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
1930年春,中共陕西省委派习仲勋到长武县杨虎城部的警备骑兵第三旅三团二营从事兵运工作的那一刻起,他在陕甘地区革命斗争的生涯即正式展开.两年后,19岁的习仲勋在甘肃两当发动起义,后与刘志丹、谢子长等人一道在陕甘边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创立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并于1935年2月成立西北工委和西北军委.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所具有80年历史的红色学校,是当年陕甘边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在南梁根据地建立的第一所学校。2001年,习仲勋、齐心夫妇为这所学校捐资15万元,修建了一座教学楼。2009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到学校视察,他勉励学生:“好好学习,长大后建设我们的祖国,并且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3.
刘治立 《发展》2021,(4):66-67
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创建的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在北方建立的为数不多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以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为重要基础形成的陕甘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硕果仅存"的完整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共中央和各路红军长征提供了落脚点,为八路军主力奔赴抗日前线提供了出发点.南梁精神是以刘志丹、谢子长、习...  相似文献   

4.
赵昌军 《发展》2011,(7):42-42
在中国革命史上,南梁就是一面猎猎作响的旗帜,划破旧中国西北的长空,产生了一种光华四射的革命精神。历史这样评价:在国内二次革命战争后期,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创建的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唯一的一块革命根据地,它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庆城县辖5镇10乡,32.5万人,是国家扶持的老区贫困县,庆城县历史悠久,农耕文化源远流长,一直是陕甘宁交界地区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刘志丹、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带领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创建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6.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陕两党组织先后领导建立了渭北、陕甘边、陕北、川陕、鄂豫陕以及由陕甘边、陕北根据地统一而成的西北革命根据地。这些根据地在陕西革命斗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西北革命根据地最终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7.
西北革命根据地是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由陕北、陕甘边两块根据地合并建立起来的。这块根据地从其前期1932年9月建立的第一块渭北根据地起至1937年2月成立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时止,共四年又五个月。期间经历了无数次曲折反复,艰苦斗争。根据地军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8.
姜洪源 《发展》2011,(12):59-59
在洋务运动兴起之时,与上海、天津、福建等地几乎同时,远处西北的兰州也出现了近代工业的烟囱。那就是,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陕甘战事行将结束,陕甘总督左宗棠将随营修军械的西安机器局移设兰州畅家巷创办的兰州制造局。还有左宗棠看准了的西北盛产的羊毛,于光绪六年(1880)年开工的兰州织呢局。这是中国第一家机器制呢局。这“两...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称习仲勋“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是群众领袖”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党中央在遴选西北局书记人选时,毛泽东说:“我们要选择一个年轻的担任西北局书记,他就是习仲勋同志。他是群众领袖,是一个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  相似文献   

10.
正在甘肃省两当兵变纪念馆的众多藏品中,有5件极其珍贵的革命文物:干粮袋、马鞭、挎包、铝质水壶、带皮套铝质水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在1930年至1949年使用过的这些物品,饱含着他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坚贞不屈、英勇战斗的革命情怀。文物是习仲勋戎马生涯的见证习仲勋1913年10月15日出生于陕西省富平县。1928年,习仲勋在陕西省立第三师  相似文献   

11.
在清朝统治时期,能够独具慧眼,较早关注西北,并系统提出开发西北主张且付诸实施的有两个人,一个是林则徐,一个是左宗棠。尤其是左宗棠,在他作为陕甘总督主政西北十余年间,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林则徐开发新疆、应付外患、消弭“内乱”、巩固边疆的思想,而且从西北地处内陆,土地贫瘠,交通不便,但经济资源丰富这样一种区位优势的现实和需要出发,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开发西北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有力地推动了近代民用工业和军事工业在西北地区的萌芽与发展,是“西北大开发”最早的实践者和倡导者。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同志诞辰100周年。1985年11月中下旬,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的习仲勋同志,来到江西视察调研、指导工作。在南昌,他参观了八一起义纪念馆和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听取省委常委会工作汇报后发表重要讲话。在吉安、赣州、抚州,他行程1280公里,听取三个地委以及所属的井冈山、宁冈、遂川、兴国、瑞金、  相似文献   

13.
偶然结识了景星老师,在交谈中,得知他是烈士的后代,很小参加革命,17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8岁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学院,同年进藏.曾参加过平叛和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1960年参加组建西藏军区测绘队(后改称成都军区第一测绘大队),他在该大队曾任政治指导员、教导员、政治处主任、副政委、政委等职.1982年,在完成西藏高原测图任务后,中央军委授予该大队"丈量屋脊的英雄测绘大队".  相似文献   

14.
岳父家在甘肃东部的董志原上,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厚,气候湿润,光照好,温差大,是甘肃省粮食重要产地,当年刘志丹、习仲勋以这里为依托,开创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董志原上不通铁路,较为闭塞落后,但这里农耕文  相似文献   

15.
习仲勋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留下了许多闪光的生态思想。它是我国生态思想理论的重要资源,学习和总结习仲勋的生态思想,对于推动当今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岳父家在甘肃东部的董志原上,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厚,气候湿润,光照好,温差大,是甘肃省粮食重要产地,当年刘志丹、习仲勋以这里为依托,开创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董志原上不通铁路,较为闭塞落后,但这里农耕文  相似文献   

17.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陕甘边区哥老会势力强大,成为苏区统战工作的一个重要对象,而陕甘边苏区政府对哥老会的统战工作,采取了灵活多样的策略,并取得了重大的成效,为我党以后的统战工作积累了丰富和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1932年至1935年,陕甘边一带先后建立了以寺村塬、照金、南梁为中心的三个根据地,陕北也相继建立了十一县游击根据地.1932年2月,战斗在陕甘边界的西北反帝同盟军,在正宁县嘉塬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谢子长(后为刘志丹)任总指挥.12月,中共陕西省委在宜君转角镇(今属旬邑)把陕甘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第二团.此后,红二十六军和红军游击队在刘志丹等的领导下,积极开展游击战争,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转入外线在运动中大量地歼灭敌人,不断地发展和壮大革命武装.到1934年底,红二十六军发展到2000多人,红军游击队扩大到3000多人,赤卫军发展到4000多人,根据地发展到十多个县的广大区域,陕甘边根据地由此形成.  相似文献   

19.
高岗。中共党史上一位带有悲剧色彩的传奇人物。生前,他身上光环耀眼。他是陕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是陕甘宁边区的连任参议长,是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他奔赴东北,历任北满军区司令员,第一野战军政委,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新中国建立后他是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兼中央人民政府计划委员会主席。死后,他却是“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主角,被开除党籍。  相似文献   

20.
习仲勋是党的老一辈革命家,早在延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他忠实地实践党的群众路线,深入基层一线调查研究,关心群众,在群众面前树立了党的优良作风和崇高的人格魅力,因而受到群众的拥戴. "永远不要脱离群众" 1942年秋召开西北局高干会议期间,党组织对习仲勋与群众的关系作了精辟而生动的概括,称赞他是"党的宝贵的群众领袖".这份至今保存在习仲勋档案中的组织材料这样写道:"习仲勋是关中分区特委书记、专员及部队的政治委员,统一领导关中的党政军民,坚持保卫边区和建设新关中,曾获得显著成绩.凡是关中的人民,无论大人和小孩都知道他,都喜欢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