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日经济关系是中日关系的基础,中日合作主要是中日经济合作。中日经济合作历经战后长时间民间奋斗的艰苦曲折过程,70年代初期以后才得到正常而迅速的发展。 从贸易方面来看,1993年,中日两国贸易关系创造了三个“第一”:一是中日贸易创历史纪录,达390亿美元,日本首次超过香港地区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也首次成为日本第二大贸易伙伴;二是日本对中国的技术出口贸易占中国技术进口贸易的28%,居第一位;三是日本企业界对中国投资的资金到位率也居第一位。日本政府对华提供开发援助贷款,在其对亚洲国家的全部开发援助中占首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日经济贸易关系的发展已经历了四个阶段。50~60年代为第一阶段,中日两国在冷战的国际环境中和尚未复交的状态下,通过民间贸易方式互通有无。60~70年代为第二阶段,中日民间贸易以“备忘录贸易”形式取得较快发展,为中日邦交正常化奠定了基础。70~80年代为第三阶段,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中日贸易进入官民并举、迅速发展的时期。80~90年代为第四阶段,中国改革开放,日本经济结构调整,两国合作从贸易向投资、技术、资金合作等多元化合作方向全面展开。90年代,中日经贸关系将进入一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亚洲、拉丁美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双方的经济联系已从贸易领域逐步向金融、技术和劳务等领域扩展,合作的范围不断扩大,这是南南经济合作中引人注目的一个新现象。一、经济贸易关系迅速发展的原因二次大战后直到六十年代,亚洲、拉丁关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对外经济贸易基本上面向美国、日本和西欧国家。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4.
黄佳琪 《北方经济》2014,(10):76-78
正1991年苏联解体,当年8月乌克兰独立。1992年1月4日,中国与乌克兰建立了外交关系,同时互相设立商务代表处,当年8月,两国正式签署了中乌经济贸易合作协定。从此,中国与乌克兰建立了正式的经贸关系,展开了长达20多年的经济贸易合作关系。近些年中国与乌克兰的经济贸易关系越来越密切,中乌的合作前景无限广阔。一、中乌贸易整体情况从1992年中国与乌克兰建交之初的零贸易到如今密切的经贸关系,中乌两国的双边贸易经历了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贸》2012,(3):88
中国和巴基斯坦两国是相互信任的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好兄弟,关系堪称国与国关系的典范。自1951年5月21日建交以来,双方在贸易、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领域均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相似文献   

6.
《中日长期贸易协议》自1978年签订以来,至今已续签了5次,这一特殊的贸易方式为中日贸易的稳定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机制下,我国通过出口石油和煤炭,换取了经济建设所急需的技术和设备;而日本则扩大了能源供给的范围。近年来,中国对日石油出口已基本停止,两国正开始通过加强技术合作、扩大商品种类等途径来巩固这一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7.
日本和韩国是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和外资主要来源地,双边贸易和投资日趋活跃,经贸关系不断深化.分析日本、韩国对华产业转移对我国贸易和我国对日、韩两国出口贸易所产生的效应,能够更好地指导中日、中韩经济合作实践,促进双边经济合作发展.实证分析表明,日本对华产业转移与我国贸易之间为互补关系,韩国对华产业转移和我国贸易之间则为替代关系.日、韩两国通过产业转移对华投资促进了中日、中韩出口贸易的增长,其中中韩出口贸易受到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广西经济》2014,(4):35-35
第二十次中国一东盟高宫磋商暨第七次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离官会4月21日至22日在泰国帕塔亚间举行。与会高宫就中国一东盟关系、东亚合作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重点讨论了中国与东盟在经济贸易、基础设施建设、海上合作、  相似文献   

9.
地区主义正在改变全球经济格局,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区域贸易自由化的多米诺效应。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已经步入快车道。中日韩分别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关系,无论对三国还是东盟都不是最佳选择。中日韩应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完善三国间业已建立的政府间对话、协调机制,建立“全面经济伙伴”关系(CEP),将原有的三边磋商机构联系在一起,就区域贸易自由化和产业分工的关系开展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中日两国恢复邦交正常化25周年。就当前日本经济和中日两国经济合作的情况和发展谈几点认识。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使日本的经济正在走向同亚洲合作的道路首先,由于亚洲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和对进口需求的日趋扩大,使世界贸易结构正在发生着变化。在gO年代以前,美、欧、日被看作是世界三大贸易中心。但是,从1990年以来,由于亚洲10个主要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指韩国、中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尼、菲律宾、印度)的经济快速发展和对进口需求的日趋扩大,使世界贸易形成了四大中心。根据有关国家商…  相似文献   

11.
姚娜 《特区经济》2011,(12):116-118
本文将就金融危机爆发前后中日在贸易额、依存关系及跨国投资方向三方面的变化,分析其产生的经济原因,即合作对等性加强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并利用贸易结合度指数论证在新经济形势下中日双边贸易合作的新契机,并对于中日贸易合作前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
何秀文 《魅力中国》2010,(33):259-259
2010年是中日建交38周年,38年来中日两国贸易合作关系作为中日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可喜成果。日本曾连续11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日贸易额在2006年首次突破了2000亿美元大关,但中日贸易结构仍较落后。同时,近年来,随着我国与日本双边贸易关系不断的发展,中日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日益加剧。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中日贸易之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欧盟与美国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实体,也是最大的贸易实体,双方历来就是重要的贸易伙伴,双方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极为密切。长期以来欧美贸易关系的主流量相互依赖并伴随着激烈的竞争,在矛盾与摩擦中不断协调与合作,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全球贸易总额不断增加,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愈来愈紧密,尤其是欧病历之间的经贸关系更加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4.
《四川经济研究》2006,(11):27-28
认识欧洽会 目前还不为大多数人熟知的欧洽会始创于1988年.是欧盟委员会为促进成员国企业同世界其他地区企业进行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出资创办的.为期2天的商务派对洽谈活动.目的是建立长期的商务合作关系.包括双向的投资、贸易、经济技术合作.欧洽会在欧盟企业中有广泛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一、中日经济关系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20世纪80-90年代,是中日经济关系大发展时期,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深化,日;较的对华贸易与投资快速增长,到90年代末,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重要的投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6.
台湾对外贸易地区结构实证分析:1989-200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发现台湾地区与日本、中国大陆已形成不稳定的贸易三角形,中国大陆为该贸易三角关系的动力源泉,积极改善两岸关系,建构两岸经济合作与贸易争端解决机制,融入东亚区域经济整合进程,是台湾经济与贸易避免边缘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贸》2014,(10):27-28
2002年5月20日,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成立,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同日,中国与东帝汶建交。建交以来,中、东双方在贸易、投资、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经贸关系发展顺利。目前,东帝汶在石油产业的推动下,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国家建设初具蓝图。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十周年。自从中日两国恢复邦交以来,特别是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和中日长期贸易协议签订以后,中日两国的经济合作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就其深度和广度而言,都是过去所没有过的。近年来两国之间的贸易额飞跃增长,1981年中日之间的贸易总额已超过100亿美元,与恢复邦交前的1971年只有9亿美元相比较,增加了10倍以上。这个数字,一方面充分表明了两国经济贸易关系发展之快;另方面也说明中日  相似文献   

19.
王可 《北方经济》2006,(10):77-78
中日邦交正常化30多年以来,特别是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两国的经贸关系不断深化,合作领域日益扩大,彼此的依赖关系越来越紧密。但挑战与机遇并存,两国也经历了诸多曲折与摩擦,理性分析并全力推动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必将给中日两国带来“双赢”局面,时整个亚洲的经济腾飞同样意义深远。本文对现阶段中日贸易状况及相关要素进行全面考察与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时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调查研究报告》2002,(25):1-20
根据中日韩经济合作研究第一年的研究主题“促进三国间贸易便利”,中方研究小组进行了企业问卷调查和企业访谈,以征求和汇集从事对日韩贸易的生产和外贸型企业对中韩、中日之间的贸易现状、贸易障碍、发展前景与合作方式的意见和建议。调研结果表明,在中日韩三国间贸易中,中国对从事日韩贸易企业遇到更为突出的障碍和问题,企业对加强区域合作以促进贸易便利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