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脑筋     
张飞卖猪据说粗中有细的张飞曾贩卖过小猪。一日,他挑着两筐小猪来到集上。刚放下担子,就有一个红脸大汉走过来,说:"我要买你两筐小猪的一半零半头。"话音刚落,又过来一个黑脸大汉,说:"你如卖给他,我就买剩下的一半零半头。"没等张飞答话,又挤过来一个白面书生,说:"你若卖给他俩,我就买他俩剩下的一半零半头。"张飞一听,不由黑须倒竖,怒上心头。心想:"小猪哪有卖半头的,这不是存心欺侮俺老张吗?"正待动武,但又仔细一想,猛然答应了。结果张飞照他们三个人的说法卖,小猪正好卖完。  相似文献   

2.
由于业务关系,我结识了一位法国朋友。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谈及消费观念时,他说中国人更喜欢把钱花在买东西上,而他们更多的是把钱花在做事情上。  相似文献   

3.
买卖柿子     
美国有一个摄制组,到中国某地农村拍一部有关中国农民生活的纪录片。他们找到一位柿农,说要向他买1000个柿子,请他把这些柿子从树上摘下来,并演示贮存的过程,价钱是1000个柿子卖20美元。柿农很高兴。他找来一个帮手,一人爬到柿子树上,用绑有弯钩的长杆,看准长得好的柿子用劲一拧,柿子就掉了下来。下面的人则手脚飞快地把它们不断地捡到竹筐里,同时还不忘高声地和树上的人拉家常。美国人觉得这很有意思,全都拍了下来。接着又拍了他们贮存柿子的过程。美国人付了钱准备离开时说,他们买柿子的目的已经达到,柿子还请柿农自己留着。柿农很生气地…  相似文献   

4.
<正>在中国的商界有这样一个种群:他们即便腰缠千亿也总是低调行事,他们热心公益事业,还普遍有一个好脾气,他们甚至被鲁迅称之为"国的脊梁"。毫无疑问,韩召善足以跻身这一行列。即便他长得五大三粗,看起来极有威严,但却经常与工人混在一起。他说:"当初创业的时候,我依赖了他们,现在企业小有规模,我更不能忘了他们。这是每一个从基层创业成功的人都有的一种情结。"  相似文献   

5.
<正> 比尔·盖茨:创业和财富的神话2000年的时候,微软在 Windows2000推出前的最后一个版本里取消了手写识别功能,终于让做了一辈子中文手写识别研究的汉王科技总裁刘迎建松了一口气:中文手写识别市场暂时没有了生存之忧。柳传志说过,拿中国本土企业家和盖茨比,我们缺乏的是战略家。在中国绝大多数电脑上都有一个"窗口"(Windows),不管是正版的还是盗版的。微软在中国的几个部门经理的跳槽也俨然是中国 IT 业界的轰动事件。面对中国日益猖獗的盗版问题,盖茨说:"让中国人去偷吧,我早晚会向他们收钱的。"他还曾在深圳召见中国企业家,向受宠若惊的他们兜售"维纳斯"计划。现在他开始向中国市场推广".NET"战略。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输了     
一个中国人决定到国际市场去做生意,凭着中国人特有的勤劳、聪明和吃苦耐劳的传统,生意做得如日中天,没多久,轻而易举就能赚取巨大利润的生意吸引了第二个、第三个……中国人进入到了国际市场。中国人的产品吸引了更多的人来到国际市场采购,中国人的生意从当初的一家做到现在的N家。一个美国人来到国际市场,他走到第一家中国人做的生意前看看,中国人热情地招呼:“买我的吧,其他家只顾卖产品,售后服务比我的差。”美国人看看就走了。到第二个中国人的生意前,第二个中国人一看来了主顾,挺高兴的,他说:“你来我这里买就对啦,其他家的货都是假…  相似文献   

7.
做事如做人     
陈丹凤 《河北企业》2003,(10):40-40
<正> 谈到如何用人,一位房地产企业老总说:"关键是要看一个人做人的能力与做事的能力。"为了阐述这个观点,他讲了三个小故事:一、一个做生产资料的商人乘火车的时候遇到一个50多岁的老伯。他买的是一个底层的卧铺,而老伯是顶层的卧铺。他无意中发现老伯好像不是很方便,就说:"我是不是可以跟你换一个位子,这样你坐在下面可以方便一点。我在上面,我年轻,爬一下,没什么问题。"当时这个老伯很感激。这样交换了位子,双方在旅途简单沟通了一下,就各分东西。几年后的某一天,两个人在北京路上又碰见了。北京路是做生产资料的一条街,于是就有了这样一番对话:"哎呦,我们好像是在火车上碰见过,上次你还让床位给我。"你到北京路来干吗?"我是来采购××生产资料的。"真是巧,你要买的正是我经营的产品。"这样,由于他们已经有了互相信任的基础,一笔100多万的生意就轻松成交了。  相似文献   

8.
俞敏洪 《中国企业家》2007,(22):104-108,110
从"留学教父"到"人生导师",俞敏洪抓住了二十年来中国人的"为钱疯狂"和"为英语疯狂"的潮流,他最新的理想是做慈善基金和办一所非盈利性的私立大学"我要是不办教育多买地,我早就是‘地王’了。"在新东方大楼的电梯里,俞敏洪跟我们说。他对做了14年的英语培训教育及将来可能的私立大学一往情深。  相似文献   

9.
"我把钱买了汇丰的股票,汇丰把我的钱借给美国人买房子。美国人能从汇丰银行借到不用还的钱买房……他们住的、吃的,连他们的烟都是我给买的!"  相似文献   

10.
赚钱赚心     
一位赴美访问学者在蒙大拿州一个小城波兹曼的一家文具店看中了一台打印机,当他正准备付钱买下来带回中国时,那位售货的小伙计马上对他说:我建议你不要买,因为这些都是中国生产的,你回国后买肯定比在这里买便宜。说着,伙计还特地把那台打印机翻了个身,让他看产地标签。  相似文献   

11.
正泰说法     
《中国企业家》2007,(24):48-48
《中国企业家》:如何看待德力西和施耐德合资?南存辉:开放引资是国策,引进国外的公司向他们学习技术、管理是好的。有些人选择资本运作,把企业当成产品,经营好了谁来买都可以,价格高就卖掉,这是价值观问题,无可非议。  相似文献   

12.
就象每一个人具有不同的个性,大多数的富翁几乎都有自己独特的花钱方式。他们可能在某些花费上出手阔绰,但在某些支出上,却又异常俭省,有些则近乎吝啬。特鲁塔·卡西是某快餐连锁店的创始人和现任董事长,是较为有代表性的美国百万富翁。"我有一栋舒适的住宅,但不是极豪华的。"卡西说。他驾驶一辆林肯——大陆牌轿车,但已是十年前的型号了,他更感兴趣的是谈起那辆最近才买的旧的卡车,只花了2500美元。他说:"我买的任何东西都是便宜货。"他的总部在亚特兰大的餐馆去年营业额达到3.98亿美元。卡西以慷慨  相似文献   

13.
段喜茹 《经营者》2013,(2):134-137
大股东是慈善基金会的DNA决定了这家跨国企业在中国的行事方式,但博世在中国做慈善却并不容易"我们帮助的那些人,不知道他们做个锦旗多少钱,但我对他们说,这都是浪费。"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陈玉东对《汽车商业评论》说。2013年1月22日,博世中国慈善中心发布慈善项目三年计划。在与中西部地区所支持单位的代表们合影留念时,代表们纷纷向他呈上锦旗。他既感动又不得不说:"心意我领了,以后不要弄这些东西了。"低调和不求回报似乎是这家跨国企业长久以来在慈善领域的风格。过去十几  相似文献   

14.
京东下沉     
京东自营物流网络正加速下探对电商企业来说,广阔的五六级市场犹如星星之火张永阳是京东商城在山东德州的一名配送员,他面前这位抱着孩子来村口取货的妇女,是他今天送的第一单决递。"这是什么东西?"妇女谨慎地问。"我估计是月饼,您可以回去后打开看看。"张永阳掂量着盒子的尺寸猜测到。"可是我并没有买月饼。""也许不是您买的。您可以问问您的孩子,可能是他们买的。"中秋节前的一天上午,张永阳连续送了三单,有趣的是这三单客户都不  相似文献   

15.
价值     
一次,一个人在他的地里掘出一个绝代佳人的大理石雕像。于是他就拿着它到一位喜欢各种艺术珍品的收藏家那里出售。收藏家用高价买下这尊雕像,然后他们就分手了。 在回家的路上,他拿着钱边走边想着,自言自语地说道:“这笔钱能使人生活得多么美好!石雕是死的,埋藏在地下谁也梦想不到已有千年,怎么有人会出这么多钱买它呢?”  相似文献   

16.
<正> 19世纪末,美国工商界流行一句名言:"公众该死"。20世纪末,中国商界也出现了类似的抱怨:"消费者太挑剔"。究起原由只有一个,即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中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不仅要买商品,而且要求优质的服务,还诉求于品牌等等。为了生存,为了取悦于消费者,美国人站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上,创立了公共关系学学科。在后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这门学科不断完善,美国亦成为"公关王  相似文献   

17.
“新生代”呼唤“新领导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猫一样的员工 你知道"80后"在早上是如何叫醒自己的吗?80%的人不用闹钟而是手机!他们是名副其实的新一代员工!他们有着猫一样的性格:有些粘但又不会太粘,你叫他时他不会听你的,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  相似文献   

18.
曾国藩是清朝中兴名臣,平日很讲究识人用人之术。一天,学生李鸿章托信向他推荐了三个新晋将领,请他分派工作。三人到来后,曾国藩让他们在庭院里等候,其间在屋内来回走动,借机观察他们。大约过了一个时辰,曾国藩借故让他们走了。次日李鸿章向他请示三人的任职,曾国藩说:"那个高个子是个忠厚人,办事谨慎,让人放  相似文献   

19.
著名中国式管理大师曾仕强教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书读得越多、学历越高、经验越丰富的人,往往越可能办不成事,他的判断力太强了。一直很欣赏这句话,但不是很懂。有一次为了工作需要,单位领导要求我的同事们马上联系中央一位高官。和大多数阅历丰实、经验丰富的人一样,这些大学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们开始七嘴八舌地为"不可能马上联系上"寻找理由:"我跟他们打过交道,  相似文献   

20.
联想集团的前任总裁柳传志在培养人才方面,总是要狠狠地"折腾",尤其是对企业的管理人才.他有一句名言: "折腾是检验人才的唯一标准."他有两个接班人:杨元庆、郭为.殊不知,为培养这两个人,柳传志将他们一年调换一个新岗位,"折腾"了十几年,才把他们培养成了"全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