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如果以"索洛剩余"来测算经济增长方式,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始终属于粗放式的,并且有逐渐恶化的趋势.本文认为,"索洛剩余"是制度变迁和技术进步的共同结果,而制度变迁又主要体现为劳动激励型制度变迁.这意味着,今后我国度改革方向应以技术激励性制度变迁为主.  相似文献   

2.
一、索洛(Solow)余值法及其相关应用简介索洛(Solow)余值法由索洛于1957年提出,其基本思想是在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分离劳动与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其剩余部分作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普遍用于测定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3.
制度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制度是经济增长的深层次推动力.本文首先分析了制度实施机制与经济增长的问题,接着在讨论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基础上,研究我国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刘丽萍 《中国市场》2014,(11):75-79
产业结构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把产业结构变量引入经济增长模型,以求把产业结构变迁效应从索洛余值中分离出来,进而分析产业结构变迁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式。  相似文献   

5.
制度变迁、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问题,既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也是经济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经济增长的制度决定论者认为制度变迁决定技术进步,同时决定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只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而经济增长的技术决定论者则更强调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认为制度变迁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由技术进步导致的。强调二者的互动共同促进经济增长是一种更接近现实的看法,但二者之间互动的动力源问题并未得到过说明。  相似文献   

6.
诸建乐 《商业科技》2014,(10):130-131
本文以现有文献为基础,并以中国近30年的制度变迁为现实依据,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制度变迁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本文主要以市场化程度、开放程度及非国有化程度作为制度变革与创新的度量指标,研究发现三者程度的加深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密切关系。可见,制度变迁乃是解释中国经济增长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时经济增长核算基本式进行拓展,引入制度变迁变量,通过中国31个省(直辖市)1998~2008年的面板数据建立随机效应模型进行经济增长源泉的实证分析,认为1998—2008年11年间技术进步是中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制度变迁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另一源泉,不过相比于劳动增长率和资本增长率所起的作用还是相对较小,但是其作用不容忽视。为此中国需要不断优化社会制度和加快技术进步从而为经济集约型增长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保险制度的变革是国家单方面主导,符合国家效用函数最大化的要求。西方经济理论认为这种形式的制度变迁必然体现处于主导地位的上层结构的单方面要求,从而带来整体效率的缺失。本文从合作剩余的角度探索中国保险制度变迁对保险行业的影响以及为什么这种单方面主导的制度变革能够顺利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中国保险制度在变迁过程中获得了即期合作剩余,这是中国保险制度变革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9.
新古典模型评价与制度安排的经济效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春玲 《商业研究》2005,(20):92-94
新古典增长理论是西方经济增长的主导理论,该理论将技术进步率与劳动力增长率视作共同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因素,然而这种理论却忽略了制度因素,忽视了在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交易费用以及为降低交易费用而建立的制度安排。因此,将制度变迁因素纳入经济增长模型,分析制度变迁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并提出在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最稀缺的要素不是技术,也不是资源,而是制度安排。只有提高制度安排的供给和效率,才能提高其他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运作中的效率,从而使我国的经济保持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诺斯的制度经济学思想,尝试以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的内在逻辑诠释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简称"配额制")的制度安排对中国能源低碳转型的促进作用.由上网电价向配额制转变的这一制度变迁中,其经济绩效取决于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方向是否协调一致.结果表明,采取基于配额制的绿色证书交易这一既非激进式又非渐进式的综合变迁方式,能有效契合中国能源低碳转型的短期发展特征,并有望实现我国能源低碳转型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1.
制度的起源、变迁和创新、供给与需求都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有效率的制度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无效率的制度会阻碍经济的增长,而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有很多,把制度纳入到经济增长理论框架的过程,贯穿于西方经济增长思想史的始终.本文就从制度的角度来研究经济增长的源泉,对西方的制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进行了论述,并且简单的综述了我国的制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代表性文献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2.
浅析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对目前学术界中在经济增长理论中两种最重要理论模型:技术创新内生化增长理论和制度创新内生化增长理论进行介绍,引出在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之间关系的主题.笔者通过先后介绍"技术决定论"和"制度决定论"的主要观点,结合国内外学者对该领域相关理论研究成果,重新审视了在经济增长环境下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的时机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利平  叶青 《北方经贸》2005,(7):105-106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是钉住美元汇率制,这种汇率制度曾使中国成功地渡过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为国际经济社会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投资和贸易环境;并使中国的经济得以持续高速增长。但随着资本项目可兑换步伐的加快,国际资金流动的飞速增长,以及利率市场化的完成,现行汇率制度会越来越与外部经济环境不相适应,新的汇率制度将会应运而生。即汇率制度由钉住汇率制向更为灵活的汇率制转变,在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过程中,制度变迁的时机选择尤为重要。本文浅析了人民币汇率制度变迁的时机选择,指出在具备何种外部经济条件下进行制度变迁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通过利用道格拉斯函数探讨制度因素对广东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制度变迁对广东经济增长影响十分显著,达到了62.32%。并给出了相关结论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产权管制放松的视角理解中国农地制度变迁,构建关于农地产权管制放松的博弈与经济效应模型,并运用1958—2011年间的面板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反历史假设计量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国家管制农地产权产生租金耗散,农民因此寻租,从而获得农地的剩余索取权。从人民公社体制到家庭承包体制的农地制度变迁使得农地剩余索取权从国家手中转到农户手里。农民的务农积极性和农业边际产量因而提高,过去的农业资源低效配置状况从而得到改善,最终表现为农业经济绩效的提高。因此,中国的农业经济增长源于国家对农地产权管制的放松。  相似文献   

16.
资源、技术、制度三类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得到学术界越来越广泛的承认。从静态的角度,资源的数量取决于技术水平;一定技术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潜在最大产量,而制度则决定了这种潜在量转变为现实量的程度。从动态的角度,技术变迁和制度变迁是解决人类与自然紧张关系的两种手段,不存在谁一定决定谁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资源、技术和制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同。  相似文献   

17.
索洛增长模型认为经济增长存在趋同现象,随着人均资本的增加,人均GDP增长率逐渐减少并趋于零,但是技术的进步可以使一个经济体保持长久的、稳定的GDP增长率。同时,索洛经济增长模型为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学习索洛增长模型对日后分析经济增长方面的课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索洛"余值法"对河北省1995年至2008年的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提高社会整体的技术进步水平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最有利,而目前技术进步还不是河北省主要的增长动力,河北省经济增长还主要是由要素的增长带来的.  相似文献   

19.
从制度角度看外贸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震 《国际经贸探索》2001,17(6):7-8,31
持续深刻的制度变迁是近20年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外贸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就体现在外贸对制度变迁的影响上,具体地说,外贸促成了我国制度变迁中的几个重要转变,加快了我国制度变迁的进程。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0.
基于“索洛余值”的我国经济增长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经济总体水平居世界前列,但人均GDP仍然很低。本文通过"索洛余值"分析,提出促进我国人均经济增长的三方面途径: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促使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