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完善企划考核制度1984年6月,张明哲从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职位退休,由陈履安继任(任期1984年6月-1988年7月)。陈履安属于典型的国民党"官二代"子弟,对台湾官场运作内幕非常熟悉,人脉关系广。接任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后,处处受到很多人的照顾,包括时任行政主管部门科技顾问组召集人的李国鼎和中研院院长兼科技发展主管部门负责人吴大猷,对并非科技出身的陈履安有很大帮助。特别是吴大猷,当时每周一都会  相似文献   

2.
<正>制定新的科技管理规章1996年6月,前台湾行政主管部门"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委员"刘兆玄自郭南宏手中接下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重任(任期1996年6月-1998年2月)。刘兆玄其实是台湾科技主管部门的"老人",原因是1979年10月至1982年10月,他就曾由新竹清华大学借调至台湾科技主管部门,担任"企划组组长"一职。当时主要任务有三:一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方案,积  相似文献   

3.
<正>陈建仁上任2006年1月,从台大流行病学研究所教授刚刚转任台湾中研院基因体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才两天的陈建仁,接受时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苏贞昌的邀请,出任科技主管部门主负责人一职(任期2006年1月—2008年5月)。陈建仁是台湾著名流行病学专家,也是国际知名的研究地下水中砷含量与健康关系的学者,在2003年非典(SARS)肆虐岛内期间,临危受命出任台湾卫生主管部门负责人,领导岛内全体医务人员,成功抑制该  相似文献   

4.
<正>吴茂昆接任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2004年3月,陈水扁连任。一个月后,时任台湾中研院物理研究所所长吴茂昆在花莲机场突然接到中研院院长李远哲的电话,希望其能接任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一职。经过一夜的恳谈,吴茂昆决定接下这个职务,并于同年5月上任(任期2004年5月—2006年1月)。吴茂昆是台湾著名超导物理学家,1987年与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朱经武共同发现世界上第一个高于液态氮温度的钇钡铜超导体,曾被提名诺贝尔物理奖,使  相似文献   

5.
正早期发展情况台湾有组织地开展物理学研究始自于1966年,即科技主管部门在新竹清华大学出资设立"物理研究中心"(台湾大学和台湾中研院为合办机构,1983年改由台湾科技主管部门直属,1986年改名为"物理研究推动中心")以后,通过大力培育物理人才及推动基础与应用物理研究,逐渐形成规模,执行研究计划的数量也由1966年的12项,发展到到1977年的36项,再到1988年的136项,研究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动态     
台湾李国鼎科技发展基金会来访 11月2日下午,海峡两岸科技交流中心的陈和平副主任在科技部会见了以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张清风教授为团长的李国鼎科技发展基金会访问团一行。  相似文献   

7.
<正>重新制定"科技发展长程计划"夏汉民担任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将近5年,算是比较长的。在其任内,具体拟订与推动的项目很多,包括制定"太空科技发展长程计划"、"产学合作目标导向计划"、"开发关键性零组件及产品计划",修订《补助延揽科技人才办法》,筹设数个所谓重点"国家实验室",加强台湾对外科技合作,与1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新的合作关系,推动两岸科技交流,加强开发科  相似文献   

8.
<正>李罗权上任2008年5月,前台湾"国研院"院长李罗权在刘兆玄邀请下,出任新的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任期2008年5月—2012年2月)。李罗权是台湾农家子弟,从小酷好读书,大学毕业后赴美攻读天体物理学和地球科学,从事地球极光千米波的研究,1979年与马里兰大学的吴京生教授共同提出一种辐射新机制的理论,1985年提出多重X射线磁场重联理论,成功解释了地球磁层顶"磁通量传输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特性,1986年提出了太阳大气(日冕)的非  相似文献   

9.
<正>成立资策会台湾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工研院和资讯工业策进会(简称"资策会"),这两个财团法人研究机构都与李国鼎有关,但后者与其关系更为密切。1976年11月,时任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蒋经国宣布设立一个由经济主管部门、交通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安保主管部门、农业振兴主管部门、科技主管部门等机构首脑组成的咨询协调机构——行政主管部门应用科技小组,作为蒋经国的科技幕僚,为  相似文献   

10.
淡水石斑鱼     
淡水石斑鱼(Cichlaso 138ma-managuense)为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的慈绸科鱼类。1988年引人中国台湾,是台湾南部地区普遍的淡水养殖品种,1996年广东、江西一些养殖单位从台湾引入。近年来,淡水石斑鱼的养殖技术的研究已引起  相似文献   

11.
<正>科技工业园遍地开花新竹科学工业园经过20年发展,已成为台湾高科技产业的重镇,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十大科技工业园区之一。截至1998年,区内共有272家科技产业公司,园区已形成集成电路产业、电脑及周边产业、通讯产业、光电产业、精密机械产业、生物技术产业等六大支柱产业。为实现发展制造业,建设"科技岛"的目标,1997年台湾科技主管部门又着手在台南地区建设台南科技  相似文献   

12.
<正>台中地区为台湾机械业最重要的发展据点,机械业是台中地区比重最高的主要产业,被称作台湾机械业大本营。为推进机械产业持续发展,2006年台中市选择台中工业区南面124.78公顷土地建设"台中市精密机械科技创新园区",希望通过远瞻宏观的思维,为台湾机械工业发展提供先进规划、完善软硬件设施,并结合人文、科技、创新元素的投资园区。  相似文献   

13.
<正>以科技引领台湾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翁政义担任台湾科技主管部门主委时间虽短,但恰好赶上规划筹办2001年1月召开的第六次"全台科技会议"。此次会议依据"以科技引领台湾迈向知识经济时代"为主题,包括"台湾科技发展总目标、策略与资源规划"、"知识创新与学术卓越"、"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与民生福祉"4个议题,确定其愿景是科技经费与人力的投入方面10年内达到发达国家水准,台当局科技预算以12%年增长速度提升,鼓  相似文献   

14.
<正>由科技部海峡两岸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台湾财团法人李国鼎科技发展基金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科技论坛"将于11月25-26日在台北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将率大陆科技代表团出席论坛并作主题报告,代表团成员包括大陆的高新园区、科研机构和对台合作较活跃地区的科技管理人员、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业界人士;台湾主要科研机构和科技管理人士也将出席论坛。此次论坛是由两岸科技主管部门主导的科技盛会首次入岛举办,得到了两岸科技界产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本届论坛将具体围绕科技计划管理与科技资源共享、科技产业发展与管理、节能科技、前瞻生物科技等  相似文献   

15.
近30多年来,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高科技产业发展所取得的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与其科技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密切关联。梳理分析台湾科技政策形成机制,总结科技政策推动效应,为大陆地区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改革科研管理制度除上述大的"重大科技计划"外,魏哲和在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任内还热衷推动网络Web技术、影像显示技术等"前瞻计划",以及身心障碍者科技辅具研发等16项各学科重点研究计划。在开展对外科技合作交流方面,规划和实施了补助岛内博士生赴外国参与研究的"千里马计划",并促成台湾与英、法、德、加拿大、比利时、丹麦、瑞典、哈萨克、俄罗斯等国家签署合作协议约18项。在加强岛内大专校院教授与中小企业进行产学合  相似文献   

17.
正资助学术期刊出版书刊文献是了解科技进展和进行信息交流最基本的手段,也是一切学术研究的基础。上世纪50年代末台湾科技主管部门成立之初,第一件事是用专款为岛内各大学和研究机构添置图书,其次是帮助岛内学者辛苦完成的学术成果,包括论文和专着得以出版发表。当时台湾可以刊发论文的期刊杂志种类很少,出版学术刊物的机构也因资金短缺,不堪重负。为此,台湾科技主管部门自1960年起,动用部分美援经费,另由台当局编制政府预算配合,对公立学术机构及一般学会出版的定期刊物予以补助,规定补助金额不得超过其所需出版费用的50%,在同一年内最多不得超过4万元新台币。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3月19日,台湾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经济部"提报的《大陆地区人民来台投资业别项目》修正案,其中新增开放部分业别项目核准陆资来台投资,包括制造业115项、服务业23项及公共建设23项,并修正部分已开放陆资投资制造业项目的限制条件,将正式受理新的陆资来台投资申请。台湾经济主管部门于2009年6月30日制定《大陆  相似文献   

19.
正重视地震研究台湾位于太平洋板块边缘,属于地震多发地区。为此,"长科会"(包括1968年改组成立的"国科会",以下统称台湾科技主管部门)成立后即非常重视对包括地震在内的地球科学研究,并特别设立专门计划经费,鼓励岛内大学教师和科技人员开展相关研究。上世纪70年代,台湾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特别是工厂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及农业、交通、土木工程、水利设施、环境治理等各领域均对地震预防和抗震技术提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和平发展,两岸科技交流日益热络,为了进一步促进和深化两岸地区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本文从区域视角,研究和分析台湾促进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举措,主要包括:科学工业园区的区域布局、科技计划的区域创新拉动、科技人的区域重点培植、以及育成中心的区域创新联动等四大方面。台湾的区域划分一般分为北部、中部、南部、东部和离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