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加入WTO脚步的加快及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我国质量认证工作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特别是质量体系认证,发展势头更猛。近几年认证企业每年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截止2000年底,全国已有25588家企业通过了ISO 9000质量体系认证。那么,一个组织在质量认证过程中,怎样才能根据选用的标准,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体系,通过自我发现、自我改进、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从而达到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十个方面比较了评比质量管理奖与质量体系认证之异同,阐述了质量体系认证的特点.作者认为:企业的管理者亟需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深刻认识质量体系认证是市场经济的需要,从而,积极宣贯ISO9000系列标准,开展质量体系认证,以适应全球性竞争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比较了评比质量管理奖与质量体系认证之异同时,阐述了质量体系认证的特点。作者认为:企业的管理者当前亟需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明确认识质量体系认证是市场经济的需要。企业最高管理者,一定要站在世界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宣贯ISO9000系列标准,以适应全球性竞争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企业标准化体系与质量体系的关系以及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进行质量体系认证的迫切性。同时简要介绍了本企业在进行质量体系认证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监督与选择》2006,(1):14-14
什么是企业质量体系认证?产品质量法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国家根据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标准,推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企业质量体系认证是指认证机构根据企业申请,对企业的产品质量保证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所进行的综合性检查和评定,并对符合质量体系认证标准的企业颁发认证证书的活动。  相似文献   

6.
从1992年我国组建第一个质量体系认证机构以来,体系认证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质量认证体系是一个复杂的技术经济体系,它的施行有助于树立市场经济所要求的质量观念,俨然已发展成为市场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施行质量认证的必要性和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探讨质量认证给我国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在国内外市场经济日益竞争的环境下,我国许多企业都积极地开展质量体系认证活动。ISO9000系列中,ISO9001是质量体系认证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质量认证,是合格产品评定或合格供应商评定的规范化、社会化,是符合性评定。如果一个企业的质量体系符合选定的GB/T1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模式并有效运行,产品质量满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相应的技术规范的要求,就能够按照一定程序取得认证证书。然而,这是否表明企业已具备市场竞争力了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育、发展,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日趋明显,特别是国际经济的互补性、相互依存性木断提高。在这种形势下,企业取得质量认证证书是至关重要的。取得质量体系或产品认证合格证书,表明企业的质量体系是能稳定、持久地生…  相似文献   

9.
质量体系认证,亦称质量体系注册,是指由公正的第三方体系认证的机构,依据正式发布的质量体系标准,对企业的质量体系实施评定,并颁发体系认证证书和发布注册名录,向公众证明企业的质量体系符合某一质量体系标准,有能力按规定的质量要求提供产品,可以相信企业在产品质量方面能够说到做到。  相似文献   

10.
记者:质量认证咨询业在近六七年中,对我国贯彻 ISO9000族标准、推进质量体系认证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然而,目前我国对认证咨询业的管理力度不够,咨询服务中出现利益驱动和对企业的误导现象。您作为学者和从事过认证咨询实践的个人,如何评价我国认证咨询业的服务质量 ?  张绍镛:由于贯彻 ISO9000标准、实施质量体系认证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它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促进了企业经济持续发展,所以受到企业的认可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贯标是一项融专业技术、质量管理科学和政策法规为一体的综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迅速发展,赢得市场以求生存,企业在致力于抓住机遇,积极地贯彻执行GB/T19000—ISO9000系列标准,建立、健全有效运行的企业质量体系,开展质量体系认证工作,以此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实现企业的质量管理与国际接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这是企业标准化和质量管理工作共同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你们企业通过质量体系认证了吗?”如今,无论与外商还是国内企业打交道,你都会时常听到这句话。如今,“质量体系认证”已成了企业和消费者关注的话题。但是,在如何认识质量体系认证和如何获取质量体系认证的问题上,一些企业却自觉或不自觉地步入了误区。误区之一:通过ISO质量保证标准认证就是通过国际质量认证现在,大家经常会听到或看到这样的提法:“×××产品通过国际质量认证”,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这一提法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颁布的国际标准与国际质量认证混为一谈。ISO9000质量保证标准的正确名称分别是:ISO9001质量体系设…  相似文献   

13.
企业质量体系检查提纲李仁良编译质量体系审核是企业实现其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一个重要的管理手段。1991年和1993年,我国相继发布了《产品质量认证条例》和《产品质量法》,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业已开展的质量认证工作。而无论是质量体系认证还是产品质量认证,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企业的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中国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 CNACR)公布的数字,截至 1999年 12月底,全国累计有 15 109家企业通过了 GB/T19000质量体系认证。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曾对获证企业进行认证有效性的调查,结果表明,企业由于实施规范化管理,质量成本下降,实物质量稳步提高;同时,由于产品质量和企业信誉的提高,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市场占有率大幅攀升,部分企业还顺利进入国际市场,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毫无疑问,质量体系认证活动对提高我国企业总体的质量管理水…  相似文献   

15.
“你们企业通过质量体系认证了吗?”如今,无论与外商还是国内企业打交道,你都会时常听到这句话。仿佛就在一夜之间,“质量体系认证”成了企业和消费者关注的话题。但是,在如何认识质量体系认证和如何获取质量体系认证的问题上,一些企业出现理解和操作上的差异,自觉或不自觉地步入了质量体系认证的误区。步出误区,实乃当务之急。误区之一:把通过ISO质量保证标准认证,描述为通过国际质量认证。现时,大家经常听到或看到这样的提法:“××产品,国际质量认证”,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产生误区的原因,是把ISO国际标准化组织颁…  相似文献   

16.
军代表实施第二方审核,是质量体系认证准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军工企业相继通过第三方认证的情况下,又是加大军品质量监督力度的重要手段。本文就军工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发展状况和如何开展第二方审核纵深工作谈点初浅看法。一、第二方审核是质量体系认证工作的客观要求1.认证发展需要。质量体系认证有助于提高军工企业的各项管理水平、产品实物质量、工作管理质量,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目前,我国取得国家认可证书的企业越来越多,而获证企业已形成越来越大的企业群体,无论是大中企业数量,还是产值利税  相似文献   

17.
质量体系抽查是质量体系认证工作的组成部分,是保证企业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环节,因此,迎接和做好质量体系抽查工作是企业质量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笔者依据几次被抽查情况谈些个人体会和看法。一、质量体系抽查一个企业的质量体系经过第二方或第三方认可并取得认证...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推行ISO9000标准认证,已经进入全面重视的关键阶段,全国各地许多具有相当条件的企业和工厂都积极筹备或已加入认证行业。其中大到上市的跨国公司,小到只有几十人的乡镇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到目前为止,获得认证的34家质量体系认证机构累计已向11961家企业发出了国素认可的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证书。质量认证工作的有效开展,对推动我国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认证企业在贯标和认证过程中,提高了质量管理水平、产品质量和社会信誉,并由此为企业带来了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企业的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中国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CR)公布的数字,截至1999年12月底,全国累计有15109家企业通过了GB/T19000质量体系认证。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曾对获证企业进行认证有效性的调查,结果表明,企业由于实施规范化管理,质量成本下降,实物质量稳步提高;同时,由于产品质量和企业信誉的提高,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市场占有率大幅攀升,部分企业还顺利进入国际市场,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毫无疑问,质量体系认证活动对提高我国企业总体的质量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去年,四川三峡质保中心组织召开了一次认证企业座谈会,就企业质量体系取得注册资格后,如何保持其有效运行问题,展开交流讨论。在此,作者根据在会上得到认识和个人在运行质量体系工作的体会,就如何保持和有效运行质量体系问题,发表看法如下。一、市场经济条件下认证是企业强化管理的必由之路  在市场竞争中打好质量体系认证牌,充分发挥认证注册的优势,是十分必要的。体系注册证书是企业管理水平如何的一个标志,它表明企业管理水平到达了某一高度。证书是一种承诺,表明企业对用户负责任,证书也是形象,是企业市场、信誉、科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