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邵忠 《中国高新区》2013,(12):174-179
以明治维新为起点的日本工业化技术发展路线,引导日本率先在亚洲跨入了先进国家行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技术立国”战略通过建立官民一体的技术创新体制,确立了日本在科学技术领域的优势地位,并使日本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相似文献   

2.
日本的技术引进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是日本发展本国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一种传统作法,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的工业比英国落后一个世纪,比美国、法国、德国落后半个世纪。明治天皇一上台,就提出“殖产兴业”的国策,鼓励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日本不是战...  相似文献   

3.
首先,回顾一下日本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1)日本的质量管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开始萌芽,当时东芝的石田保士等人将统计方法应用于大批量生产。不过,正式引进质量管理(Qoali行Control:QC)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经济奇迹般的发展,震惊了世界。于是,各国的经济学家、企业家纷纷到日本考察,结果他们发现:日本现代企业管理方式基本上是从美国人那里学来的,没有多少新发明;促使日本登上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真正奥秘就在于他们把东方的哲学思想、西方的管理理论同日本传统的民族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精神和企业精神。正是这种精神的作用,把日本国民和企业职工紧密地凝聚在一起,产生了系统论所揭示的1+1>2的整体功能。日本的明治维新运动推动了日本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经济发展依赖科技发展程度不断提高,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出口产品技术含量高低的竞争。在这种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日本占有绝对优势,这与日本科技的高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研究日本的科技发展及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促进科技发展的战略措施日本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很早就执行了“科技立国”的政策。为了在较短的时期内使本国科学技术有较快的发展,战后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1.大量引进国外科学技术。战后日本的经济复兴是从引进外国最新技术开始的,善于吸收外国技术的能力,是日本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战后被用于支付技术许可证、专利权和版权的费用达数10亿美元(见下表)。  相似文献   

6.
一、东亚贸易战略形势日本《东京时报》1987年9月9日发表了《令人担心的ARCE包围网》一文。所谓“ARCE”包围网,是取美国、苏联、中国以及欧洲的英文字头拚合而成的。对日本这个咄咄逼人的“经济动物”的警惕,甚至使人们想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有形而又无形的包围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首先意识到太平洋时代的即将到来,利用海运价格的低廉,发展大吨位轮船进口资源、出口技术产品。使日本成为一个“经济动物”。战后日本先后接受了美国两次产业空心化(第一次为重化工,第二次为家用电器和汽车等民用消费工业)转移来的技术和投资,发展为一个钢铁家用电器和汽车工业大国。由于日本作为战败国,不能象美国那样以军工技术作为引导产业。使日本经济的再发展对产业空心化过程抱着犹豫的态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败国日本自五十年代初期起恢复和发展了军事工业。目前日本军事工业的规模虽然不大,但是,由于军事工业同现代化的尖端工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且日本又把“技术立国”作为八十年代经济发展的总战略,所以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它在日本经济中将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一) 战后,日本的军事工业主要是依靠防卫厅订货与驻日美军的“特需”发展起来的。目前日本的军工生产在整个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仅为0.38%,而且,除飞机制造工业、造船工业外,军工生产在石油制品、车辆、电气通信机械等工业部门中所占的比重均不到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被美军占领期间,就进行了农地改革,虽然不很彻底,但对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及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增长,都起了重要作用。要深入地研究日本今日之农业,就必须对农地改革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向世界展示了其经济发展的奇迹。这种高速发展的经济奇迹固然与日本经济体制和国家经济政策以及日本民族的特征息息相关,但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最直接原因则是日本企业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而这种经济效益则应归功于日本的企业经营战略和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并高速发展,日本为了适应这一形势,非常迫切地要求商品流通渠道的顺畅无阻,本文拟就日本促进商品流通的政策,措施,形式等几个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日本资源贫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是战败国,经济处于瘫痪状态,但是,经过40多年时间的努力,却一跃而入世界经济大国行列,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日本经济发展这样迅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重视“情报产业”的发展,因此,日本情报产业的现状与发展一直为世界各国所注目。研究分析日本情报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并从中有所借鉴,这对于我国改革、开放、搞活,振兴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也是日本侵华战争结束四十周年。回顾三十余年来中日经济贸易关系发展的历程,展望未来前景,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现代资本主义企业起源于欧洲,在美国获得极大的发展。以股份公司为主要形式的现代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奠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盟主地位。60年代后,日本崛起,日本企业强大的竞争力及其独特的经营方式为全世界所瞩目。日本企业的存在形式,也是以股份公司为主体,同时存在着合伙企业、个人企业等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社会的阶级结构及其内部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一变化则取决于战后“民主改革”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战后初期,美国占领军在日本国内外民主运动的强烈要求和推动下,对日本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实行较全面的民主改革,使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的技术比世界先进水平落后20年-30年。日本从引进技术成果人手,并在应用中吸收、提高和创新,建立本国自主的科技体系和企业制度,仅用15年-20年时间就走完了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半个世纪所经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日本企业伦理与治理结构的协同演进与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企业开始采用内部控制型治理结构。之所以形成这种治理结构的根源在于日本企业的伦理属性决定了其企业的发展模式。从董事会治理伦理、股东治理伦理以及主银行治理伦理三个角度都可以体现出日本企业独特的治理特点。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日本企业的治理结构和伦理观念在协同演进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两者的逻辑关系决定了日本企业治理结构的创新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形成,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经济、技术、社会等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而产业结构的转换,又主要是依据经济资源的优势和社会的需求状况。从日本经济在战后几十年间的恢复和发展的过程来看,既与当时世界政治、军事、经济形势的特定条件有密切关系,又与他们十分注意应用产业政策来指导产业结构的转换有关,这样,通过产业结构的合理设计,从而达到经济发展的目标。一、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期(1955~1970年)的产业结构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  相似文献   

18.
历史回顾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军国主义给亚洲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也把日本人民投入战火。战后初期,展现在日本人民面前的是一片战争的废墟。经过40多年的发展,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在世界资本实力分配中,商品市场占有份额中,和美国,西欧成三足鼎立,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一雄。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海运事业创始于明治时代。其发展虽然晚于欧美各国,而且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毁灭性破坏,但战后它充分利用岛国优势及经济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成果,积极适应随经济发展而日益扩大的运输需求,  相似文献   

20.
市场学(Maketing)作为一门专门研究市场的新兴的经济学科,最早创立于美国,发展至今约有七、八十年的历史。特别是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学又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密切配合,对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日本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后起之秀”。战后,日本从美国引进了市场学,并展开研究与实践,使它在日本得到了普及与发展。虽然市场学在日本的发展历史不长,但其研究水平与实践成果与先驱者的美国相比毫无逊色,可以说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与市场学的普及与发展是不可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