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国用工荒演变轨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1979—2010年中国四大地区的劳动力就业数据,采用生物系统论研究方法,将地区劳动力视为复杂系统,对中国四大地区内外劳动力格局演变进行估计,从而深入讨论用工荒根源及演变轨迹。结果发现:劳动力就业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间有内在规律——23定律,这一定律是中国用工荒到来的根源,它决定中国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将先后于2014、2020、2025、2027年进入用工荒;东部用工荒是紧随劳动力自然就业繁荣期之后,而东北、中部和西部则是劳动力自然繁荣期后经历较长的潜伏期才进入用工荒。 相似文献
3.
利用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运用空间分析方法研究2000-2010年北京市乡镇单元人口空间格局演化规律。研究发现:①北京市人口空间格局呈现从中心城区集聚向外围区域疏散的趋势;②人口空间分布为“东北-西南”方向,且有向六环内集聚的趋势,人口重心变化较小;③人口分布呈全局空间正相关特征。二环内区域由高值聚集演变为低高值集聚;④人口增长空间格局与北京功能区定位相吻合。 相似文献
4.
人口与经济的关系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人口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地区的发展,只有控制符合经济需求的人口的数量,才有利于地区的和谐发展。安徽省虽靠近长三角地区但经济发展水平与其相差甚远,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安徽省人口与经济的发展极不均衡,皖北地区相对皖南人口众多但经济发展落后,落后地区巨大的人口压力导致区域间经济差异逐渐扩大。在针对安徽省各地区2000-2015年人口与经济发展时空演变格局分析的基础上,用耦合指数对人口与经济分布的不均衡性进行测度,研究人口与区域经济的空间差异,为推动安徽省人口与经济长期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重大自然灾害资金筹措及其配置问题研究——源于汶川地震灾害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属于自然灾害频发国家,5.12汶川地震给受灾地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灾难过后,如何迅速筹措各方资金投入应急救灾、安置和灾后重建,是各种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政府和全社会面临的紧要问题之一。本文对赈灾资金的筹措渠道与方式、赈灾资金筹措的管理与配置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是农业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农业自然灾害的发生及损失的扩大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同时,我国农业基础较为脆弱,农业灾害风险的管理能力和水平较低。在对我国农业灾害风险管理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考察基础上,结合国外农业灾害管理的经验和模式,提出我国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政策和措施,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基于人口与经济统计数据,采用地理集中度、一致性系数、区域重心及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对四川省2008—2022年的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关系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四川省人口和经济地理集中度在整体上均呈“东高西低”空间分布格局,区域发展不协调显著;四川省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呈现出相对偏离的分布特征且偏离几何重心;四川省人口与经济分布集聚趋势不强,关联性相对较弱,实现区域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Andrew Worthington 《Global Economic Review》2013,42(3):331-344
Abstract This paper provides an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natural, industrial and terrorist disasters on the Australian capital market using the Box and Tiao intervention analysis and the data on daily returns in the following 10 market sectors: consumer discretionary, consumer staples, energy, financial, healthcare, industr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terials,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s and utilities. Inter alia, it was found that the shocks provided by natural disasters have an influence on market sector returns, depending upon the sector in question. The sectors most sensitive to disasters of any type are the consumer discretionary, financial services and materials sectors while the most significant single event during the past 8 years would appear to be the September 11 terrorist attack, at least in terms of its impact upon the capital market. 相似文献
9.
空间统计分析是一种将空间因素纳入分析问题的分析方法,用来反映某种现象属性间是否存在空间相关性。以福建省2012年的人口数据为例,运用空间统计学方法,对2012年各县(县级市)、地级市市辖区人口分布进行空间统计实证分析,以期揭示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并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福建省人口分布呈现不同的空间分布形态,Moran’s I指数为0.319 656,整体上达到空间正相关,局部呈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应调整产业结构布局,推动人口合理分布,形成人口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There has been ongoing interest in China's economic growth. What were the drivers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in past years? What policies were used to promote China's economic growth? Although different lenses may b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explain China's economic growth, this paper draws on historical,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perspectives to discuss the nexus between China's regional policies and economic growth. First, we review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regional policy and the policy's changing emphasis in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from balanced, unbalanced,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o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Then we construct a theoretical model to illustrate the impact of regional policy on the local economy and conduct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with a case study of regional policy using 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cept of regional policy and the underpinning logic of economic growth and presents practical approaches to formulate a better regional policy framework.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年初发生在我国南方的大范围雨雪冰冻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损失。安徽省委、省政府积极应对灾情,科学决策,强化指挥,使全省抗雪救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本文通过总结安徽省应急处置之策,提出了有利于提高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三点启迪。 相似文献
12.
13.
运用新疆2004年至201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人口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新疆人口结构能够显著影响经济增长。其中,少年抚养比和劳动力抚养比均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而老年抚养比则不利于经济增长。外商直接投资和研发支出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变量之一。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对新疆地区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认为新疆应当不断引进高技术人才,提高劳动力抚养比在人口结构中的比重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区域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测算中国各地区2001-2012年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基础上,结合脱钩理论和聚类分析方法,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实证分析了这期间我国区域能源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空间脱钩趋势。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大多数省份的能源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呈现弱脱钩的关系。在递进进行的脱钩关系的恒等式因果链分解后,可知中国工业领域的能源利用效率的显著提高和能源消费过程中电气化水平的稳步推进是中国各省区碳排放增长速度减缓的主要原因,而在此期间中国各省区经济增长对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严重依赖是中国各省区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Xingyu Zhou;Liu Han;Jidong Chen; 《中国与世界经济(英文版)》2024,32(2):160-199
This paper discusses ways in which negative economic shocks captured by natural disasters can shape internal labor migration in China. The impact of negative economic shocks on migration depends on the combination of two opposite driving forces: (i) negative economic shocks can make staying in the affected area less profitable, thus enhancing returns to migration; (ii) the shocks can make it more difficult to migrate out, thus inducing a higher fixed cost of migration. Based on a nationwide dataset of China, this paper shows that when natural disasters were not severe, they caused migration out of rural areas. With sufficiently severe damage, however, the negative effect of natural disasters could be mitigated by villages' prior migrant networks. Specifically, with a severe shock, only clan members were able to migrate in response to natural disasters and enjoyed the complementary effects of prior migrant networks, as they could receive more help from social capital. 相似文献
16.
使用Python程序抓取研究区内人口分布热力值数据,通过ArcGIS软件中的核密度分析工具和空间分析方法,探究不同时段研究区所在地区及下辖乡镇人口活动分布时空特征。结果表明:人口活动在工作日呈现出“白天向心,夜间离心”的动态变化过程,休息日则与之相反;鹿泉区呈现出与主城同城化发展态势,具有较强就业吸引力,开发区及东部地区是域内主要就业活动空间;鹿泉区具有一定的休闲活动吸引力,但相对较弱,与主城区存在一定差距;根据热力值变化情况,区域内乡镇可分为休闲活力地区、休闲就业活力地区、就业活力地区和居住活力地区4种类型。 相似文献
17.
18.
19.
我国自然资源收益分配存在的主要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我国自然资源收益分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自然资源价格过低、自然资源开发的社会成本补偿不足、各权益主体收益分配不公平、政府权益实现方式错位,以及政府内部收益分配不公等。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析自然灾害事件是如何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传导机制,文章利用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日值数据集的气温和降水量数据、2000-2020 年省级面板数据和投入产出表数据,分别应用描述统计法、固定效应模型和CGE 模型,绘制了中国气候变化和干旱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图,分析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模拟了农业产值变化对中国宏观经济各部门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南、东和中部地区异常降水事件频繁,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少但更稳定,干旱灾害发生频繁且持续时间较长;农业灾害受灾面积增加1% 会导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减少0.02%,粮食总产量减少0.027%,因近十年农业投入增加使得年平均受灾面积的减少而避免了5% 的农业生产损失,从而对宏观经济各部门均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