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选择上海、安徽、重庆作为东、中、西部的典型代表,通过产业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和就业弹性测度三个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的第一产业仍然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亟待转移,虽然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越高的地区第一产业产值与就业结构越均衡,但其比较劳动生产率也越低;上海第二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趋近饱和,而安徽和重庆第二产业仍然具有较大的就业吸纳能力;上海第三产业的就业促进作用有限,而安徽和重庆具有较大的潜力.因此,东部地区必须依托科技创新的力量,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劳动力转移,进而提高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中西部地区则应充分利用劳动力成本优势,积极接纳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提高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2.
产业结构调整对浙江就业途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有了较大的改变。第三产业平均每单位产值的增长带动就业的能力大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第一产业中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冗员和隐性失业问题,第二产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正逐步走向均衡,第三产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但就业吸纳空间逐步缩小。农业与非农业劳动生产率相差悬殊,就业二元结构显著,刚性明显。就业弹性较高,通过经济增长能够促进就业,失业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经济在持续快速增长中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要加快产业升级转型,充分发展第三产业,继续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和灵活就业,大力促进创业,加快县域经济和小城镇建设,完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环渤海经济圈为例,首先将产业结构变迁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从劳动生产率中分解出来,其次分析了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结合结构效应矩阵分析了产业结构变迁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实证研究表明:与第三产业不同,环渤海经济圈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变迁效应对劳动生产率提升的贡献并不显著;结构变迁效应对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大,更多的是依赖于技术进步的影响,因此环渤海经济圈的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三省市产业发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津冀三次产业结构比较 从京津冀产业结构变化的整体趋势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三省市的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呈逐渐缩小趋势,京津第二产业比重也渐趋收缩,河北省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不太明显,三省市第三产业比重均呈稳步提高趋势.目前,北京呈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第二产业比重次之、第三产业比重最小的"三二一"型结构,天津与河北则仍属于第二产业占主要比重、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的"二三一"型结构.  相似文献   

5.
从生产成本以及技术创新角度,分析了环境规制对就业的影响机制,并利于2000年—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通过构建环境规制与生产成本以及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的交互项,对环境规制的就业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环境规制既能够增加生产成本对就业产生抑制作用,也会促进技术创新,从而提高就业;从就业量看,环境规制对就业的负向成本效应小于正向的创新效应,从而对就业总量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从不同产业划分的就业结构来看,环境规制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就业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第三产业就业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于缓解就业与环境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协整分析方法研究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因果关系及互动效应;建立了成分数据预测模型,对我国2014-2020年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进行了预测;通过计算产业结构偏离度与就业弹性,对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和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我国三次产业产值与其就业量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第二、三产业产值的增长能带动该产业就业人数的增加;预测期内,我国第一、二产业产值比重稳中有降,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依然不协调。因此,我国今后发展的重点仍在第二、三产业,尤其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利用第二、三产业对劳动的吸纳能力来增加就业、促进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Greenaway et al.(1999)模型,探讨进出口贸易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采用200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评估了进出口贸易对中国就业和就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了经济增长、就业刚性、进出口和工资对就业影响之间的系统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出口贸易对我国存在着显著的劳动就业效应,而进口贸易对我国就业影响不明显;进出口贸易对产业就业的影响存在分化现象。出口贸易显著促进了第二产业的就业,也带动了第三产业就业的增加,但对第一产业的影响有限;进口贸易对第二产业就业存在着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影响不显著。工资的增加对三次产业的就业产生显著的负效应,尤其对第二产业影响最为严重;经济增长对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存在着正效应,而对第一产业的就业存在着负效应。为了重塑产品成本优势,保护劳动力就业,我国需有序地降低人民币实际汇率,消除劳动力跨产业流动的各种制度限制,并加强对失业人员的再培训工作等。  相似文献   

8.
以辽宁省1956~2008年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利用回归模型及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辽宁省经济增长短期内能够拉动第二产业发展,长期内能够拉动第三产业发展;第一产业发展能够拉动第二、三产业发展,短期内第三产业发展能够拉动第二产业发展,长期内第二产业发展能够拉动第三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滇中产业新区"存在性别比失衡、老龄化严重、城乡二元格局牢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素质低等问题。为达到2020年生产总值6000亿元的目标,一方面需维护妇女权益,调控人口流动,加大教育投资,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注重公平来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需夯实第一产业的基础性地位,转变第二产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来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人口结构效率最优化。  相似文献   

10.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本质是要素的流动与集聚,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保证"城镇化人口"的充分就业,产业转型升级应与就业结构演变相协调。以石狮市为例,运用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协调关系,并对石狮市产业转型升级困难的原因进行初步探讨。研究发现:石狮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较好,第一、第二产业存在相对剩余劳动力,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吸纳潜力在逐步上升;第二产业仍占有绝对的就业贡献率,但其就业吸纳水平呈下降趋势,将逐步低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变动落后其结构调整的原因在于存在相对剩余劳动力行业的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较低,难于迅速转化为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从而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延缓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11.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反映出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分配结构及其发展进程和水平.分析发现,万州区与涪陵区在产业结构上都存在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与其吸纳劳动力的比重不一致的现象,其中,涪陵区第二产业比重较大但吸纳劳动力能力较弱,而万州区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要弱于涪陵区.两地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改善就业结构,充分吸纳从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  相似文献   

12.
重庆市南岸区三次产业结构形态步入工业化进程II期,相当于"下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第二产业比重较大但发展速度一般;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低于全国水平和一般发展中国家;三次产业就业弹性系数都有下降现象,社会面临较大就业压力;而且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有限,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重庆市经济的发展,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优化,但是就业结构的变动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动,其非均衡性特征明显.重庆市第一产业就业人口的增加,不但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反而会导致经济的衰退;第二产业就业人口的增加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作用;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各级政府必须引起重视,在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和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加大就业与再就业的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4.
通过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分解和比较,对云南第三产业就业进行实证分析,较充分论证了云南第三产业还有很大的吸纳就业的潜力,并指出了就业有效增长的第三产业内部行业的选择.研究表明:(1)近10年,云南一、二、三产业的就业贡献率分别为27.8%、2.2%、69.9%,新增就业岗位的69.9%由第三产业提供,第三产业产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平均增加就业岗位就达1.56万个,比第二产业多0.9万个;(2)云南第三产业在发展的同时没有充分发挥其吸纳就业的能力,还有很大的就业吸纳空间;(3)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社区服务业将是云南第三产业扩大就业的主要行业,而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则很难有较大吸纳就业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由于就业体制的转变、宏观经济的影响以及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重庆市工业吸纳劳动力数量出现了明显下降趋势.其中,国有企业就业人数减少的同时私营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就业人数缓慢上升;采掘业、制造业就业人数减少,而基础设施就业人数增加;技术人员比重增大,而女性就业比重降低.受国家政策、市场开放的影响,重庆市工业就业结构的变动将更加剧烈,并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快速演变.  相似文献   

16.
依据相关理论,运用SPAERMAN相关检验、线性回归等计量方法及1985—2011年面板数据、1978—2011年时间序列数据,本文对我国就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研究期内除个别时间段内出现了就业份额的"逆趋势变动"现象外,我国就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但是就业结构升级滞后于经济发展阶段;二、三产业就业份额的人均GDP弹性系数偏小,且第二产业就业份额的人均GDP弹性系数远小于第三产业就业份额的人均GDP弹性系数;就业因素对人均GDP存在总量性及结构性双重影响,且两种影响分别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周期性特征。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人力资源在供需平衡、分布结构、整体素质、宏观政策等方面与工业化发达省份相比都存在差距。安徽省应在继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传统优势工业,加快优势产业集群建设带动就业水平的提升,积极引导劳动力资源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合理转移,加强职业培训体系建设,提升劳动力资源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产业结构是生产要素在产业部门之间的分配状况及关联方式,它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状况,尤其是决定了就业结构的状况。陕西产业结构从整体上讲正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但就业结构的变动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并且二者发展不平衡。为了缓解就业形势,陕西应在保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保持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巩固第二产业的支柱地位,积极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调整就业结构。  相似文献   

19.
环渤海区域第二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但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所下降。从劳动力供给来看,城市劳动力供给趋于减少,农村劳动力供给上升;劳动者身体素质不断提高,但文化素质结构发展不平衡。从劳动力需求来看,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波动较大,第三产业存在进一步吸纳就业的潜力,但吸纳就业的空间并不乐观。对环渤海区域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预测表明,到2020年,该区域劳动力供求差额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增长的速度,提高第三产业就业弹性、促进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是环渤海区域尤其是山东、辽宁和河北三省解决就业问题应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采用弧弹性方法测算我国286个地级市的就业弹性,从城市规模和所处区域两个层面分析不同城市就业吸纳能力的差异,并进一步考察高就业弹性是否以牺牲城市劳动生产率为代价以及不同规模城市就业弹性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就业吸纳能力失衡问题较为突出,较大规模城市和东部城市总体上具有更高的就业弹性;各类城市的第三产业就业弹性普遍较高;较大规模城市和东部城市在绝对数值上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但城市就业吸纳能力在增速上与城市生产效率存在替代关系;较大规模城市的较强就业吸纳能力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工业化发展阶段、城市就业结构、城市化进程、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水平以及城市民营与外资经济发展水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