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琳 《当代陕西》2009,(5):16-18
中央近期提出,要进一步增强选人用人公信度。为此,将着力完善初始提名机制,规范提名主体、提名形式、提名程序、提名责任,把住选人用人的“第一道关口”;完善干部考察机制,增慢工作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完善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的机制,引导年轻干部到基层实践锻炼:完善发挥不同年龄段干部作用的机制,认真研究解决领导班子结构和干部任职年限合理化问题,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提出了抓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战略任务,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也反复强调:事业兴衰关键在人,要把一个稳定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中国带入21世纪,归根结底取决于广大青年一代和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在培养选拔跨世纪年轻干部工作中,组织人事部门必须始终坚持干部的“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标准,并在具体实施中要严把“五关”,确保跨世纪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一、控制质量,严招“选人类”选人是用人的前提,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后备干部队伍是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首要环节。目前,年轻干部的整体素质较高,但个体…  相似文献   

3.
正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党的十九大报告对"青年一代"发出了召唤,也为今后年轻干部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宁海县高度重视年轻干部培养使用,围绕"勇立潮头、勇挑重担、勇争一流"的铁军目标,紧紧把牢"六重六不让"中"不让年轻干部埋没"的选人用人导向,积极探索构筑"扶苗、蹲苗、育苗、选苗"的年轻干部梯次"链式"培养选拔机制,努力建设一支来源广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三勇"  相似文献   

4.
陈安平 《宁波通讯》2010,(12):54-55
选人用人公信度,着重是指干部群众对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认可度、信任度和满意度。选人用人的制度是否公正、主体是否公道、程序是否公开,都直接关系着选人用人的成效、决定着干部群众对选人用人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徐中平 《魅力中国》2014,(25):14-14
为政之要,首在得人。选人用人权力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权力,选人用人是关乎我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一直以来深受我党高度重视。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是当前选拔干部的主要原则,坚持群众公认,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是今后选人用人的主要方向,推进选人用人权力公开化运行是适应新时期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6.
杨进  李旭东  杨可 《改革与开放》2016,(18):123-124
“一报告两评议”制度是选人用人工作的“晴雨表”,是判断选人用人工作好坏的“诊断仪”,也是改进选人用人工作的“指路牌”,指标的四个评价档次(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和不了解)具有联动关系,此消彼长,是参加评议人员对选拔任用工作和新选任人员的一种情绪梯度的表达.“一报告两评议”的结果不仅仅是简单的测评数据,它综合反映了选人用人工作的方方面面.如何提高高校的选人用人工作质量,提高选人用人工作的满意度,需要总结工作经验并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7.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是党的选人用人政策。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塑造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优秀人才的人物典型,其选人用人做人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8.
王志刚 《老区建设》2011,(18):11-12
选人用人公信度是一个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直接关系到民心向背、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目前,在选人用人公信度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难题,如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差额票决制在党内民主建设方面特别是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产生了积极影响,是党内民主发展的强大动力,它也必将成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加速器"。  相似文献   

9.
胡佑宏 《当代陕西》2009,(10):27-27
选人用人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一点可以说是抓住了干部工作的本质。我们要以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相似文献   

10.
大连市委围绕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一主线,坚持工作创新,狠抓贯彻落实,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严格标准、严格程序、严明纪律,坚决整治不正之风、确保选人用人风清气正,是中央三令五申的明确要求.选拔任用干部包括破格提拔干部,一定要落实从严治党方针,选人标准决不能降低、选人程序决不能成为摆设、选人结果决不能失去公正,对违规用人、失察渎职的要严肃查处、坚决追究责任.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改革和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创新选人用人方式,把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作为检验和考察干部的主战场,作为识别和使用干部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3.
欣然 《当代陕西》2008,(11):25-25
选人用人关乎人心向背。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准用好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提升群众对干部工作的满意度,关乎一地,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乃至全省的发展大计。最近,省委转发了《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的意见》,是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一个重要举措,各级党委必须认真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中央办公厅印发四项监督制度,这四项制度既是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遵循的基本规章,也是防止和纠正用人上不正之风的有力武器,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坚决态度。  相似文献   

15.
“圈子文化”不外乎两个目的:一是拉人入伙,培植势力,瓜分权力、财富等资源;一是寻找“靠山”,谋求升官的捷径.两种人虽然各怀目的,但臭味相投,一拍即合. 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首先,选人用人机制出了问题,没能打破“圈子里选人”用人的怪圈.选人用人由少数人制定,某些有“圈子”的人为了把“自己的人”选上来,在敲定选人用人制度之初,就把“私货”塞了进去,比如,在年龄、学历、工作经历方面设些杠杠,一旦选人用人规则出台以后,就会发现真正符合条件的人是某些“圈子”里的人.  相似文献   

16.
时代文摘     
选人用人要讲求“心、智、量、艺” 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领导干部要有爱才之心、识才之智、容才之量、用才之艺,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把好选人用人关。”这既对各级领导干部有针对性地做好人才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为各级领导干部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把好选人用人关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大力加强高校年轻干部培养,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界普遍认可的用人观念,也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新时期,高校年轻干部培养工作应针对新情况、新问题,着重处理好正确对待年轻干部与优秀干部关系,分类培养使用不同类别年轻干部,统筹使用不同年龄段干部,兼顾特别优秀年轻干部与年轻干部群体,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培养年轻干部五个方面问题,积极稳妥推进优秀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加快高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们党一贯的选人用人思想,也是提高干部选拔和执政为民公信力的内在要求。今年以来,衡阳市在党委换届工作中,积极探索对干部德的考核评价机制,以德服人,以德选人,以道德力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用好导向促成好风气,用好风气营造好环境。  相似文献   

19.
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选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这是在新形势下我们党关于选人用人原则的新要求,是全面提升干部素质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 ,对干部队伍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做了深刻的阐述。组织部门作为党委主管干部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 ,必须深刻认识做好选人用人工作的重要意义 ,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必须进一步明确“德”与“才”的时代内涵 ,坚持德才兼备的选人用人标准 ,做到任人唯贤、知人善任 ;必须进一步深化干部制度改革 ,建立起科学完善的选人用人机制 ,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