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清收风险、呆帐贷款是降低风险贷款率,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近两年来,我行认真总结并吸取其他行处“清贷”的经验做法,积极探索“清贷”有效途径,使“清贷”工作得到顺利开展.近两年收回风险、呆帐贷款占原风险呆帐贷款的67.25%。我们的做法是:1、统一认识,群策群力,狠打“清贷”攻坚战。支行建立了以业务主管行长为组长,信贷、技改、监察、稽核等部门科长为成员的“清贷”领导小组,负责对“清贷”工作的领导.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本支行基层单位多,企业分布广,信贷业务分散.清收难度大,因此信贷员对清收风险贷款存在着畏难情绪,加上本行风险贷款一部分属前几年遗留问题.贷款审批书上签字的行长、科长.信贷员有的已调  相似文献   

2.
张正华 《新金融》1995,(11):28-28
(一)贷款要实行贷审分离首先要有组织机构的保证。贷款业务量较大、分支机构较多的行,可采用二级分离的组织形式,即在管辖分行直属分行本部设立贷款审查处,同时在信贷业务部门内设立信贷岗和审查岗,其操作人员分别称为信贷员和审查员。对于办事处、支行可采用一级分离的组织形式。信贷岗和审查岗分别负责对一般贷款的调查和审查,贷款的决策岗由行长和信贷部门的领导担任,在这同时各行和各部办应成立贷审委员会或贷审小组。 (二)实行贷审分离必须职责分明,权限清楚,尽最做到严格责任制,一级管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信贷岗的主要任务是负责与客户的联系,全面调查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认真做到贷前调查,测定贷款风险度,办理贷款的发放,负责贷后检查及承担日常贷款管理工作。审查岗的主要任务是对信贷岗提供的调查报告的真实性、全面性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3.
<正> 现阶段我国银行信贷部门行为约束机制不健全的主要表现是: 第一,分管企业信贷人员的贷款决断行为,得不到其他信贷人员的约束。许多银行的贷款决定权,基本掌握在分管企业的信贷人员手中,而“双人批贷”、“集体批贷”、“领导批贷”等,仅仅是例行手续,由同一个信贷人员操作贷款“三查”,使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难以相互制约。这样,一方面容易造成决策失误,偏离信贷政策,影响贷款效益,甚至形成贷款风险;另  相似文献   

4.
货时风险管理介于信贷决策风险管理与贷后风险管理之间。信贷新规则虽已明确贷款调查、审查、审批、经营管理四个环节的主责任人,但在具体操作时,从贷款审批到发放这一时段往往由客户经理一人操作,缺乏制约和把关。现实状况表明,贷后检查中发现的合同条款不衔接、止付手续不全、抵押登记章印不符等操作问题,绝大部分都是贷款发放时再审查缺位形成的。因此,加强贷款操作风险控制不容忽视。笔者结合基层工作经验,围绕一些典型案例,从法律角度.就规避贷时操作风险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银行贷前调查与贷款审查是防范信贷企业金融风险的重要关口,对减少贷款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贷前调查与贷款审查不仅应对借款人、财产抵押人提供的各类资料进行审查核对,更要对其真实身份进行有效的识别,防止骗贷等风险事件发生。来自中国工商银行湖北省分行营业部的一组案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6.
当前农业银行稽核部门对贷款的稽核审查大都在事后进行。这是由于稽核部门与信贷部门处于两个相对独立的单位,信贷部门发放贷款稽核部门事前不知,因此稽核审查是事后行为,导致了贷款发放缺乏有力的稽核监督,增加了产生风险的可能性。虽然当前农业银行信贷管理在放贷程序上设立了五个岗位,即贷前调查岗,贷时审查岗,法律审查岗,贷款决策岗和贷后检查岗。这些岗位对制约和监督贷款的发放使用,降低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执行过程中也还存在不少问题。首先看贷前调查岗。目前我区农业银行贷款调查岗职责有五…  相似文献   

7.
第一,再造信贷审查与贷款发放流程,加强贷后管理,确保贷款审批条件和抵押担保及风险防范措施的落实。信贷业务法律风险的形成,问题主要出在操作上,贷款“三查”不严、贷后管理不实是主要原因。有必要再造信贷审查与贷款发  相似文献   

8.
一、"信贷工厂"的定义、特点与运营管理模式 所谓"信贷工厂",是指银行进行小企业授信业务管理时,设计标准化产品,对不同产品的信贷作业过程就好像工厂的"流水线",从前期接触客户开始,到授信的调查、审查,审批,贷款的发放,贷后维护、管理以及贷款的回收等工作,均采取流水线作业、标准化管理."  相似文献   

9.
<正> 信贷管理,主要是对贷款发放与收回的管理,就其全过程看,从贷前调查到签订和履行贷款合同都必须执行有关法律和信贷法规,所以信贷管理应体现法律化。作为贷款方的银行对合同签订之前的调查,条款的制定以及合同的履行、督促等等拥有主动权与自主权,因此就银行在依法签订和履行借款合同方面所应注意的问题加以探讨,这对于保证合同的顺利履行,对于信贷管理法律化是很有意义的.从1985年4月贯彻执行《借款合同条例》以来的情况看,笔者拟就下列问题谈谈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0.
信贷全过程风险控制的三大环节包括营销过程风险控制、决策过程风险控制和贷后管理风险控制,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检查。近年来农业银行狠抓信贷制度创新,规范决策行为,防范道德风险,信贷风险控制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贷款发放前的道德风险和能力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当前,在信贷客户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国家宏观调控和外部监管力度加大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如何适应市场变化,提高贷款发放后的风险防范和控制的能力,彻底改变贷后管理薄弱现状,有效防范风险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根据最近我县信用社信贷产清理情况的数字表明,到1987年12月31日止,全县5143.73万元贷款中,一般到逾期贷款2797.03万元,占总额54.38%;呆滞贷款1065.18万元,占总额20.71%;呆帐贷款84.4万元,占总额1.64%;未到期贷款1197.12万元,占总额23.27%,贷款不能按期归还的原因。据反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但主要的还是贷款管理上的问题,经调查了解,主要存在如下了几方面的问题; (一)贷款管理偏松,乱批乱贷现象严重。如有的贷款未经调查就发放;有的超权限审批贷款,有的会计出纳或其他人员批贷款;有的越级审批贷款:有的信贷人员以贷谋私。 (二)跨地区多头贷款突出。近年来,农村乡镇,专业户,个体户、联合体相继涌现,  相似文献   

12.
借新还旧也称以贷还贷或收回再贷,是指贷款到期时在借款人无力正常还本付息的情况下,信贷人员出于种种原因,不是采取积极的手段督促企业还本付息,而是采取与借款户重新签定借款合同、发放一笔新贷款归还原贷款本息,使原有的与借款人的信贷关系得以延续。此外,借  相似文献   

13.
侯建飞 《时代金融》2015,(3):202-203
<正>众所周知,贷款是银行的核心业务,而控制贷款风险则是保持银行业平稳发展的重要前提。控制贷款风险,关键是要做到"三查",即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贷款"三查"工作是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管理的基础,是信贷资产质量的根本保证,是银行经营的"传家宝"。农村信用社以"立足县域,服务三农"为市场定位,坚持"支农支小"为信贷服务方向,所以服务的对象及信贷产品主要是农户小额贷款。在农户小额贷款工作中,贷前调查是贷款"三查"工作的第一  相似文献   

14.
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的易发环节贷款操作风险。一是大额贷款发放时逆程序操作。大额贷款客户申请贷款时,往往先向县联社申请,由县联社与信用社打招呼,再由信用社主任指派信贷人员做贷前调查。这种自上而下式的点贷违背了正常的贷款操作程序,造成贷前调查虚化、贷  相似文献   

15.
<正>风险贷款是信贷资金运动过程的必然产物,长期以来,我们发放的流动资金贷款究竟有多少存在着风险,多少已沉淀成为呆帐及其成因等认识不清。最近,我区组织了以各县(市)支行行长牵头,稽核、计划、信贷为主的风、呆贷款调查组,对1991年末的各项贷款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调查,逐笔审查风、呆贷款,对个别有争议的还深入企业进行认真细致调查分析,最后集体讨论审定。现将调查情况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贷款规范化制度在我区农行系统实施几年来,为管好用好各种贷款,支持商品生产,促使信贷工作走上集约化管理的道路,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贷款实行规范化制度,毕竟还在探索阶段,下面就我在信贷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1、项目评估前的报批手续纯属多余。贷款审批程序中规定:固定资产贷款要由借款单位向开户行报送《企业固定资产借款意向书》,开户行提出初审意见,填写《固定资产借款备选项目登记表》并连同有关资料,经逐级筛选后,上报审批行。审批行同意的项目以《固定资产借款备选项目登记表》通知  相似文献   

17.
目前,农信社现行贷款调查、审查、审批规程是:信贷员调查→贷审小组审查→信用社主任审批→联社贷审会审查→联社主任(理事长)决策,这种贷款规程看似规范合理,实际上存在"二易二难"问题:一是信贷员素质跟不上,缺乏贷前调查能力,易产生能力风险:二是信用社贷款审查小组虚设,难以发挥作用;三是联社贷款审查委员会专业人才构成不合理,易产生道德风险;四是贷款调查、审查、审批责任不明确,难以落实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鉴于上述情况,农信社应建立贷款新规程,改进现行贷款调查、审查、审批制度.  相似文献   

18.
<正>去年下半年,我们对三明市12家城市信用社贷款状况进行稽核,发现逾期贷款为3374万元,占贷款总余额的56.11%,低质量贷款为1704万元,占贷款总余额的28.34%,并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他们信贷资金沉淀比率是相当高的,其安全性没有保障,效益不理想。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没有严格执行信贷“三查”制度。由于城市信用社信贷人员普遍偏少,而贷款户点多面广,金额又较小,贷前没有作详细的调查,甚至没有调查。贷时审查不严,往往只听一面之词,就予批贷。贷后也没有很好地进行检查。到贷款逾期企业无力偿还时,才上门催收,为时以晚,有的已变风险贷款,造成沉淀。  相似文献   

19.
广义的审贷工作是指与贷款审查工作相关的工作过程,即贷前调查、贷款审查和贷审会审议等。审贷水平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审贷效率,他直接关系着信贷决策的及时性,即业务决策的效率,直接决定着农行的竞争能力;二是审贷的质量,它直接关系着信贷决策的准确性。审贷审查的是信息,因此,贷款审查事实上是一种信息处理过程,必须从信息管理的角度去探索提高审贷水平的有效途径。一、信息不对称已成为制约审贷水平提高的瓶颈。"信息不对称"是指金融交易的各方对有关交易的信息没有全面、充分和真实的了解,即整个交易是在"不透明"的前提下进行的。这种"信息不对称"和相应发生的"信息成本"、以及由此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效应会影响  相似文献   

20.
贷后管理是信贷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是指从贷款发放至回收的贷款管理,是负责对贷款用途的监督,掌握贷款客户的动态信息,补充完善贷款档案资料,落实还款来源,保全信贷资产,确保贷款本息回收的全过程。贷后管理作为银行信贷管理的末端环节,对防范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作用重大。长期以来,银行为控制信贷风险建立起了严格的“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的三查制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贷后管理却成了信贷管理“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笔者认为商业银行可以考虑通过设置专职机构来强化贷后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