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矿产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其价格的合理性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前提。然而,当前矿产资源价格机制存在很多缺陷,导致价格与市场严重脱节,且与再利用资源比价不合理,形成了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价格制度障碍。建议通过政府的调节、健全市场化的资源定价机制、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等制度创新,促使价格能真实地反映资源市场的供求关系、稀缺程度以及造成的生态环境负外部性成本,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资源价格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经济界》2006,(2):14-14
“十五”期间,我国价格改革继续深化,基本建立起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机制,95.3%的商品和服务已由市场形成价格。近日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了解到,中央定价的商品和服务已从1992年的141种减少到13种。极少数实行政府指导价和政府定价的商品和服务,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在制定价格  相似文献   

3.
生猪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逐步趋于完善。生猪生产的不稳定性和准公共性,要求政府纠正和弥补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的缺陷,稳定生产,确保市场供需基本平衡、价格的适当涨跌和波动可控。一、生猪价格调控政策回顾(一)2009年生猪调控预案的主要目标是防止价格过度下跌国家于2009年制定了《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下面简称《预案》)。《预案》预  相似文献   

4.
王寅 《乡镇企业科技》2013,(31):167-169
深化资源价格改革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推动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我国已成为资源消费大国。而我国资源和要素价格严重低估,资源和生产要素价格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水平,资源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不健全,过低的资源要素价格加剧了产业结构失衡和经济的粗放增长。因此,本文分析资源价格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询资源价格改革的制约因素,提出进一步深化资源价格改革的对策措施,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5.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G股价格和市场指数不断下跌,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面临双输的局面。本文通过对股权分置改革与市场价格稳定性相互作用机制的理论探讨,指出G股价格下跌的内在必然性,同时市场自身无法获得价格均衡,股权分置改革有无法顺利进行的现实危险。市场价格稳定性问题的解决,需要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的共同努力和政府的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6.
深化能源资源价格的改革,我们应当遵循能源资源价格形成的规律,改革现行分轨制价格方式,形成市场加政府合轨制定价。  相似文献   

7.
《上海企业》2011,(12):34-34
中国改革到了今天,可以说商品市场形成,商品市场价格已经完全放开,但是资源要素价格并没有放开,资源要素的市场并没有形成。而在这样两种价格扭曲的情况之下,就造成了一个财富的逆向转移。  相似文献   

8.
我国商品价格改革的经验教训表明,放开对价格的计划管制与确立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必须协调一致,改革应有破有立、审时度势、稳步推进。当前我国虽然已经放开了对贷款利率的管制,但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价能力仍然较弱。稳步推进资金价格改革的关键是加快银行业市场竞争体系的建设,推进金融领域的“产权改革”,培育资金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9.
鄢华 《企业经济》2006,(8):66-67
本文通过对我国近年来价格改革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价格机制和价格管理中所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的一些思路,提出深化价格改革的关键在于既要完善价格形成的机制,又要健全市场的价格管理和调控手段,还应加强其他方面的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0.
周莉 《财会月刊》2012,(15):25-27
2011年11月起,资源税改革全面推开,资源所在地政府的增收效应显现出来,也使油气企业税负有所增加。因加税而增加的经营成本能否实现价格传导,关系到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改革目标能否实现。目前油气加税而对价格影响甚微,皆因价格管制。长期来看,推进资源性产品改革,并引导终端消费,才能实现资源税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正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务院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政策措施要求,综合施策、加强调控,上半年CPI同比上涨2.3%,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利用价格总水平低位运行的有利时机,着力简政放权,进一步减少政府定价项目,缩小政府定价范围;加快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放开、调整了一批政府管理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运用价格杠杆促进节能环保、化解过剩产能,迈出了较大步伐,取得了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12.
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是价格改革的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经过20多年的价格改革,基本实现了从计划价格体制到市场价格机制形成的过渡。1998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价格法》规定,实行政府指导价和政府定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的条件是:(1)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重大的极少数商品价格;(2)资源稀缺的少数商品价格;(3)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4)重要的公用事业价格;(5)重要的公益性服务价格。根据《价格法》的要求,近几年有关职能部门大幅度缩小政府管理价格的范围,减少价格行政审批。目前,将…  相似文献   

13.
《数据》2012,(2):38-38
正为更好地服务于政府价格监测与调控,安徽调查总队采取四项措施做好元旦、春节期间市场价格监测。提前部署,统一要求。要求各消费价格调查市县做好节日期间的价格监测工作,严格按方法制度的要求进行,采好采准每一笔价格,重点是主要粮、油、肉禽蛋、鲜菜等食品类价格,密切关注旅游和运输等价格。统筹安排,统一节奏。要求各调查地区提前统筹安排好调查人员,保证采价工作不断、采价质量不变。在  相似文献   

14.
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本文基于撤县设区这个准自然实验,采用增广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区域行政整合是否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撤县设区改革提高了被撤并县(市)生产要素价格,缓解了要素价格负向扭曲;在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方面,撤县设区提高了资本配置效率,但对劳动力配置效率的作用有限。机制检验显示,改革通过提高被撤并县(市)生产要素价格,进而提升了资本配置效率。此外,撤县设区对企业资本和劳动配置效率的影响在不同产权性质、行业竞争度和地区财政竞争强度下存在差异。本文试图贯通市场整合与要素市场,要素市场与企业行为两个领域的研究,探讨区域政策对要素市场和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路径。研究表明政府主导的市场整合有利于消除抑制要素自由流动的藩篱,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5.
建筑工程造价的价格计算方法以及价格体制不仅要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要做到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所以以传统建筑工程造价的价格计算方法以及价格体制中的不足为依据对建筑工程造价的价格计算方法以及价格机制进行探讨,有利于我国建筑工程造价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本文在对我国工程造价传统价格计算方法的弊端做出分析的基础上,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做出研究,同时在对我国建筑工程造价价格机制现状做出阐述的基础上对我国建筑工程造价价格机制的改革方向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16.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在于政府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曾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体制机制。由于政府改革的滞后,这种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机制已成为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性制度约束。政府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着双刃剑的作用,能否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生正向激励,关键还在于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各项举措落实到位的体制机制:科学定位政府经济管理的领域和宏观调控的方式;推进大部制改革;科学地设计政府和政府官员绩效考核指标;改革审批经济体制;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7.
许红洲 《现代企业》2008,(11):37-37
本刊讯据国家发展改革委20日介绍,近日,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交通部等部门联合召开座谈会,就完善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适当降低成品油价格,实施燃油税费改革等问题,听取地方政府和价格、财政、交通部门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为平抑消费品市场物价,补偿居民货币贬值损失,摆脱价格改革困境,各级政府不断增加财政补贴,尤其是增加肉食,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补贴,导致了财政价格补贴支出超常增长,引起笔忧虑。  相似文献   

19.
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是价格体制改革。长期以来,我国建立了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价格双轨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这种机制对国民经济健康、正常发展的制约性越来越突出。当前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客观要求改革原有的价格体制。在价格改革方面,四川省先行一步,自去年以来,该省大力推行“三为主”价格改革,即“以企业定价为主、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以间接管价为主”,初步建立起了“三为主”价格新体制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20.
王炳文 《科技与企业》2012,(10):278-279
资源品价格改革是当前一项重要课题,不仅仅是为当前形势所迫的适时之举,也是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策。我国资源品价格改革已经启动,但总的改革思路仍有待进一步明确。为此,应当明确资源品价格改革的指导原则,合理制定改革推进的时间表,选准改革突破口,科学构建改革的总体框架。在此框架下,制定资源品价格改革的重点举措,有针对性地推进水、电、油、气等重要资源品价格改革,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加强资源品价格改革与资源税改革的联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