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王军华 《财会月刊》2017,(7):114-119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信息传输技术的普及,第三方支付机构借助"互联网+"战略得以快速发展。在支付产业领域中,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不相上下,并有超越态势。虽然第三方支付机构不是真正的金融机构,但是其业务与银行有大量重叠,双方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且逐渐融合。传统商业银行依靠其信用与资金优势,在支付市场的规模竞争中一直制约着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进一步发展,第三方支付机构与传统商业银行都面临着是否合作的抉择。  相似文献   

2.
季小杰 《英才》2011,(6):101
超级网银的上线使得第三方支付公司将更多精力放在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上。按照平台主体不同,电子支付可分为以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平台主体的电子银行支付体系,以及以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代表的非金融机构支付组织为主体的第三方支付体系。网上银行是开展电子支付活动的主要渠道。自1997年我国出现第一家网上银行以来,网上银行支付业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10年我国网上银行交易金额达到了520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9%。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的迅猛发展,大大提高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服务离  相似文献   

3.
电子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普及,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迅猛发展,第三方支付业务越来越多地渗入人们日常的生活中,例如转账交易、日常水电费缴纳、网上购物等。人们的生活因为第三方支付变得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第三方支付方式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第三方支付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发式,而且对商业银行的业务产生了影响。以支付宝、财付通等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正冲击着传统商业银行的金融主体地位,通过抢夺客户资源,不断影响银行的资产、负债、中间业务,银行的盈利模式受到冲击。  相似文献   

4.
汤慧 《管理学家》2022,(18):22-2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我国的市场交易支付手段与格局也在逐步发生变化。第三方支付产业通过更加便捷的支付手段和服务,对传统的商业银行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第三方支付企业与商业银行的竞争合作关系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着关键作用。支付手段的发展能够非常显著地提升社会经济活力,促进市场交易额的提升,但是因为服务重合、信息交流不畅、违法违规行为以及竞争等原因,第三方支付企业与商业银行的关系错综复杂,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稳定环境的形成造成了阻碍。文章通过对第三方支付平台及其与银行竞合关系的分析,提出推动双方共同发展的科学策略,推动我国支付行业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以来,第三方支付以其迅猛的发展势头,不断创新,蓬勃发展。由于第三方支付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手段,突破了传统支付的特点,因此其在许多方面都暴露出了风险问题及瓶颈制约。本文以第三方支付平台为调研对象,试图从平台自身、备付金及备付金银行、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监管、用户权益保护和纠纷解决机制方面进行民事立法层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文华  孙晓菲 《新远见》2013,(12):18-22
中国社会消费水平的持续稳定增长以及网络零售市场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发展,第三方移动支付为实现线上、线下支付业务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可能,将成为第三方支付市场发展和竞争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第三方支付业务逐渐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角落,第三方支付逐渐成为我国支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方支付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有正向作用,同时也对传统银行的支付体系有一定影响,其监管方式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第三方支付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文章阐述了第三方支付的起源及其现阶段发展状况,介绍了第三方支付对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并结合实际为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如何应对第三方支付所带来的冲击提出了些借鉴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第三方支付现状 所谓第三方支付,就是一些和产品所在国家以及国外各大银行签约、并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在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中,买方选购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账户进行货款支付,由第三方通知卖家货款到达、进行发货:买方检验物品后,就可以通知付款给卖家,第三方再将款项转至卖家。  相似文献   

10.
第三方支付现状 所谓第三方支付,就是一些和产品所在国家以及国外各大银行签约、并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在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中,买方选购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账户进行货款支付,由第三方通知卖家货款到达、进行发货:买方检验物品后,就可以通知付款给卖家,第三方再将款项转至卖家。  相似文献   

11.
何正祥 《英才》2015,(4):85
第三方支付起于"线下支付",兴于"线上支付",并将迎来"移动支付"的时代。第三方支付市场爆发式增长。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23.3万亿元,同比增长30%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当年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交易规模达7.77万亿元,同比增长近500%,延续了2013年增长率800%的增长趋势。第三方支付可以称作互联网金融的"源头",按交易形式可分为:线下  相似文献   

12.
随着近些年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已经成为国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支付宝作为国内第三方支付平台领头羊,其生存状况影响着电子金融的未来,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本文阐述了支付宝自身现状,并分析了支付宝和银行、其他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关系,为支付宝的前景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自1998年中国首家第三方支付平台首信易支付诞生至今,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的扩大和业务范围的扩张,产生了各方面的问题,也进一步制约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并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因此,有效识别、控制第三方支付的风险,建立相应监管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第三方支付的范畴已经逐步渗透到线下支付环节。我国支付行业的边缘逐渐消失,消费者的金融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三方支付企业要增大市场获取利润,就必须让消费者愿意使用自己的支付产品。因此,深入研究消费者对于第三方支付的支付意愿尤为重要。已有的对于第三方支付的研究停留在线上的角度,得到的结论不适用于当下宽泛的第三方支付背景。本文基于TAM模型并结合第三方支付线下化特点,以支付宝为例建立了结构方程模型(SEM)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同时,对第三方支付企业提出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异常活跃,业界知名企业有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对于第三方支付企业涉及的财税问题,现有的规定还不是十分明确,本文从第三方支付交易的实质和流程出发,探讨了第三方支付企业在日常账务处理中所涉及的财税问题。  相似文献   

16.
韩国红 《企业经济》2012,(12):95-98
第三方支付近10年来发展迅猛,众多国内专家学者对第三方支付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做了许多学术探讨,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研究成果。本文从性质界定、安全监管、市场环境和现代经济学四个视角,梳理了国内学者在第三方支付发展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学术观点,并对第三方支付发展研究的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廖敏慧  李晓晋 《企业经济》2004,(11):206-207
现阶段网上银行各自为政,集用户数字证书管理、商家与银行的对接、资金支付清算三种角色于一身,导致银行之间不能很好的互联互通。解决这个问题要双管齐下:第一,建立权威的、可信赖的、公正的第三方信任机构,统一证书管理,提高安全信用;第二,建设第三方的网上在线支付平台,为商家或个人提供网上在线交易支付接口,作为商家、银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18.
随着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公民日常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和影响力与日俱增,第三方支付平台与银行的关系也悄然发生着变化,从最初的"蜜月期"到四大行联手封杀支付宝的传闻再到第三方支付平台频频出招涉足金融之外的多个领域提高自己的"抗打击"能力。本文提出"软冲突"概念,通过对支付宝与银行之间合作与竞争关系由来始末的分析一探双方关系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第三方支付监管的必要性与监管体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与资金结算密切相关的网络支付市场迅速成长,特别是第三方支付市场发展最为迅速.iResearch的报告.显示2001年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为1.6亿元,2004年为23亿元,2007年将达到215亿元.随着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有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以及监管的缺位使得第三方支付的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引起了消费者、商家和有关机构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五部委联合发文、中国银行约谈第三方支付公司下禁令,让原本狂涨的比特币价格立马狂跌,很多入由此唱衰比特币。我倒在想,银行也算“第三方支付平台”吗?如果不算,通过网银直接汇款充值也算犯规吗?如果仅仅是不让第三方支付平台介入,这与美国已经实行的政策差不多,我们紧跟其后.没啥大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