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确定黔西—滇东地区煤层含气量,结合大量的煤田地质资料,分析该区煤层气含量的分布规律,并探讨了影响这一分布规律的因素,有煤质、煤层厚度、水文地质条件和构造地质条件,认为在各种因素的控制下,研究区内煤层气含量高,资源丰度大,具有较好的开采价值。 相似文献
2.
3.
4.
5.
煤层厚度是影响煤矿开采的主要因素。合理测算煤层厚度可为煤炭储量统计提供科学依据,进而确保煤矿开采的有序进展。因此,在煤矿生产中,需要开采单位全面分析当地的煤矿地质条件、特点,科学预测煤层厚度,安全开展煤矿开采工作。本文主要以晋城市成庄煤矿为例,阐述地质构造对煤层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7.
从矿区的构造,地层入手,通过分析各可采煤层的空间分布、厚度、结构、岩性等因素,根据《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对可采煤层的稳定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浦治国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5)
通过分析潘北矿的地质条件和顶板条件,得出了影响煤层顶板稳定性的因素及煤巷冒落的原因,阐述了煤矿生产中地质构造对煤层项板的影响,并针对其情况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平顶山煤田山西组地层发育在总体海退阶段,以过渡相为主的含煤沉积。通过岩性和旋回研究,将山西组地层分为4段。对沉积环境和聚煤期古构造的研究,总结了山西组二1煤层厚度变化的地质因素是沉积环境及聚煤期基底差异沉降,其次是河流冲刷及后期构造影响的综合因素。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了牛栏山煤矿15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和III3标志层特征。同时,通过对影响煤层赋存状况较大的3号倾伏向斜、4号倾伏背斜、F14、F12断层等地质构造,以及钻孔和井巷揭露资料等综合研究分析,认为15号煤层在个别块段的稳定性较好,属局部可采煤层,具有一定的经济开采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要测定绝缘油中溶解气体组分总含量是监督超高压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检测项目之一。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是以气体作为流动相,借用两相分配原理而使混合气体的各种组分得以分离的技术。此方法克服了以往测定方法繁琐、复杂、粗略等缺点,弥补了其他测定方法只能测总含气量而不能测定单一气体组分的不足。该方法直接连接数据处理系统真实地反映出了各种组分的实际值,无需人工测量、计算,数据准确可靠,为分析判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总之,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绝缘油中溶解气体组分总含气量对超高压设备的安全可靠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文章通过龙永煤田坑柄北井田682和638小煤硐开采调查、坑柄煤矿490探巷施工,在对区内原有的槽探、钻孔资料重新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对比的基础上,重新认识区内破坏性较大的F9、F10逆掩断层,修改和补充了煤岩层对比图,勘探线剖面图、地形地质图等,认为区内童子岩组一段(P1t1)煤系存在可采煤层,并编制39#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计算图、计算+350标高以上基础储量(122b) 124.0万t. 相似文献
15.
刘东峰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评价》2014,(13):117-118
文章通过对晋城矿区某矿IX煤层9108综采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影响采高控制因素的分析,阐述了IX煤层回采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通过采高控制避免影响原煤生产的方法,对IX煤层综采工作面回采时采高控制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同时通过采高控制也从原煤生产源头起到了提高煤炭质量、节约原煤生产成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分析了豫东地区二叠系是煤层气贮存的层位,论述了煤层气成藏受构造及地层岩性、埋藏深度、水文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控制,阐明了煤层气对煤矿开采不会构成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煤矿企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企业之一,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能源。目前,随着煤层自燃发火事故的不断发生,不仅给企业效益带来了影响,而且对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因此,如何控制煤层自燃发火已经成为了企业相关部门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对我国煤层自燃发火的规律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煤层自燃发火的因素,探讨相关的防治措施,以此来将煤层自燃发火给企业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促辩煤矿企业的可持续痔展. 相似文献
18.
吴江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3):222-222
随着我国煤矿企业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相关部门对煤层开采也提出了较高要求。在煤层开采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直接充水含水层就是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由于该部门的开采存在一定的困难性,从而很容易对矿井生产造成影响。因此,对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的结构特征和充水水源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水害防治措施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对矿区内含煤地层的特征、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煤层结构,进行了认真地分析研究,总结了大河中深部煤层对比方法,即采用煤层顶底板中动植物化石、煤层结构、煤层测井曲线、层间距及其组合等特征进行对比,具有针对性,效果较好。为今后周边矿区地质勘探及煤田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