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庆勇  吴海虹 《致富时代》2010,(12):136-137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作为全国闻名的小商品货物流通中心和全国最大专业市场,原有的物流系统虽有较好的基础,但面对小商品市场产业提升的需要以及整个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的宏观态势,义乌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正面临着有利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该文浅析了义乌中国小品城在物流市场、运输市场、物流服务网络、政府的作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对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的经济产业提升和物流市场完善提出了四点建议,对义乌及浙江的区域物流产业,对其他地方的小商品城市场物流体系改革和完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2003年10月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市场义乌——从鸡毛换糖到国际商贸》一书,该书是陆立军、白小虎、王祖强等学者亲自参加义乌发展小商品市场的实践,在大量调查研究和理论提炼的基础上,历时三年创作而成的。该书以全国最大的专业市场——义乌小商品市场为案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与分析工具,分析了义乌小商品市场从“鸡毛换糖”到国际商贸的演变轨迹,并通过对民间专业市场这  相似文献   

3.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血液",小商品市场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作为小商品市场金融体系的最主要力量,商业银行在支撑小商品市场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拥有500年悠久历史的全国重要小商品市场汉正街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访问等形式对其进行了市场调研,并基于调研结果对区域内商业银行的贷款营销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期对汉正街及其他小商品市场商业银行的贷款营销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张春梅 《商场现代化》2006,(33):220-221
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特别是商贸的快速发展,周围地区乃至全国同类小商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之上游生产企业和下游零售企业的双重挤压,作为区域性小商品市场的淮安汇通市场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急需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扭转不利局面。本文在深入分析淮安汇通小商品市场现状及其存在原因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未来汇通小商品市场的发展方向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义乌小商品市场经过20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全国小商品的集散、信息、展示中心,研究其拓展机制和路径对专业市场的发展有借鉴意义。文章从义乌小商品市场拓展情况分析内在原因,研究拓展机制,探求拓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正> 浙江义乌经过20年的发展,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中国小商品城每年的销售额均超过百亿元,位列同行业前茅。据了解,小商城的福田市场计划于今年10月启用,将使义乌市场功能定位明确的篁园、福田、宾王三大市场集群格局形成,标志着义乌市多年实施的“市场集群化战略”取得实质性成果。  相似文献   

7.
王江涛 《商业时代》2008,(16):106-107
缺乏先天资源优势的浙江义乌,通过发展国际小商品贸易,带动相关产业链,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同样身处内陆的重庆市小商品市场,拥有更多资源优势,合理规划将改进现有格局.提升GDP贡献力.本文通过对比重庆与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现状,分析了重庆小商品市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总结义鸟小商品市场的优势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重庆小商品市场生态链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专业市场起源于80年代初期,其形成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在贸易市场和集贸市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是在原有各种流通部门购销中心的基础上形成的;三是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兴建的。90年代以来.我国的专业市场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据华通数据中心的统计数据表明.在全国各类市场中.年交易规模超过亿元的市场有3000多家,其中山东、浙江各有200多家.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省各有100多家。其中小商品批发市场是发展最快的一类批发市场.年交易规模过百亿元的就有几百家,交易规模最大的义乌中国小商品市场早在1998年交易额就突破了200亿元.这几年不断发展扩大。  相似文献   

9.
《工商行政管理》2011,(22):24-27
义乌是一座建县2200多年的历史古城。鸡毛换糖的经商传统为义乌积累了浓厚的商业文化底蕴。改革开放的强劲春风使义乌的商业文化得到了迅猛的发扬光大。三十年来,义乌小商品市场经过五易其址,十次扩建,从最初的马路市场、棚架市场,发展成为今天拥有470多万平方米营业面积,7万余个商位,20万余家供应商,170多万种商品,成交额连续二十年位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的榜首,被联合国、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誉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国际小商品交易中心。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以义乌为代表的小商品市场随着中国经济突飞猛进,以及国际贸易日益密集从而进入国际化阶段。但国际贸易频繁的同时,也对小商品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义乌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其研究对研究我国小商品市场国际发展的现状和瓶颈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我国义乌小商品市场国际发展的现状和瓶颈,以及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1982年10月16日,全国小商品市场现场会在武汉召开。回顾工商机关恢复建制30年,这个现场会只是一个历史片段,但这个片段却书写了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史册中永放光芒的一页。这次现场会,推动了全国范围内的小商品市场的开放和建设,揭开了我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全面改革开放的新篇章。历史是现在的基石和起点,历史是激励后人的最好教材,亲历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开放和武汉现场会的金邦和同志是当时的武汉市工商局局长,怀着对工商事业的热爱,在耄耋之年欣然伏案挥毫,钩沉了当年工商人在市场改革中的解放思想与改革探索,完整还原了汉正街经验在全国开花的历史脉络。本刊全文刊载金邦和同志的文章,谨以此向三十年来为工商事业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不懈努力,留下辉煌记忆的红盾卫士们致敬。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单分析了当前小商品市场的火灾危险性,结合目前的小商品市场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对如何加强小商品市场消防安全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小商品城对“新时期经济”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在对“新时期经济”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义乌中国小商品发展环境的变化,指出其面临商品市场发展的全国化、国际化和信息化三大挑战;并提出增强市场适应性,提升市场竞争力五个方面的基本对策和实现市场发展的九大转变。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及经济的进步,小商品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消费者需求不断更新的背景下,汉正街小商品市场作为中国小商品市场的代表之一的地位已不如从前,推动小商品市场的深入转型升级依然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笔者以消费行为演化为背景,对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发展特点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分析其衰落的原因,通过市场调研以及相关实证分析,证明了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在当前社会发展环境下受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代商业空间的兴起以及网络购物规模扩大等因素的影响,进而提出对当前小商品市场进一步深化转型的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义乌小商品市场在短短20年的发展中表现出迅猛的销售增长态势进行分析。从需求和供给双方探求其增长的微观经济机理。指出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存在能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增强产品间的互补性,从而促进需求增长和供给增加,双方彼此互动推动市场销售额的进一步增长。  相似文献   

16.
义乌小商品城如何向现代流通方式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新时期经济"界定的基础上,以义乌市中国小商品城为例,分析了浙江专业市场发展环境的新变化,指出其面临市场发展的全国化、国际化和信息化三大挑战;并提出增强市场适应性,提升专业市场竞争力五个方面的基本对策和实现专业市场向现代流通方式发展的九大转变.  相似文献   

17.
二十年前义乌小商品市场的销售额仅仅是汉正街市场的45%,然而今天的义乌小商品市场早已今非昔比,一跃成为"华夏第一市".本文将通过对这两个市场的规模与地区工业发展对市场影响的对比来分析它们各自的特点并找出影响其发展的因素,为中国小商品市场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义乌的中国小商品城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日用小商品流通中心和展示中心,市场交易额已连续16年位居全国同类市场首位,有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名外商常驻义乌。这座外贸小城就坐落在浙江省中部的金华市。  相似文献   

19.
王宇佳 《商》2014,(13):177-177
小商品经济一直以来都是义乌地方经济体系当中的重要一环,在互联网时代下随着网购这扇大门的打开让义乌小商品市场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同时也让小商品经济受到了挑战。义乌国际商贸城的网上商城——义乌购的正式上线标志着义乌小商品市场全面转型。当然转型的过程中是曲折并充满挑战的,但无论如何义乌购的出现让给义乌经济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让义乌小商品在大环境下的生存力与竞争力都得到了提升。本文对义乌小商品市场转型进行了探索、分析并提出了笔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浙商》2010,(22):50-51
浙江专业市场发展到今天,走到了升级转型的关口。轻纺城、小商品城、海宁皮城等专业市场纷纷走上资本市场,成为上市公司的一员。目前浙江至少有5000多亿元民间资本进入全国专业市场行业,其中投资占地规模在100亩以上的市场已突破1000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