营陷入多方围困的境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