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2 毫秒
1.
超远期结售汇——汇率风险规避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超远期结售汇概述 超远期结售汇业务是指银行和客户协商签订超远期结售汇合同,约定将来1年后办理结汇或售汇的外币的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到外汇收入或支出发生时,按照该超远期结售汇合同订明的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办理结汇或售汇。它与远期结售汇不同的是后者的期限仅从1周至6个月,共15个档次。超远期结售汇的货币品种非常齐全,包括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12种国际贸易中经常使用的可自由兑换的货币。  相似文献   

2.
一、股权激励费用是否符合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按照美国证监会对非经常性损益的界定,非经常性损益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方面是非经常项目产生的损益,另一  相似文献   

3.
阙泳 《企业经济》2004,(9):180-181
在证券市场上,非经常性损益往往成为上市公司修饰报表、调节利润的利器之一,而证监会制订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成为抵挡这一利器的盾牌。在解读证监会有关非经常性损益规定的同时,提出一些观点,以期完善这一制度,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公允性。  相似文献   

4.
一、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与内涵 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联系,或虽与生产经营相关,但影响真实、公允地评价公司当期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的各项收支。经常性损益是经常发生的正常交易,它是企业的核心收益,具有持续性的特点。非经常性损益是不经常发生的事项,如资产处置与各种形式的政府补贴等,是非常业务,具有偶发的特点,所产生的收益不能反映企业持久的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5.
程镇 《审计月刊》2006,(3):46-47
经常性收益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频繁发生的收益,占企业总收益的绝大部分。通过对经常性收益进行分析,可以评价企业管理者的经营业绩,估计企业的竞争力,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非经常性收益与企业的主营业务不相关或相关性不大,不能通过其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为了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中国证监会在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格式准则第二号《年度报告的内容和格式》中,明确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并且同时披露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其金额。1、判断某项损益是否为非经常性损益,应主要分析产生…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信息质量,2008年10月,证监会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08)》,对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作了进一步的规范。本文结合会计准则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内容及披露要求等方面对本次新规定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7.
2008年10月3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08)》,扩大了非经常性损益的范围,由2004年规定的15项调整为21项,几乎囊括了现行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应用产生利得和损失的项目。  相似文献   

8.
张丹  赵罡 《财会通讯》2021,(11):95-98
远期结售汇业务是单独确认为金融资产进行核算还是作为套期保值工具处理?交易开展过程中收到的外币如何入账?银行现汇买卖价格出现涨跌时如何核算?外币与本币交割时受汇率影响形成的收益或损益如何处置?这些内容都是企业在开展对外贸易时遇到的常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CAS 22与CAS 24相关规定中寻找解决答案,重点结合企业实例对远期结汇现金流量套期保值业务相关账户开展核算与分录处理,在理论分析基础上突出实践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与企业正常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正常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特殊和偶发性.影响报表使用人对公司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作出正常判断的各项交易和事项产生的损益。非经常性损益虽然也是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构成部分.但与经常性损益相比.其特征是偶发性.未来重复发生的可能性小、预测价值低。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更真实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使投资者与社会公众对上市公司盈利情况有更加清楚的理解和认识,证监会长期以来对非经常性损益十分关注,曾于1999年发布了规范非经常性损益的规定,并在2001年、2004年以及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改善外商投资环境,便利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资金运作,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发布通知,从7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外商投资项下资本金结汇管理方式改革。据悉,根据原规定,外商投资项下资本金结汇业务由外汇局逐笔审批,银行凭外汇局核准件为企业办理结汇手续。为方便企业,外汇局对这一管理方式进行了改革,将外商投资项下资本金结汇业务,  相似文献   

12.
《中国总会计师》2011,(8):22-22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关于完善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支付结汇管理有关业务操作问题的补充通知》,进一步明确外商投资企业外汇资本金结汇管理职责,强化资本金结汇的真实性审核要求。该文件特别指出,银行应根据外商投资企业提交的材料认真审核企业资本金结汇所得人民币资金用途的合规性、真实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会计盈余信息是影响股价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企业的会计盈余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经常性收益和非经常性收益。其中,前者是企业的核心收益,具有持续性的特点,投资者可以据此预测企业的未来盈利能力和判断未来发展能力;而后者具有一次性和偶发性特点,其带来的收益是暂时的,投资者无法通过其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我国证券监管机构自1999年以来对相关监管政策(包括对非经常性损益的界定和披露规范,配股资格的认定以及对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及退市处理规定等)进行了多次修改。本文将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相关监管政策出台后我国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梁杰  赵淼 《财会月刊》2004,(10):22-23
为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进一步提高会计报告信息质量,1999年中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在年报"主要财务数据与指标"中披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时披露所扣除的项目与涉及的金额.  相似文献   

15.
随着资本市场发展日渐成熟,老百姓收入越来越多的时候开始纷纷把目光投向资本市场,他们开始更多的关注被投资者的经营状况,关注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信息。对于上市公司来讲,为了维持长久的发展,赢得广阔的市场空间,尤其是企业面临经营困境甚至遭遇退市危机时,如何保牌成了当务之急。但是大多数企业出现经营困境多数是因为业绩不佳,当企业的主要业务活动难以扭转困局的时候,他们便开始另谋生路,此时通过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便成了首要之选。本文通过分析深市上市公司沈阳机床2017年前后的报表数据,揭示了沈阳机床如何进行扭亏为盈,去星摘帽,以达到保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一、披露现状 1.披露口径不一致,随意披露非经常性损益的现象严重。上市公司对非经常性损益的理解还存在很大的差异,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披露口径不一致,有的企业竟然将租金收入在非经常性损益中披露。对于“短期投资收益”,有的上市公司披露为“股票投资收益”和“债券投资收益”,有的直接披露为“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使用者日益成熟、理性,他们不再仅仅局限于关注公司盈余金额的大小,而更关注公司盈余的持续性,因而也就有了经常性损益和非经常性损益的区分。本文拟就我国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修订展开评述。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使用者日益成熟、理性,他们不再仅仅局限于关注公司盈余金额的大小,而更关注公司盈余的持续性,因而也就有了经常性损益和非经常性损益的区分。本文拟就我国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修订展开评述。  相似文献   

19.
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披露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披露现状1.披露口径不一致,随意披露非经常性损益的现象严重。上市公司对非经常性损益的理解还存在很大的差异,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披露口径不一致,有的企业竟然将租金收入在非经常性损益中披露。对于短期投资收益,有的上市公司披露为股票投资收益和债券投资收益,有的直接披露为投资收益。对于扣除资产减值准备后的营业外收支净额,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