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据相关资料显示,2011年中国的经济发展总量已经占居世界第二位.然而,实际上,中国的自然资源、生产要素的地区分布以及发展实力具明显的差异性,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格局仍然突出.而在中国改革开放率先发展起来的广东,虽然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成效显著,但广东本身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样存在不平衡发展的状况.反观香港和澳门,改革开放以来在与内地特别是广东发展联系合作中,同样创造了新的发展.近年来粤港澳之间尽管不平衡发展的经济发展差距在逐步缩小,然而粤港澳之间不平衡发展的格局仍然明显存在.  相似文献   

2.
广东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成就之所以能辉耀五洲,科技进步因素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定量测算结果表明,科技进步对1980—1993年间广东经济的高速增长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且总体上明显优于全国总体水平,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980—1993年间广东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作出了显著的贡献,其作用程度从多方面考查总体上明显高于全国水平;但由于此期内广东特殊的发展条件而经历的特殊的发展历程,因而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程度相对沪、鲁、江、浙来说则处于中间水平。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2010-2017年广东省21个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各市普惠金融指数,发现广东省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地区差异,珠三角区域普惠金融指数明显高于其它地区。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普惠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对广东省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分区域层面上,普惠金融对区域的经济发展存在"阈值效应",当地区的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的水平时,普惠金融开始对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普惠金融对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区域作用最显著,对广东西部、北部中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促进作用较弱,而在广东东部地区中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未发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唐晓琼 《现代乡镇》2006,(11):84-87
近20年来,珠三角的繁荣发展与粤北、东西两翼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反差,典型地反映了广东经济发展的地区级差和不平衡性。珠三角与粤北、东西两翼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严重制约和影响着广东经济的整体发展,没有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经济突破和跨越式发展,广东就无法在全国率先全面实现小康,无法实现全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因此,“十一五”期问广东尤其迫切需要加快落后地区发展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广东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省部产学研合作试点工作,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是,从全省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区域分布情况看,珠三角地区与粤东西北地区之间却存在明显的区域发展差异。应以珠三角地区为产学研合作发展的重点,并结合珠三角地区三大经济圈的建设,进行产学研合作的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的选择。以粤东西北地区的比较优势产业和专业镇等区域创新平台建设为基础,逐步推进广东后发地区的产学研合作发展。此外,还应与开放经济建设相协调,不断推进广东与港澳台、独联体等主要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发展。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之初,广东利用“以点带面”的不均衡发展战略,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但是这种不均衡的发展战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明显的,区域差距的不断扩大,已经成为目前经济发展的障碍。建立合理的产业布局,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才能不断提升广东工业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近20年来,珠三角的繁荣发展与粤北、东西两翼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反差,典型地反映了广东经济发展的地区级差和不平衡性。珠三角与粤北、东西两翼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严重制约和影响着广东经济的整体发展,没有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经济突破和跨越式发展,广东就无法在全国率先全面实现小康,无法实现全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谐发展。因此,“十一五”期间广东尤其迫切需要加快落后地区发展的发展。清远面积1.92万平方公里,有农业人口300万,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民就有90多万人,作为地处粤北的广东农业大市,目前所面对的新农村建设任…  相似文献   

8.
在1992年新春即将来临之际,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如何?有哪些特点?广东对外经贸如何适应国际经济发展趋势,确定经贸发展战略呢?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谈粗浅的看法。一、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和特点(1)1992年国际经济关系仍将沿着经济国际化和区域集团化的的道路发展。随着欧共体统一大市场和美加贸易协定逐渐走向成熟,国际区域集团化的格局将更明显;各个区域集团内部经济合作的强化和  相似文献   

9.
县级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了国家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的快慢。基于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县级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况及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快发展县级区域经济的基本思路。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方案,对加快县级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指导思想问题制定广东经济发展的战略,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总的来说,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是必须肯定的。但仅仅这样说是不够的,还应当进一步具体化,下列几点应该是制定广东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第一、制定广东经济发展战略,必须同全国经济发展战略对口和衔接,不应南辕北辙,各搞一套,彼此矛盾。第二、应从全国及广东的实际出发,并充分考虑到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区位熵、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实证分析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金融集聚促进大湾区经济增长,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同时,大湾区建设形成的"吸虹效应"明显,引致周边地区的金融资源向大湾区集聚,不利于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从金融的具体表现来看,银行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最为突出,证券业和保险业的作用尚不明显。因此,在广东省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优化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资源配置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到来,科技创新已逐渐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立足科技协同创新视角,基于粤西地区2010—2017年相关科技创新数据,采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粤西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粤西各城市在区域层面整体的科技创新协同性较弱,且存在明显的不稳定性;同时,粤西各城市内部科技创新子系统的协同水平较低,茂名市甚至处于非协同状态,各科技创新主体协同能力较弱.为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旨在提升粤西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能力,从而推动粤西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广东县域经济在广东经济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其发展却受到很多的制约,总体上滞后于广东整体经济的发展。如何突破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寻找到一种或者多种适合广东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成为广东区域经济领域的热门话题。本文将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分析珠三角各县(市)经济发展情况,并根据得到的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俞彤 《特区经济》2014,(7):160-164
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最有活力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对旅游业的进一步提升产生了有力的推动。本文选取2003-2012年十年数据,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6.0进行运算,实证分析广东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并为促进广东省旅游业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颖 《科技和产业》2019,19(7):29-32
为优化粤北山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均衡协调发展,收集2013—2017年粤北山区5个城市旅游资源、旅游市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四大维度的统计数据,运用生态位理论,对其旅游生态位发展态势、生态位扩充程度进行评测与排序。从分析结果可见,韶关综合生态位排名第一,为粤北山区旅游城市中的双核心城市。韶关、梅州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处于扩充状态,其区域旅游业影响力日益增强。通过粤北山区旅游生态位综合分析,可见要实现区域协调均衡发展,重点在于搭建区域旅游一体化合作平台,致力于产业集聚与优势互补,注重旅游经济投入与产出比优化,从而实现弱势旅游地的突围与转型。  相似文献   

16.
区域间梯度转移是区域经济合作的一种趋势,广东省经济异常活跃,但其产业梯度明显,珠三角更是重要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的聚集地带,产业转移作为客观经济现象,珠三角向粤东西北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是实现广东省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产业转移必然要进行转移产业的选择,选取广东省工业部门为分析对象,引入产业梯度系数和产业动态聚集指数分析珠三角转出产业与粤东西北承接产业的选择,对比政府产业转移政策,从中得到相关启示,为政府的产业转移与承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浙江、广东等省经济发展迅猛,民营经济发展的区域特色鲜明,与此同时,三省民营经济发展的绩效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引起了理论界和政策制定者的普遍关注。文章在对已有文献进行认真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此领域后续研究应当关注的问题,以期对我国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分析了区域旅游产业与经济间的互动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建构了旅游产业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并以东部地区的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等十省(市)为样本,对2001-2010年该区域旅游产业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耦合协调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系统耦合互动效应明显,只有粤一省达到高度耦合协调,京、鲁、苏、沪、浙五省(市)仅达到了中度耦合协调,而辽、冀、津、闽则呈现出低度耦合协调.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区际产业转移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群燕  李婉丹 《南方经济》2011,29(12):70-78
摘要: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规律。广东省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珠三角地区发展成为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而东翼、西翼和粤北山区,则仍处于工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近年来广东开始进行产业转移,以协调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利用广东省相关统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作为产业转移转出地的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效应明显,而作为产业转移承接地的东西翼和粤北山区的产业结构虽然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优化,但效果没有珠三角地区明显;从就业效应看,东、中、西翼均有扩大。同时,产业转移缩小了四个区域间的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20.
洪世勤 《特区经济》2007,(3):146-149
农村义务教育是具有很强外部经济性的公共产品,这种外部经济性的存在,使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承担了更多的社会成本。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来看,也即农村地区教育向区外提供了更多的外部经济,这种外部经济性导致农村教育资源发生扭曲性流动,减少了农村地区来自于教育的收益并限制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再发展。因此,客观上要求政府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激励其发展,确保农村教育顺利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