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8年夏天,得到福特基金会“长期出国进修项目”的资助,笔者以访问学者的身份来到了斯坦福大学,开始了为期一年的访学生活,接待机构是斯坦福经济政策研究所和经济系。笔者同时参加了斯坦福亚太研究中心的很多学术活动,亚太中心以社会学和政治学研究见长。本文仅就笔者知道的斯坦福社会科学领域的中国学者和中国研究做一介绍,以飨读者。挂一漏万,恐难避免。  相似文献   

2.
西方学者的大国经济思想是大国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资源。本文遵循逻辑和历史相一致的原则,描述了西方学者的思想轨迹,即从市场规模、生产规模到规模经济优势,从大国概念、大国形式到大国经济特征,从大国兴衰、大国复兴到新兴大国崛起。沿着这样的思路,西方学者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从辩证地分析历史、正确剖析现实、准确把握自己、榜样示范作用和培养成功情感等五个方面,论述了现阶段高职学生成功心态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4.
学者风采     
张志强,男,1959年11月生于江西宜春,1987年武汉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为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应用经济学副教授。  相似文献   

5.
任剑涛 《开放时代》2009,(9):133-141
国际社会公认的大国,不是某个国家支配了大多数国家的结论性说法,而是因为大多数国家认为这个国家凸显了自身的强盛之道,因此心悦诚服地认同这个国家的发展模式的结果。就此可以断言,大国不是实力强制的结果。而是别国内心认可的结果。缺乏内心认可,哪怕是一个国家一时成为别国全心模仿的范例,也会因为模仿国内心的拒斥使这些国家逃脱开去。  相似文献   

6.
李新庚教授,男,1962年出生,江西省吉水县人。1985年兰州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2000年至2003年在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攻读博士研究生,师从宋惠昌教授研究现代管理哲学,取得哲学博士学历和学位。  相似文献   

7.
8.
本文深入归纳分析了一些欧洲自由主义经济学派学者近期对中国模式和中国崛起、特别是创新型国家建设进行的全新反思,供各方参考.  相似文献   

9.
80、90年代,中国学术渐呈现繁荣,中国学术和学者回归自身,出现了学术的自觉与学者的自立。学者与政治家、宣传家和舆论家相异,有了自身的独立品格和尊严,对此,我们应很好地作个历史总结。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70、80年代,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代股民。对于股票及股票交易,他们并不十分了解,最初多是怀着“立地致富”的心态走进了股票市场,演绎了股票交易最初的狂热。但股民们对股票交易潜在的巨大风险缺乏相应的心理准备。因此,面对1883年的股市危机,股民们难以承受,从而出现了严重的“因噎废食”心态。第一代股民是严重缺乏理性的股民,盲目投机,盲目跟风,没有独立见解。这种心态特征即便时至今日,仍然可在股市频见其影。  相似文献   

11.
《理论信息》2000,(12):10-13
1991年下半年,我访问苏联,直接观察到苏联解体过程中的若干情况。近几年,我根据当时的见闻和大量的历史资料,对苏联解体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做了系统的分析。我写的《自上而下的革命》一书概括了这个研究成果。这本书以翔实的资料说明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等国在试图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过程中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的灾难。  相似文献   

12.
《商周刊》2012,(13):92-95
6月18日,林毅夫在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举办的研讨会上阐述"新结构经济学",这是他卸任世行副行长一职后首次在国内公开演讲。演讲结束后,媒体问林给自己的世行4年打多少分,他说:"打分应该由别人来打,我只能说已经尽力了。我现在回到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任教,考虑的就是做好科研。"在世行的4年里,林毅夫留给人的印象是"一个真学者",手上提着一个扁扁的黑布公文包,走到哪里,就随手一放。在演讲台上,从不说一句寒暄之词,直奔主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学术界目前存在着一种明显的倾向:学者官员化的倾向。为什么会如此呢?如何看待和评价呢?  相似文献   

14.
这期专刊挑战的首先是关于中国国家性质的一系列理论概念。其中,黄宗智、康晓光和韩恒、王绍光、孙立平提供的四篇文章,可以看作是对中国过去和现在的“实践”——而不是理论、表达、或制度结构——的强调,借此来与一些被用来分析中国国家的理论进行论辩。第五篇文章是汪晖的,他从另一方面对套用西方现代的“帝国-国家”二元论来理解中国宋代至清代的历史提出了批评,他把中国和西方放在它们各自的“内在”传统和时势中,从而为两者都提供一个批评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决策的提出,研究生教育作为最高层次的高等教育对此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研究生教育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面推进协同创新,是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和提高人才质量的重要途径。当前,产学研联合培养作为协同创新的模式之一,有助于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是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理论信息》2000,(12):13-16
农村改革的初始阶段出色地解决了困扰中国农业的激励问题。农民有史以来第一次遇到了卖粮难问题。可是这种增长势头没能维持多久。国家在1985年后又开始担心粮食问题。一些人把粮食产量增加的原因归功于从集体生产变成家庭生产这种产权变化:而另一些人则因1985年后的粮食减产而批评这种变化。现在一些分析家们认为,主要问题是产权改革不彻底,即所有权依然属于集体,农民对土地没有可靠的权利,这是造成农民对农业投入热情不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吴一敏 《经济师》2012,(5):9-10,14
文章在对国家形象的内涵及国家形象定位的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中国国家形象定位的研究及中国国家形象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经济师》2017,(3)
我国社会转型期呈现出显著的特征,对社会心态的发展产生较大冲击。政府和社会必须找准健康社会心态发展的重要维度,并提供维度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按照这些维度,积极培育人们健康的社会心态,才能使他们成为健康社会心态的承载者,进而推动整个社会人的心态趋于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使每个人都以健康的社会心态和良好的思想行为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19.
本专辑的英文版“Constitutionalism,Rearm,and the Nature of the Chinese State:Dialogues among Western and Chinese Scholars,Ⅲ”,同时在Modern China,Vol.36,No.1(January 2010)刊登。中文版在个别地方有删节,内容略有不同。几位评论人在评论强世功和周雪光的文章时,所依据的是英文版。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的经济影响力不断增大,国际社会要求八国集团(G8)接纳中国为新成员的呼声日益高涨。继法国总统萨科齐呼吁中国考虑加入八国集团后,英国首相布朗又公开表示支持,一度成为全球舆论关注的热点。据日本共同社消息,日本政府近日表态,"基本决定"在7月召开的北海道G8会议上,有关G8扩大的构想将不被列入议题,理由是"为时尚早"。但出人意料的是,日本针对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