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普遍提高我国生活水平的同时 ,也使一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被隐匿的问题“显性化” ,失业问题便是其中一例。本文展示了我国失业问题现状 ,并利用微观经济学理论剖析了这一问题 ,最后针对我国的特殊经济背景 ,对解决我国当前失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失业统计口径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失业问题日益凸现,但国内针对失业问题的研究有明显不足:一是关于失业的统计口径未能达成共识,各自选用的数据不一;二是大多数文献只注重对浮出水面的中、短期的“失业”问题分析,关注的焦点是城镇登记失业,至多涵盖到城镇下岗职工,这样窄口径短期分析无助于从根本上认识我国失业问题的特殊性。本文似从人口角度指出我国当前失业问题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失业统计的口径的选择与确定,并揭示我国失业问题的严峻性和长期性。  相似文献   

3.
我国加工贸易产业价值链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6年以来。加工贸易一直占据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丰壁江山,为我国严重的失业问题缓解压力、为经济增长作了重大贡献。如何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是改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延伸产业价值链这个角度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试析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失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是民生之本,积极扩大就业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的就业现状及其成因,并结合发展中国家特有的二元经济结构下存在的农村劳动力过剩和城市严重失业双重困扰的现象对我国的失业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运用西方经济学有关理论对我国失业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面临空前严峻的失业问题,除一般意义上的失业外,我国在目前特殊经济发展时期形成的下岗再就业问题尤其须着重加以解决。本侧重从经济整体的调整着手分析了政府促进就业的政策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6.
失业问题对整个社会来说意味着资源的闲置,不仅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同时也意味着一种人力资本的损失。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失业理论,利用分工网络风险理论、整数理论和分工结构演变理论来解释失业的成因,与凯恩斯的失业理论一样,并不能完全解释中国的失业现象,却提供了一种分析失业问题的全新视角。本文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的内外生交易费用和博弈论的分析基础,在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下探讨了失业问题形成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7.
九十年代以来,财富分配两极化问题和失业问题已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增长的两大难题,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对中小企业存在“歧视”,而现实却是在中小企业磅礴发展的地方,财富分配两极化问题和失业问题就不那么严重。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型态作为财富分配的一个新视角展示出了较强的适应性,我们通过理论上对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型态进行界定,同时通过理论模型和国际比较.分析了中小企业为王的产业型态对财富分配的均化效应.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阶段的大学生失业问题是在经济转型、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等多重背景下凸显的,大学生失业不仅预示着社会新生人力资本供需矛盾的出现,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不和谐,还意味着国家培养投资和家庭培养投资得不到回报。这一问题如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影响我国人民投资教育的热情和积极性,并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消极影响。因此,针对大学生失业问题的研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失业问题的成因错综复杂,从一般意义上看,失业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必然产物,这是失业产生的基本原因;同时,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处于特殊时期,劳动年龄人口快速增长、体制改革、产业结构问题、经济周期性波动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等多方面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我国失业人口膨胀,失业问题严重。解决我国失业问题必须从多角度着眼,从扩大就业需求、健全劳动力市场、疏通就业渠道、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健全和落实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元化转移几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措施,平衡劳动力供求关系。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我国的就业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我国失业问题不容忽视,而且存在统计口径不符合实际,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不一致,失业分析缺乏劳动力需求研究,入世对中国就业的影响等问题,因此应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首先,应统一统计口径,成立失业预警系统;其次,重视县城失业问题;其三,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力素质;其四,加大对失业、就业质的分析;其五,积极应对入世后的就业形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