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而软控制是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本文首先概述了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软控制的联系,着重分析了软控制的作用机理、发展规律。最后,阐述了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我国家族企业软控制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软基处理在公路施工中很普遍,做好软基处理施工质量控制对防止路基病害非常必要。文章介绍了软基施工的基本原则,并从原材料、施工机械、施工过程、成品检测等方面探讨了软基处理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保证,而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中的“软控制”部分,属于非正式制度的范畴,只有将其置于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才更加有效.“以人为本”的内部控制模式,就是要以文化变革、人力资源政策渗透在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以调动起员工的变革热情,从而带动内部控制创新,实现内部控制环境与企业目标的良性互动.本文通过一个崭新的视角来解释“软因素”和内部控制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人本管理理念对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产生影响的路径模式,以期在一种人本精神的倡导中实现内部控制的创新与完善.  相似文献   

4.
基于出资者治理的适度财务控制理论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无论是出资者为主导的治理模式还是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出资者治理在公司治理体系中均处于核心地位。企业原始契约具有不完备性决定了出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代理契约冲突,这是出资者财务治理和控制的逻辑起点。财务控制实质是以所有权为基础的契约安排,是对企业原始契约的不完备性进行边际修正,其适度性取决于出资者与理财者的博弈结果。出资者“硬”治理的财务控制的功效是有限的,引进出资者“软”治理是其优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内部会计控制设计的精灵——企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榕 《会计之友》2004,(10):23-23
笔者认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一种“硬约束”,还必须融入企业文化的“软约束”,才能使“他控”和“自控”结合,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强化公司治理完善控制环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控制环境以使内部控制有效运行?笔者认为,惟有强化公司治理,才能净化控制环境。与发展国家相比,我国的公司治理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缺陷,严重“污染”了控制环境,防碍了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首先,股东的权益意识淡薄,对经营者的约束虚化。在上市公司,主要表面为:(1)国有股权缺位,被授权者(董事长)与授权者之间往往缺乏刚性的契约约束,所有者的代表被经营者同化,成为所有者对立面的现象时有发生;(2)散户股东主要以二级市场的“逐利”为主,对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的内部控制兴趣不足,大股东或经营者侵犯中小股东的权益时,散户股东往往选择“用脚投票”,而不是“用手投票”,更不是“用脑投票”。在这种缺乏股东监督的不成熟股东文化氛围下,内部控制更多地维系在经营者的觉悟上,而不是奠定在制度安排的基础上,不确定性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7.
如何加强现代企业财务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企业组织形式的更新,给企业财务控制提出了很多新的课题。一、企业财务控制的现状目前,我国企业在财务控制上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有:1.财务控制目标不清。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财务控制目标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值最大化”是当时企业的财务控制目标。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财务控制的目标有“利润最大化”、“每股盈利最大化”以及“股东财富最大化”等等。多数企业财务控制目标不明确,造成财务工作分工不清,权责不明,削弱了财务控制在企…  相似文献   

8.
“历史一致”控制模式是一种被忽视了的公司控制,它是以特定的外在人际关系为基础(如同学关系、校友关系、老乡关系等),以共同事业追求为纽带和目标,在股权分散、无法形成单一个人控制条件下,若干创始股东在公司经营决策和执行上保持长期一致的联合控制,承载这一联合控制公司的主体是一个虚拟的“股东联合体”。文章通过对“历史一致”控制模式的概念、特点、性质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目的是唤起学界对这一现象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内部控制缘起于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法》中使用的“内部会计控制”的术语,最早是作为根除“经济危机”中虚假会计信息泛滥的根本措施之一。194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首次将内部控制定义为“一个企业为保护资产完整、保证会计数据正确可靠、提高经营效率、贯彻管理部门既定决策,所制定的政策、程序、方法和措施”。内部控制突破了财务会计范围,包含了成本控制、预算控制等内容。1958年,美国注会协会发布报告,其中将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施工经验总结,简要介绍了软基处理中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为以后在工程施工中遇到类似的软基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动企业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来,“郑百文”,“银广厦”,“红光”,“琼民源”等企业会计信息重严失真的事实表明,创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已刻不容缓。为此,本文拟就如何推进此项创新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权美英 《活力》2007,(4):62-62
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目前,内部会计控制已经引起了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重视。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还不尽完善,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理论缺陷。我国的内部会计控制理论主要体现在财政部制定的一系列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中。  相似文献   

13.
中小企业由于其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大部分都打上“小作坊”的烙印,留下了“小农经济”管理的痕迹。部分中小企业呈现内控混乱,人财物、产供销无序运行,缺乏发展战略,丧失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烟消云散。从现状上看,部分中小企业风险意识淡薄,对企业内部控制不重视、不落实、不作为,内部控制从设计到执行、监督都有“盲点”。市场经济的最大特征在于适者生存,中小企业要在市场的洗礼中有所为,必须打造自己的“升级版”,通过有效加强内部控制,着力提高管理水平,方能步入现代企业的行列。  相似文献   

14.
软基处理在公路施工中很普遍,做好软基处理施工质量控制对防止路基病害非常必要.文章介绍了软基施工的基本原则,并从原材料、施工机械、施工过程、成品检测等方面探讨了软基处理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5.
在内部控制领域,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全国委员会的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长期致力于内部控制标准、规范和指南的制定,引领国际内部控制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目前的“框架”作为内控标准已被广泛接受,各类组织依照“框架”实施与运营、合规性和财务报告目标相关的内部控制并做出评价。本人用了大概2个月的时间,把《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通读了一遍,现将读书笔记和个人思考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中小企业以“独立所有”、“自主经营”、“拥有较小市场份额”等为核心定性。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小企业比重逐步增大,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以及重要的创新力量。本文通过阐述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继而反映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所存在的问题,并更深层次地分析问题所在的原因,进而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陆静 《审计与理财》2007,(10):50-51
资本雄厚的巴林银行,在衍生性金融产品的不当操作下宣告破产,即是一桩百分之百内部控制失效的例证,虽然稽核人员早已稽核出其操作的异常,但因为管理当局的宽贷,违背了内部控制的原则,终究使这家“百年老店”回天乏术。曾经以利润高速增长现身的“郑百文”,在成绩面前头昏脑涨,激进扩张,对下属子公司管理失控,迅速跌入经营失败的困境,上演了一幕扼腕长叹的悲剧。更有离奇者,像银广夏,表面上有关会计凭证审核、批准等控制一完美无缺”,背地里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造假链!尤其是中国银行哈尔滨河松街支行的“巨额现金神秘消失”案件,更是一起典型的由于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造成的“惊天大案”。  相似文献   

18.
在“生产者”、“用户”和“社会”三元视角下,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控制主体存在缺失问题。为此,基于成本控制源流管理的思想,本文对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构成及动因进行系统分析,从技术层面明确了生产者应作为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控制主体。结合当前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构建了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生产者主体控制责任模型,以实现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统一规划和控制。  相似文献   

19.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淡薄一方面,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缺少对内部控制建设知识的了解,对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实作用和必要性认识不足,简单地将财政部门实施的部门预算控制看作是内部控制,认为只要有了部门预算就不用再进行内部控制的设计了。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会计工作不够重视,仅仅把财会部门看作“钱口袋”,不少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只是扮演“付款者”的角色,不能参与单位的业务活动管理和重要决策,对单位重要决策的结果和过程都不了解。  相似文献   

20.
笔者认为对销售费用的会计控制,首先是建立和健全有效的预算控制制度,其次是要定期对销售费用进行审计,保证各种内部控制措施“有法必依”以及“有效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