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11月中旬的周末,中国人民银行突然宣布,11月22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并对基准利率期限档次做适当简并。  相似文献   

2.
柯岚 《中国经贸》2014,(24):21-24
中国人民银行21日宣布,自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央行决定,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并对基准利率期限档次作适当简并。此消息一经传开,引起社会强烈关注。  相似文献   

3.
国内扫描     
《中国经贸》2015,(11):9-10
央行年度二次降息 人民网北京日前电,继2月28日降息后,5月10日央行再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央行决定,自2015年5月1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1‰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2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4.
央行日前决定,自2012年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1.1倍,贷款利率浮动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0.8倍。这是2008年12月以来的首次降息,就长周期来看,属于货币政策常态调整。相比之下,央行首次双向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尤其是存款利率允许上浮),堪称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历史性跨越,其后续效应,大可以比拟为"一石激起千层浪"。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货币调控需要从数量型工具转向价格型工具。2月28日,央行宣布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千呼万唤的降息姗姗来迟。不过,时隔2014年11月的非对称降息仅仅3月。三个月间,两次降息,一次降准,市场预期中国的货币政策正在走向宽松。  相似文献   

6.
2014年11月21日晚,央行突然宣布:自2014年11月22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并对基准利率期限档次作适当简并.  相似文献   

7.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我国政府已经批准了央行制定的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整体改革方案。报道援引参与方案讨论的人士透露称,该方案在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获得批准。报道称,央行计划先取消五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大部分银行的这一期限定期存款占比不到0.3%。监管者还计划允许银行发行可转让大额存单,以此作为短期存款利率市场化的中间步骤。一时,大家对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速度过分乐观起来。  相似文献   

8.
正自1996年我国以放开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为突破口,正式启动了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不断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尤其2012年6月央行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2013年7月20日,央行进一步放开了除个人住房贷款外其他人民币贷款利率的下浮限制,基本放开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金融机构利率进入市场化时代。利率市场化后,增加了商业银行利率定价的自主权,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有利于  相似文献   

9.
郭莉 《首都经济》2012,(7):42-44
近日,央行宣布降低存款利率0.25百分点,同时将贷款利率的下限扩至O.8倍,存款利率的上线扩至1.1倍。据记者了解,现行的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设定于2004年10月:贷款利率上不封顶,可下浮的幅度为基准利率的0.9倍;存款利率则只能下浮,下不设底。央行此次扩大利率浮动区间,像一块石子投入了中国银行业这个池子里,引起层层涟漪。  相似文献   

10.
加息、利率市场化与金融脆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央行加息与我国的利率市场化 2004年10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金融机构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各上调0.27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中长期上调幅度大于短期。  相似文献   

11.
吴青 《特区经济》2005,(7):51-54
2004年,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当年10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与贷款的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7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率也相应调整,且中长期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利率上调浮动。这次利率调整,不仅是我国央行9年多来首次加息,标志着利率下降周期的结束和利率上升周期的到来,而且是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来的一次重要突破。一般认为,当利率水平及结构主要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并能较为充分及时地反映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2.
近期中国经济热点事件评述 热点事件1:降息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5年5月11日起同时下调人民币存款和贷款基准利率,幅度均为0.25个百分点.同时,为了适应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进程,将存款利率上限由之前的基准利率1.3倍扩大到1.5倍.笔者认为,这次降息虽然合乎于情,但效果存疑;不过,央行降息还考虑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而1.5倍的存款利率上限调整将是人民币利率完全市场化前准备工作的最后一步,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13.
央行自6月8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0.25个百分点;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  相似文献   

14.
孟醒 《东北之窗》2012,(22):60-61
2012年6、7月份,中央银行采取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两次调整存贷款利率,并放开存款利率浮动最高达1.1%,基准利率调整是对称性的,但是浮动比例调整是非对称性的。这对于银行来讲,带来的挑战是巨大和严峻的。但利率市场化对于商业银行参与市场竞争、转变经营方式、提高市场定价能力,应该是一个正面的因素,这对于商业银行来讲也是一个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15.
2002年我国开始实行农村信用社利率改革的试点工作,在华南地区,广外分行先后批准了广东潮阳、郁南和广西容县、合浦四个地区的农村信用社进行利率改革试点,试点农村信用社的存款利率可比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上浮0~30%,贷款利率可上浮0~70%.因此.尽管改革力度不大,时间也比较短,农村信用社率先实现利率市场化的特征已更加突出,农村信用社利率市场化的效应与影响已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6.
张娇 《发展》2015,(3):81-82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对银行传统业务开展及盈利模式造成了冲击。2013年10月25日,贷款基准利率LPR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正式运行,成为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本文对银行加强LPR应用方面提出的相关建议,促进LPR在金融市场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利率市场化是指存贷利率不由上级银行统一控制,而是由各商业银行根据资金市场的供求变化来自主调节,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引导,以同业拆借利率为金融市场基础利率,各种利率保持合理利差和分层有效传导的利率体系。中国已加入WTO,对于中国而言,“入世”意味着第二次改革开放,即中国经济的彻底市场化和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为此,利率市场化改革作为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关键环节和突破口之一,显得极为紧迫。 利率非市场化现象的原因分析 我国利率形成及管理机制中的非市场化表现 从目前我国利率政策的制定或形成过程来看,我国利率的水平和结构仍然不是由市场供求机制决定的。由于利率的形成机制仍然是非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18.
李兴娟 《中国经贸》2014,(16):131-131
利率市场化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市场,由资金供给双方根据金融市场的资金情况自主决定利率水平。但是利率市场化不是完全的市场化,它必须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利率市场化是把双刃剑,它可以促使银行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建立健全内控机制,促进银行健康发展并逐步走上市场化的道路。但对于小微金融机构,由于其内部机制不完善,资金实力较弱,加之可能受到大型银行的排挤,也可能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人民币存款利率市场化成为改革的最后防线。利率市场化将挑战辽宁省银行业现有的盈利模式,加大地方银行风险,改变企业融资结构和居民理财行为。辽宁省应及早布局,加强地方银行风险管理能力,促进银行综合化经营,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推动企业财务战略转型,拓宽居民投资渠道,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信息》2007,(14):30-30
现在银行的存款利率本来就不高,今年连续两次加息之后,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达3.06%,扣除20%的利息税后,实际利率为2.448%,与今年5月CPI增速3.4%相比,存款实际利率为负利率。因此,近期取消利息税的呼声一直很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