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QFⅡ制度:借鉴与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台湾的经验进行介绍,再对我国实施QFⅡ制度的合宜性进行比较系统的分析,从而得出QFⅡ制度是适应我国目前证券市场发展现状和对外开放要求的一种制度安排.进而,文章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实施QFII制度尚存在的障碍,最后,针对这些障碍文章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按照开放、共赢、与时俱进的思路,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中国保险业在2012年~2020年进一步对外开放三个发展阶段中的六大战略:即股权结构战略、业务准入战略、外资保险区域平衡发展战略、外资保险供给结构平衡发展战略、"走出去"战略和金融业协同开放战略。保险业的对外开放是一个复杂而宏大的工程,它需要学界、业界和监管部门各方以谨慎的态度、科学的思维和探索的精神共同研究。本文提供一些可资参考的战略思路,为中国保险业适应国际环境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而实施的进一步开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2011年上半年,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征可以用四大关键词来概括:经济增长、债务危机、通货膨胀、财政整顿。虽然各国面临的问题各有侧重,但是这四大关键词在国别层面依然具有普遍性,在不同国家以不同方式集结,形成合力,影响着全局。这些问题的形成和发挥作用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使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景变得更加复杂,甚至形成  相似文献   

4.
日、韩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比较:中国的借鉴与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渤 《济南金融》2006,(6):8-9,21
本文通过比较日、韩监管体制改革后的模式,探讨了我国金融监管模式在强化规避风险机制的基础上,如何协调国际规则与惯例,维护我国金融市场安全,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比较日、韩监管体制改革后的模式,探讨了我国金融监管模式在强化规避风险机制的基础上,如何协调国际规则与惯例,维护我国金融市场安全,促进我国金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毅  陈阳 《银行家》2013,(7):39-41
机遇市场机遇中资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至2012年末,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1个国家和地区的4425家境外企业进行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72亿美元、同比增长28.6%,股本投资和其他投资占比79%。中国企业"走出去"在海外并购、境外加工贸易快速增长,投资合作的主体和方式不断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增加,给中资银行国际业务发展及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带来新机遇。人民币跨境结算及跨境使用范围的扩大。随着中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强大,贸易往来国家和地区以及经济金融交往紧密的区域,以人民币为支付结算的货币需求也日益持续增长,人民币已成为中国与周边的蒙古、越南、老挝、泰国等国家贸易往来的主要结算货币,201 1年末中国全部对外贸易额当中,人民币结算比重已由2010  相似文献   

7.
投资与增长:30年、60年与20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看,一个经济体的资本积累速度与资本存量规模,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其消费品供给能力、人民生活水平和国家经济实力30多年来,市场化改革与对外开放提高了价格系统动员资源的效率,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带来了年均40%的储蓄率、38%的投资率和10%的经济增长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力明显增强。要理解30多年来储蓄、投资、消费、增长的变动,需将这几  相似文献   

8.
对于世界经济不平衡与金融危机的关系,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世界经济不平衡是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顺差国庞大的"过剩储蓄"最终引发了金融危机;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愈演愈烈的世界经济不平衡却并不必然造成金融危机,而是同金融危机一样,根源于美国国内经济的某些扭曲。两者差别在于将危机的根源归于外因还是内因。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格兰杰因果实证检验,否定了危机根源外部论,并证明了后一种观点:美国房地产泡沫(美国国内经济扭曲的重要表现)在造成金融危机的同时,促进了世界经济不平衡的扩大。  相似文献   

9.
对于世界经济不平衡与金融危机的关系,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世界经济不平衡是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顺差国庞大的过剩储蓄最终引发了金融危机;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愈演愈烈的世界经济不平衡却并不必然造成金融危机,而是同金融危机一样,根源于美国国内经济的某些扭曲。两者差别在于将危机的根源归于外因还是内因。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格兰杰因果实证检验,否定了危机根源外部论,并证明了后一种观点:美国房地产泡沫(美国国内经济扭曲的重要表现)在造成金融危机的同时,促进了世界经济不平衡的扩大。  相似文献   

10.
《保险研究》2012,(4):129
正图书介绍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入世十年,中国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保险业作为中国入世谈判的焦点和入世后对外开放的排头兵,在中国整个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中一直居于重要地位。本书在入世十年的大背景下,从基本理论出发,  相似文献   

11.
《银行家》2009,(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富裕阶层呈"爆炸式"增长态势,其迅速膨胀的理财需求为我国私人银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故而近两年来我国私人银行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成立。在这一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私人银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遭遇了"中国式的困境"。比如:分业经营的局限,严重的金融产品同质化,金融工具的单一,以及高端金融人才的缺乏等等。正是带着这些疑惑,本期银行家论坛邀请到几位著名的国内外私人银行业务专家,为我们解读我国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潜力、面临的困境及如何走出困境等相关问题。所有嘉宾发言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其所在单位。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思想从建国初就已提出,但发展至今成效并不明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本文通过回顾60年来我国素质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反思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经过60年来的执著探索,经过一个甲子周期的艰辛实践,我国银行业改革与发展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银行业发展呈现出一幅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正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华诞,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接受了本刊记者的独家专访,为业界讲述中国银行业60年来的风雨历程。  相似文献   

14.
30年前,中国作出了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战略选择,即由封关锁国式的"自力更生"发展模式转向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彻底融入全球化的新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的转型不是单纯解决计划管制体制的经济效率低下问题,而是一个人口总量居世界第一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文化传统的伟大民族由种种内生因素推动的包含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层面内容的制度性转型.  相似文献   

15.
16.
彭兴韵 《银行家》2003,(4):18-21
对于处于转轨进程中的中国而言,过去五年的金融改革与发展是不平凡的.客观地说,过去五年,中国在围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相似文献   

17.
China and cleantech, when mentioned together, are receiving ever increasing attention and excitement from investors, industry, professional services, government bodies, and nongovernment/non-profit organizations. Whether as an investment destination, as a solution for making industrial processes more efficient, re-cycling waste, or cutting carbon footprints,cleantech is one the fastest growing sectors worldwide, and increasingly attracting government support and investment in China.  相似文献   

18.
建国六十年的鲜活历史值得我们很好的去思考和总结,更值得我们去回味和借鉴。而金融危机的爆发,世界格局出现的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则赐给中国一次难得的新机遇。我们必须以全球化的视野、战略性的眼光,韬光养晦,变革创新,抓住机遇,开创中国金融业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60年来历经了几次严重的物价水平的波动,但在总体上,我国的物价水平都保持了基本稳定,这在于国家正确把握了稳定物价的目标、原则、方法、手段和物价变动的"中国式"政治经济规律。根据60年稳定物价的经验教训,必须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三农"基础地位的加强、公共服务等基本民生类价格改革力度的加强和价格宏观调控体系的完善四个方面来稳定物价水平,进一步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全球经济衰退下的中国机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斌 《新金融》2009,(1):18-20
只要政策及时调整到位,中国经济在2009年仍然存在经济平稳增长的可能财力和需求。中国应以金融危机为契机,走上内需为主的格局和形成大国消费市场,基本完善民生制度框架,使得经济结构更加合理,经济总体实力更加强大。同时,要不失时机地抓住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