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鑫 《北方经济》2006,(2):56-57
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各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和金融工具在我国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完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中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引入对改善我国公司治理中的委托代理和内部人控制等一系列问题都具有重要意思.本文从我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现状出发,探讨股票期权在我国企业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及障碍和进一步发展股票期权制度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国有股减持方案的计划实施以及股票市场的正规化,股票期权将协调我国企业中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利益平衡,促进我国优秀企业家队伍的迅速形成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赵鑫 《北方经济》2006,(1):56-57
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各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和金融工具在我国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完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中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引入对改善我国公司治理中的委托代理和内部人控制等一系列问题都具有重要意思。本文从我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现状出发。探讨股票期权在我国企业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及障碍和进一步发展股票期权制度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国有股减持方案的计划实施以及股票市场的正规化。股票期权将协调我国企业中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利益平衡。促进我国优秀企业家队伍的迅速形成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王婕 《中国经贸》2013,(16):121-121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作为一种国际公认的有效激励方式,已经在我国的部分企业中实施,并发挥了一定作用。本文解释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相关概念,在阐述股票期权激励理论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我国股票期权激励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重点是分析了我国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企业实施经理股票期权的制度障碍经营者股票期权Executivestocvkop-tion,简称ESO,又称经理股票期权,它是资产所有者赋予经营者的一种选择权,即经营者以一定的当前成本获得未来某一时期、按某一约定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股票的权利。经理股票期权在我国还处于试验阶段,到目前为止,只有北京、上海、武汉和深圳等少数地区的少数企业采用了这样的制度。我国企业实行经理股票期权主要面临如下几个方面的制度障碍:一是资本市场运作的法律障碍问题。在国外,实行股票期权计划的公司必须通过预留或回购储…  相似文献   

5.
崔新宇 《珠江经济》2004,(11):73-77
经理人股票期权计划(ESO)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对于经营者重要的激励手段之一,它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并将经营者和所有者的利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毫无疑问,在我国国有企业推进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今天,实行相应的经理人股票期权计划对于建立和完善对经营者的长效激励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由于我国法律体系建设的相对滞后,现行的《公司法》、《证券法》中的某些条款对于经理人股票期权计划的实施构成现实的法律障碍。本文对经理人股票期权计划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预置期权方案”和“虚拟期权方案”两种符合现行法律规定的方案设计。最后,对于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股票期权实施的环境和条件。本文从法律、税务、会计制度、企业内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期,国家进行了一系列制度改革,我国企业对经理人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制度障碍得以消除,同时,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使股票期权激励顺利进行.股票期权激励是一项激励经理人勇于承担企业风险的长期激励计划.本文采用博弈的方法,分析了企业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并分析了业绩发展空间有限的企业不适合实施股票期权激励.  相似文献   

7.
股票期权制度作为现代公司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激励制度,其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由于目前我国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股票期权制度在我国起步较晚,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激励作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文章阐述了股票期权制度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并针对其运行中面临的法律阻碍,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目的是促进股票期权制度在我国公司管理中合理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8.
近期,国家进行了一系列制度改革,我国企业对经理人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制度障碍得以消除,同时,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使股票期权激励顺利进行。股票期权激励是一项激励经理人勇于承担企业风险的长期激励计划。本文采用博弈的方法,分析了企业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并分析了业绩发展空间有限的企业不适合实施股票期权激励。  相似文献   

9.
虽然在美国安然公司丑闻爆发以后,对股票期权的抨击不绝于耳,并有研究结论认为,在过去30年里,所有授予公司高管的股票和股票期权对提高公司的业绩都于事无补,这种激励性报酬对提高公司的股价和提升资产收益率的作用不大。但是,从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经营者长期激励机制不足的现状,以及该制度在国外实施的主流业绩出发,股票期权自然也可以作为我国企业经营者经济利益激励、减少代理成本、改善治理结构、促进稳健经营等的制度安排之一。股票期权在我国当然只能算是一个新生事物,要使其在我国规范、有效地发展,除了要在法律上扫清障碍并制定相应的法律之外,当务之急是要在税收、会计和融资方面形成与其配套的制度。  相似文献   

10.
张云燕 《特区经济》2007,219(4):111-113
股票期权制度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它把经理人的利益和其对企业在未来发展中的贡献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这种制度。本文从我国推行股票期权制度过程中遇到的税收法律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起源于美国的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美国高新产业的发展壮大,并推动了其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繁荣。随着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作用的日益明显,日本、欧洲也开始引入了股票期权制度,与此同时,股票期权也受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本文对此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就股票期权在我国的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靳淳 《北方经济》2006,(22):59-61
本文叙述了股票期权的相关内容,分析了我国实施股票期权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构建股票期权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靳淳 《北方经济》2006,(11):59-61
本文叙述了股票期权的相关内容,分析了我国实施股票期权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构建股票期权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徐凤真 《山东经济》2005,21(4):88-91
股票期权在性质上是期待权和选择权。并具有强烈的人身依附性。在我国,修改后的《公司法》虽然将为股票期权实施提供必要的法律空间,但现行证券法律制度尚不能切实保障股票期权的顺利推行。税收法律制度也无法为其提供必要的税收上的扶持。我国必须尽快加强规范股票期权的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5.
我国实施股票期权的制度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2002年上半年,美国资本市场发生了以安然、环球电信、世通、施乐财务造假为代表的丑闻事件,使美国国内引发了对股票期权的质疑,要求改革股票期权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人士也广泛关注由此暴露出来的股票期权“失灵”问题,甚至推出“股票期权激励在中国要慎行”之类的结论。事实上,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机制,股票期权本身是具有创新性的,它能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经营者个人利益结合起来,鼓励他们更多关注公司的长期持续发展。美国的问题是授予高管股票期权的比例过高,滥用期权导致对公司或股东利益受损,而我国的现实情况则是管理层持股比例过低,根本无法起到其应有的激励作用。因此,我国应当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股票期权。但是,股票期权的有效实施需要配套的制度环境。 一、法律法规环境 股票期权的实施,首先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保障,做  相似文献   

16.
经理人股票期权作为一种对公司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在我国的很多企业开始试行 ,本文阐述了在我国实施股票期权的意义 ,在此基础之上 ,分析了实施这种制度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晏筠 《乡镇经济》2003,(6):31-32
股票期权制度作为一项现代企业制度,一直被认为是企业长期发展不可或缺的激励措施,但近几年美国许多大公司的财务丑闻曝光后,受到了许多质疑。本试从西方股票期权制度的发展及负面效应中。对我国现阶段实行股票期权制度存在的障碍及可行性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8.
对推行经营者股票期权有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票期权是对我国现行经营者报酬制度的一项补充,是将企业经营者的收益与企业长期发展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本文对我国现行经营者报酬制度的弊端和股票期权对经营者的长期激励作用,以及现阶段推行股票期权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郭茜 《辽宁经济》2005,(3):62-62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分配制度越来越显现出其弊端。为了使分配制度更好地体现其激励功能,特别是对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一些企业尝试了引进股票期权计划。股票期权计划发源于美国,目前发展己经比较完善,但我国在引进股票期权计划时,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需要对其进行适当改革。那么,在我国现行的公司法律体系下,推行股票期权制度会遇到哪些法律问题呢?本文试图从这方面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满婧 《魅力中国》2011,(14):166-167
怎样建立对经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一直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纵观西方企业近30年的发展,尤其是经理股权激励,对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产生了下注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分析,指出目前在我国推行经理股票期权制度存在的一系列障碍,并就如何克服现存的一些障碍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