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差异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云南滇西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发展诸要素的影响,使得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基于国家精准扶贫、"一带一路"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分析区域经济不平衡的原因,对实现云南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如同经济大发展伴随着突出的区域不平衡一样,中国上市公司的区域分布也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现象,并且进一步加深了区域经济的不平衡.长期下去,将会由经济问题演化成深刻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贫困治理与产业结构两个维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增长理论进行拓展与深化,聚焦中国新三大地带,研究贫困治理效果、产业结构调整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从全国来看,贫困治理效果的显著提升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正向的影响效应,产业结构调整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表现为倒U型的非线性作用;(2)贫困治理效果、产业结构调整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呈现出地域差异性和时间演变性的作用特征,相较于其他两个地带,贫困治理效果对远西部地带区域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最强,且这种推动作用在贫困水平与产业结构交互作用的冲击下会变得更强;(3)与全国整体情况相反,产业结构调整在中西部地带和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的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中存在U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越是发达的地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依赖性越大,对贫困治理效果的依赖效应越小;经济越是落后的地区,精准的扶贫政策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越强的提升作用,且这种作用在产业扶贫政策的推动下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别从生产函数与资本折旧率选择的角度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际测算,以全国和三大区域为研究对象,讨论经济发展质量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之间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弱线性反向、强非线性的变动关系,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虽能有效缓解区域有效发展不平衡,但这种关系存在一定的阈值效应。第二,二者的影响效应呈现出地域差异性和动态演变性:2012年之前,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具有逐年递减的态势,中、西部地区存在波动增加的趋势;2012年之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趋于平缓,而中、西部地区呈现逐年递减的态势。总体而言,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低于中、西部地区,而区域间经济发展质量的差异是引起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郁方 《中外企业》2002,(2):178-183
区域发展不平衡在中国正呈逐步扩大的态势,这种状况无论在省内还是省际之间均非常明显的表露出来。虽然区域发展不平衡几乎是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都不可避免地会面临的问题,但这种不平衡格局对经济社会的稳定与持续发展、对现代化的推进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历程上看,人力资本的存量将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宽度和广度,然而不同区域间人力资本的差异是导致各个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阐述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分析导致我国人力资本现状的原因,进而提出一些关于提高人力资本存量来发展区域经济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中国30个省份(不合西藏及港、澳、台地区)2008-2017年经济发展不平衡,采用Dagtum基尼系数研究区域差异,采用空间马尔科夫链的转移概率矩阵来研究空间动态演变特征.结果 表明:(1) 2008-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中部、东部、西部的降幅由大到小....  相似文献   

8.
夏沁芳 《数据》2004,(3):45-46
2003年虽然遭遇非典疫情,但全市经济运行的基本趋势没有发生逆转,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区县克服了疫情的不利影响,实现了经济的较快增长.18个区县除宣武、石景山外,经济增长速度(按现价计算)均超过11%.然而,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十分突出,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9.
鉴于我国的政治体制、经济政策惯性以及城市居民的总体素质,无差异的大范围推行公众参与不是短期内的上策。本文从建设区域循环经济的前提、内涵及其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地分析,通过对苏州工业园区的典例,结合国内外对区域循环经济的前沿认知和成功案例,重点探析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区域不平衡及外生影响因素,运用泰尔指数分析法,对建立在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区域不平衡状况进行定性测量并寻找成因.研究表明:上市公司成长性区域不平衡的整体趋势为西部领跑,东部保持优势,中部较为均衡,东北部偏低.影响上市公司成长区域不平衡的因素中,技术要素是关键因素,资源禀赋是基本要素.影响上市公司成长省...  相似文献   

11.
中国加入WTO至今已有4个年头了(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经济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影响都是深远的。伴随着中国作为现今自由贸易体制下的一员,对全球贸易自由化扣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同时,应如何认清当前我国外贸经济的现状以及如何利用入世的契机?从而调整我国对外贸易的相关政策进而真正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了我们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本文将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提出笔者对我国外贸经济的一些浅要分析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因素。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必须建立在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基础之上。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也会推进社会和谐发展迈向更高阶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我国依然存在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局面的形成。要解决我国的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问题就要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将科学  相似文献   

13.
广东是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但省内发展不平衡问题比其它省份还要大。在广东,既有位于全国最发达城市序列的广州和深圳、位于全国经济最发达区域序列的珠江三角洲,又有位于全国最贫困县序列的东西两翼及山区县。2000年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为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频频发力,但效果不佳,部分山区市县新增财力奋限,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发展差距仍在拉大。  相似文献   

14.
教育公平是当今教育所追求的最高理想和目标。教育公平协调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同时,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起点和最有力的支撑点,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国是世界上地区差异特征最显著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呈现出地区经济发展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同时扩大的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各地的教育差距十分明显,且最发达地区和最贫困地区之间的差距仍在加大。本文就是在此背景下分析我国教育公平中区域之间教育不公平的现状并依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阐述了区域经济学含义及理论基础,着重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发展历程.指出了在不同发展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不同特点及其理论原因.  相似文献   

16.
李玉萍  马丛 《价值工程》2010,29(13):115-116
国家审计局原局长李金华曾指出"中国经济存在马太效应,地区差距有逐步拉大的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越来越严重,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又加剧了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因此如何调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平衡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于倩 《企业导报》2011,(15):162
本文对区域经济发展、金融创新、金融创新风险的相关研究和基础理论进行论述,然后对金融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从发挥金融创新的正面效应、规避金融创新风险两方面出发,提出金融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在高等教育和区域性经济发展的协调上不够科学合理的问题愈发凸显出来。我国一直很注重教育,同时还致力于区域经济的协调性发展,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出现了不合理的现象,导致各种各样的恶劣事件频繁发生。本篇文章通过事实论述的方式,将我国将近三十个城市当成实验对象,对这三十多个城市的教育和区域性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研究探索,将协调性出现的问题程度分化成几个依次递增的程度,如低、初、中、高、严重等五种协调性问题出现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问题,这与财税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分析了我国财税政策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规范转移支付制度、整税收优惠、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一系列财税政策,以期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保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由于受到不切实际的理论指导与行政性实践机制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现实状况更多表现为区域趋同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两种趋同现象,被两种缺乏空间经济学视角的趋同发展理论所支配,实践上由于地方性"学习型模仿竞赛"机制作用导致无论大尺度空间还是小尺度空间均不同程度存在趋同发展。大尺度空间趋同发展具有合理性与必然性,而小尺度空间趋同发展则明显存在弊端和问题,因此应重新明确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态势,确立起"大同小异"的发展思路与发展路径,并通过制度机制创新,以实现区域经济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