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江苏省支付日记调查数据分析了消费者支付行为,利用Logistic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对消费者支付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并从树立"大支付"理念、构建支付货币统计体系、推进硬币自循环、提升现金服务水平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互联网技术推动中国支付体系发展的基础上,将支付变革影响因素引入经典货币分析模型,从货币供给、货币需求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三个角度分析中国支付体系的升级对中国货币体系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技术在支付体系中的持续渗透与应用,将通过放大基础货币的乘数效应,扩大货币供给;通过降低交易成本、降低现金转换成本、提高资金利率等方式,削弱企业对于货币总量的需求;对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支付体系的金融创新将削弱货币收缩政策对于企业投资的影响,但会放大货币扩张政策对于企业投资的刺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支付基础设施的不断建成和完善、支付服务组织的健全以及社会信用的发展,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的推广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了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的发展对区域现金流通的影响,探索非现金支付结算对流通中现金影响的传导途径,创造性地使用现金结算量作为现金流通状况的测度指标,在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后,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探讨各类非现金支付工具发展对现金流通的影响程度,认为非现金支付结算方式对现金的替代效果不明显。在对此进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得出"增量替代"效应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现金作为现阶段我国基础货币供应量中最活跃部分,是反映经济金融基本运行形势的重要指标。本文运用倾向评分匹配和向量自回归方法,研究对现金供应量产生显著影响的相关经济金融因素,量化探讨与判别各因素间的相互因果关系和长期均衡关系,并使用重庆区域2011-2020年各类经济金融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移动支付对现金供应具有明显的替代效应,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和住户存款等指标对移动支付替代效应具有持续影响;国内生产总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均对现金的投放回笼具有明显的正向因果关系。最后,本文从货币当局的角度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尹志超  公雪  潘北啸 《金融研究》2019,472(10):40-58
本文运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基于鲍莫尔—托宾模型研究了移动支付对家庭货币需求的影响。为了克服移动支付的内生性,本文选取工具变量,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进行了估计。研究发现,相较于没有移动支付的家庭,拥有移动支付的家庭现金在金融资产的占比下降25%,对其他层次的货币需求也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表明移动支付的使用减少了家庭不同层次的货币需求。机制分析表明,交易成本变化是导致移动支付影响现金需求的重要渠道。进一步,本文用分位数回归发现,移动支付对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影响大于交易性货币需求。移动支付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在不同的年龄水平、教育水平、城乡地区、东中西部地区和不同城市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的研究为理解中国家庭货币需求的变化提供了新的证据,可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未来三五年,手机支付必将成为和互联网渠道并驾齐驱的主流支付方式,并目将深刻地改变人们对货币的传统认识,真正实现货币在“现金-信用卡-手机—虚拟账户-商品”之间的随意转换。  相似文献   

7.
付晓亮 《金融与市场》2015,(1):63-64,70
使用现代化非现金支付工具可以减少现金流通,节约社会交易成本,而且能有效防止偷逃税款、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促进经济金融的稳定发展。但受各地不同主客观因素制约,非现金支付工具推广存在诸多难题。文章以锡林郭勒盟为例,从当前非现金支付工具推广现状入手,通过货币投放、农牧区支付环境变化分析了当前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电子支付是指用电子工具作为支付载体,利用通信和网络手段进行支付指令和支付信息传递的一种新型支付方式。电子支付方式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改变了我们的支付行为和生活方式,也给传统的货币金融理论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它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尤为明显,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电子支付方式加大了中国人民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难度和增强了货币乘数的内生性,从而削弱了人民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能力,使得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下降。因此,正确认识电子支付方式的发展对货币乘数带来的影响,准确把握电子支付广泛应用条件下我国货币乘数变动的规律,对人民银行合理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目前不同类型的支付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了电子商务和 Internet 支付的特点和环境,说明对不同的对象使用何种电子商务支付形式,如各种支付卡、支票、微支付、现金等。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第三方支付方式的兴起,我国非现金支付方式快速发展,对现金运行及人民币流通管理造成了一定影响。本文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近年来第三方支付发展和流通中的现金进行趋势分析,探究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非现金支付方式对现金运行的影响,并提出改进人民币流通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研究电子支付对现金支付的替代效应.首先将我国的电子支付划分为两大类,即银行卡支付和第三方支付,在此基础上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并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别分析银行卡支付和第三方支付对现金需求的替代效应,最终得出结论,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加强数据采集,完善数据共享机制,建设全面的支付货币统计体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分析比较了中国大陆与其他国家及地区现金使用占GDP之比以及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之比的基础上,从支付创新产品的相互关联规律、不同支付创新产品单次支付金额的分布特点以及银行卡网络数及变化趋势三个方面分析总结了支付创新产品在美国等金融发达国家的发展特点及规律,从而为我国的货币电子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全球央行加紧研发法定数字货币CBDC为背景,介绍了主要国家的相关工作和研究成果.作者以CBDC具有的实物现金属性为切入点,以双离线场景和支付系统可能的结构变化为研究主线,对双离线场景下的法定数字货币支付解决方案进行了构想,分析了我国央行法定数字货币DCEP对支付系统在设计选择和功能特征方面的影响,同时构想了数字钱...  相似文献   

14.
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推广使用,能有效地减少现金流通量,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提高社会信用水平.但由于支付工具的安全及受理市场等问题,致使非现金支付工具未能大量使用.本文就制约非现金支付工具推广的七大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付艳 《中国外资》2013,(10):103-103
企业并购支付方式的选择是并购活动中关键的一个环节,合理的选择并购支付方式,可以降低并购成本,使企业获得最大利益。通过对现金与股票支付方式的特点比较,以及两种支付方式损益差异的分析,得出持股比例和企业价值是影响企业并购支付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据此构建了并购支付方式选择的基础模型,为企业进行并购支付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电子货币的狭义定义,本文从狭义电子货币影响货币供求的角度选择影响短期利率的解释变量并构建理论模型。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后,发现狭义电子货币对30天期Chibor利率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而主要受传统货币电子化、移动网络等支付技术发展影响的变量,如货币供给流动性、金融电子化程度以及现金漏损率与30天期Chibor利率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货币供给流动性、金融电子化程度以及现金漏损率对30天期Chibor利率的影响方向均为正。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三种电子货币的支付体系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分别讨论了电子货币作为跨国货币在安全性、费用、对等支付、不可追溯性方面的问题,并分析了如何对电子货币进行监管,以削弱它对经济的不利影响。一、电子货币及其三种支付体系电子货币,也叫数字现金、位币,指的是通过销售  相似文献   

18.
曹孟蕊 《时代金融》2012,(33):223-224
本文以2007-2012年间我国沪深两市的545起并购事件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研究融资约束对并购支付方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无融资约束并购方,有融资约束的并购方均不愿意选择现金而采用股票作为支付方式。进一步分析发现,之前的文献中关于支付方式的决定因素中,只有并购方的托宾Q值的影响在有无融资约束两组公司中显著不同。有融资约束并购者的托宾Q值与使用现金(股票)支付方式的可能性负(正)相关。然而这种关系对于没有融资约束的公司恰恰相反。  相似文献   

19.
一、黄南州支付结算工具使用及推广的基本情况(一)现金支付仍为结算中最重要的支付工具。2005年1-12月,全州金融机构累计投放现金27.02亿元,同比增加0.57亿元,上升2%,现金回笼量为23.03亿元,同比增加0.43亿元,上升2%,现金净投放量为3.99亿元,同比多投放货币0.13亿元,增幅为3%。  相似文献   

20.
中央银行承担着货币政策和向社会提供结算便利等金融服务的职责.近几年现代化支付体系的建设使用对货币问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支付体系与货币和货币政策的关系引起了普遍的关注.本文在辨析既有讨论的基础上,从基本的概念出发,为研究支付体系与货币和货币政策的关系搭建了一个基本框架.本文认为,支付体系对货币的影响是实质的,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却是外在的,但这种外在影响是重要的,需要中央银行在调整货币供给模型时加以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