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东矿区煤层埋藏浅,赋存稳定,瓦斯含量较低,开采条件较为简单,但开采煤层多为易自燃煤层,自然发火倾向严重,已经影响到煤矿的安全和高产高效。本文简要分析了影响浅埋长壁工作面自燃的几个因素,并以神东某矿为例,论述了浅埋工作面长距离推进过程中防止煤炭自燃的注意事项,为相似条件下的工作面预防自燃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东胜煤田煤层埋藏较浅,煤层易自燃。《煤田火灾灭火规范(试行)》提出注水、注浆、沙土覆盖、挖除火源等灭火方法。本为依据东胜煤田实际,提出剥离方式灭火方法,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梅龙品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11):165-165,167
以珙泉煤矿2262工作面为例,从工作面回采工艺、设备防滑、防煤层自燃发火及瓦斯防治方面进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只要设备选型得当,并采取科学合理的回采工艺和防灭火、防治瓦斯技术措施,能够成功在珙泉矿大倾角、易自燃及高突煤层中推广综采开采技术,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4.
灵新煤矿开采煤层易自燃发火的条件,已成为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隐患之一。针对自燃火灾频现的工程问题,本文开展了以051601工作面为例,介绍了均压通风、注氮气、灌注液氮几种防灭火技术在综采工作面生产中的综合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回采工作面B2煤层自燃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综合分析,明确了回采工作面和采空区煤炭自燃的机理,从而搞清了工作面巷道和采空区遗煤自燃的原因以及条件,就此提出煤层自然发火的预防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采区防火管理尤为重要,二类自燃煤层采区在煤矿采区中占有不小的比例,本文结合实践与理论,提出了针对二类自燃煤层采区的防火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7.
准格尔旗云飞公司串草圪旦煤矿6106综放工作面遇到CO浓度超限时,成功采用均压通风和其他辅助防灭火措施,有效地控制了CO浓度超限,实现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为矿井其他区域易自燃发火煤层安全开采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我矿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年,开发煤田的主采层为30号煤层,30号煤层较厚,平均厚度为13米,分六个分层开采,煤层节理裂隙发育,煤层倾角为15度,有煤尘爆炸危险性及自然发火倾向性,自然发火期为3--6个月,最短的仅28天。投产以来,较严重的自然发火近40次,共产生高温点113次,十550以上的两个区段仅采至三、四分层时就因自然发火而封闭,不但造成资源的浪费,对安全生产也产生了极大的威协。82--83年我矿因煤层自燃发火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死亡7人,84年10月25日二采区550区段30号左部煤层因电焊引起火灾造成全矿停产10天,封闭工作面2个,冻结煤量60万吨,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达60万元。所有这一切都说明对煤层自燃发火认识的不够,措施不利,管理不当造成的后果。因此我们必须寻找和探索煤层自燃发火的规律,分析发火原因,找出一条适合预防煤层自燃发火的新途径,保证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
我国开采的煤层中,约90%有自燃发火倾向,自燃发火期最短的只有20d。由于煤炭自燃,我国每年造成了巨大的煤炭资源损失,甚至引发瓦斯爆炸,造成人身伤亡,严重影响矿井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地防治公乌素矿煤层的自燃,本论文通过对1604工作面煤炭自然发火原因分析,提出了以注浆防灭火技术为主,束管监测技术预测、注氮防灭火技术作为补充的综合放灭火技术措施。实践应用表明,该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该矿工作面煤层自燃的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煤的氧化升温实验对高庄煤矿3煤层煤样在25~400℃范围内的氧化特性和指标气体参数的规律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煤层自燃的风险较高,煤样氧化升温范围在30~376℃,且随着煤体温度的增加会逐渐产生煤氧化气体产物,经过对比分析可以得出,CO可以作为指标气体进行煤炭自燃的发火预报。同时,对煤炭自燃的检测由乙烷、乙烯、丙烷、乙炔等进行辅助。  相似文献   

12.
苏海图煤矿12层煤属自燃煤层,自然最短发火周期为79天。由于煤层自燃和对应地表火区的影响,在回采过程中有大量的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涌出,严重威胁到我矿回采时的安全,为了有效控制火区的蔓延和一氧化碳防治,对1250综采工作面应用了均压通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一、概况 枣庄市大兴煤矿位于韩台煤田的中部,煤3厚0~7.26m,平均厚度约4m,煤质松软,地压大,为Ⅱ类自燃煤层,煤层倾角18°~35°,且在井田东北部边界煤层有翻转现象。  相似文献   

14.
为了防治下分层掘进巷道煤层自燃,通过对受上分层采动影响,煤体碎裂,在复采面掘进过程中,过上分层停采线或者顶板控制不好出现空顶时煤层极易发生自燃的分析,提出了打钻注水、注阻,封闭巷道、均压联合灭火的方法,严格落实管理、监控、现场安全技术措施.实践证明该方法能有效治理高温点,确保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5.
朱仙庄煤矿通过采取综合防灭火技术对轻型支架放顶煤首采面与收作期间煤层自然发火的治理,成功地消灭了自燃发火隐患,确保了轻放面安全收作,为类似条件轻放面收作期间防灭火提供了借鉴。以下就有关情况作一介绍。 一、矿井概况 朱仙庄煤矿属于淮北宿东煤田,是一座年产120万吨的高瓦斯矿井,矿井南翼8煤层具有突出危险性;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爆炸指数为31.4%;煤层具有自燃倾向性,最短发  相似文献   

16.
综放工作面的煤层自燃是制约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本文针对兴阜煤矿2312综采工作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氮气与发泡剂联合使用的防火技术,介绍了防治自然发火的作用机理。现场实际应用表明,氮气与发泡剂联合防火技术降低了煤炭自燃发火的危险性,具有良好的预防自燃发火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隧道(石门)揭煤过程中,不提前结合煤层产状计算工作面距煤层的法线距离,可能会导致部分钻孔施工困难,甚至存在无法施工的情况。为准确理解国家规范标准,解决揭煤钻孔布置的问题,通过对煤层倾角、煤层走向与隧道(石门)夹角和钻机性能的研究,得出了煤层倾角与揭煤法线距离的关系,以及煤层倾角、煤层走向、隧道(石门)夹角与钻机钻孔倾角的关系。将研究结论应用到揭煤钻孔设计中,彻底解决钻孔施工困难的问题,对隧道(石门)揭煤参数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易自燃综放面撤除期间煤炭自燃起因 易自燃综放面在撤架期间,由于支架体积大、吨位高、设备多,撤除周期较长,加之采空区遗煤多、漏风量大,极易造成煤炭自然发火。据统计,目前此类自燃事故约占综放面自然发火事故的47.3%,已经成为综放面设备安全撤除的隐患。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针对深部矿井中老顶岩层厚、应力高以及煤层易自燃等情况,采用现场观测及矿压监测设备进行了深入监测,并通过分析采场来压,支架受力以及工作阻力等对综采工作面的矿压规律显现进行归纳分析,对顶板的初次来压与周期来压强度进行了确定。最后从巷道布置优化与巷道支护改进两个方面对矿压的控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下煤层开采前疏放水造成上覆煤层采空区遗煤氧化、自燃,通过采取采空区气体连续观测、SF6测定漏风通道、地面打钻探测高温点、地面钻孔注氮气、注浆、注三相泡沫等防灭火技术对高温区域进行综合治理,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