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坤 《价格月刊》2002,(12):19-21
一、江西就业状况分析 近几年来,江西就业状况呈现以下特点: 1、劳动力供需矛盾正在急剧积累.劳动力供给增加的主要因素是由人口成长周期而引起的新增劳动力的自然增长.从历史数据看,全省劳动力资源绝对量持续增加,但增势趋缓.年平均增加数量由20世纪90年代头5年的96万人,下降到90年代后5年的49万人.估计今后10年全省新增劳动力在450万人左右,其中又有1/4,即110万人在城镇.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贸导刊》2005,(9):17-18
一、当前就业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 )新增就业群体就业问题2004年我国劳动力供给压力仍然较大。从城镇新增就业群体规模看 ,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城镇退伍转业军人、“农转非”劳动力分别为775万人、35万人和270万人 ,合计1080万人 ,约占城镇劳动力供给总量的45 %。新增就业群体的增长逐渐成为失业的主要来源 ,2004年约有310万人处于失业状态 ,占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的37.5%。需要关注的 ,是目前就业最为困难的、沉淀多年的初高中毕业的“待业青年”。这既是就业工作的难点 ,也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如不尽快加以解决 ,将会成为影…  相似文献   

3.
一、2009年就业形势分析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09年12月提供的数据显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10月到2009年3月,企业岗位累计减幅达8%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达到4.3%,是近5年来新高。登记失业人数首次突破900万,达915万人。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为稳定和扩大就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体系,使我国就业形势逐渐好转,2009年1至11月,城镇新增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13%、96%和146%,企业岗位也呈现出止滑回升态势。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就业困难人员三大群体就业基本稳定。纵观2009年就业形势,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未来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展趋势从1978年的总体情况来看以来,中国的就业结构变动呈现这样一种发展态势: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不断增加。按一般劳动力就业的产业结构分类理论,我国的就业人口已经进入发展型阶段(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超过25%,第一产业在50%以下)。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各个产业及其就业结构可能呈现这样的趋势。1.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继续提高,就业人数不断减少  相似文献   

5.
宫真真 《商》2015,(1):37
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农民工群体日益受到社会关注,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6894万人,其中一半以上是中年农民工群体,可见中年农民工群体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本文以邯郸市为例,通过实际调查分析了邯郸中年农民工就业质量的现状,并提出了改善中年农民工就业质量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联合早报》5月1日报道,国际劳工组织(ILO)警告说,紧缩政策正在伤害全球就业市场,估计2012年全球有多达2亿200万人失业,比去年增加了600万人。该组织甚至预测明年全球失业问题会更严重。  相似文献   

7.
罗志军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2010年,我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到期的就业扶持政策再延长一年,新增城镇就业90万人以上,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5万人。  相似文献   

8.
[导读]2013年,可谓“史上最大海归潮年”和“史上最难就业年”。据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留学归国人数达40万人,对比2011年的18.62万人、2012年的2729万人,2013年中国的海归人数涨幅十分惊人。 有关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727万人,比上年多出28万人,而海归人数预计将超过30万人。这一年或将成为比2013“最难就业年”更残酷的“更难就业年”。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成功就业成为不少海归及家长谈论的话题。对此,业内人士提醒海归者,不妨调整心态,从基层工作做起。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有近15万家,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从业人员3000多万人,约占城乡工业就业总人数的35.4%,在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中的比重由45.2%上升到72%,出口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也随之严重。2013年,更是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今年中国将有611万研究生、大学生。外加去年未找到工作的毕业生210万,2013年的高校就业人数更是多达810万。另外,2013年上半年有6.7万家民营企业倒闭,而在2011年。民营企业吸纳了32.4%的大学生。由于遭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就业市场整体不景气,很多企业为了降低人工成本不得不大规模裁员,这给大学生就业客观上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胜 《国际市场》2001,(12):18-19
一、中国就业的现状分析 目前中国的就业现状有以下三个特征: 1、失业率急剧上升.据<中国统计年鉴>报告,1997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从1992年的2.32%上升为3.1%,登记失业人数达570万人,失业人口连续5年趋于上升;如果把实际闲置在家的下岗职工计算在内,1997年的实际失业率估计应在8%以上.由于乡村剩余劳动力的持续增加和政府机构的精简,2000年全国的真实失业率会突破9%,2002年劳动力供给增量将达到最高峰.  相似文献   

12.
一、当前的就业形势 随着我国经济连续5年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就业形势不断好转。2007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创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以来最好水平,达到120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4%。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为近年来最高。2007年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1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3%。城镇登记失业率继续稳中有降。2007年底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比2006年底下降0.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一、2010年上半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明显好于去年同期(一)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和困难人员就业情况比去年同期显著改善2010年1—5月,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09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900万人的57%,比2009年1—5月的水平分别高出37万人和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从1978-2005年,中国城乡就业总规模从40152万人增加到75825万人,净增加35673万人,累计增长88.85%,平均每年增长3.29%.从长期平均角度看,改革开放以来27年全国总就业增长速度很快.这正是中国同期国民经济实现年均9.6%的高速增长的基本动力.但是,中国就业增长出现了阶段性减速趋势.上个世纪80年代,全国总就业年均增长5.29%,90年代降到1.13%,本世纪头5年进一步降到1.04%.最近3年,虽然经济增长每年都超过了10%,但全国总就业增长分别只有0.94%、1.03%和0.83%.就业增长阶段性下降的趋势还在延续.  相似文献   

15.
<正>就业压力逐年上升,无数家长、考生心急如焚,严酷的现实造就了一座财富金矿。据教育部预计,2010年全国高考考生达1000万人,其中约500多万考生落榜。这个庞大的群体为大学招生产业带来了至少2000亿元的大市场。另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透露,2010年的就业  相似文献   

16.
扩大就业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加大财政对公共项目投入,既能直接创造就业岗位,又能刺激需求,带动社会投资,间接促进就业。我国自亚洲金融危机暴发以来,已发行长期建设国债8000亿元,国债投资6年拉动GDP增长约10个百分点,至少创造了近100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税收政策对促进就业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肖振兴 《中国市场》2010,(40):113-115
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我国失业率大幅上升,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但是经济增长并不一定会带来就业率的上升,美国就出现过数次"无就业的经济复苏"。所以,如何制定出就业增长型的经济复苏政策则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问题。本文就此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主要有:扶持就业效果明显的产业以及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支持产业的转移和升级、支持灵活就业和失业劳动者的自主创业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贸导刊》2014,(11):8-10
一、一季度就业形势 (一)一季度就业变动态势 1、城镇就业总量增长势头良好人保部数据显示,2014年1—3月份,城镇新增就业344万人,较上年同期(342万人)增加2万人,同比增幅0.6%,完成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目标的34%。季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8%,保持在较低水平,并且低于上年同期登记失业率0.02个百分点。一季度,  相似文献   

19.
王政 《青海财政》2003,(2):48-50
加拿大是西方七大工业强国中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2000年人均GDP为3.3万加元(约合2.1万美元),但人口却只有3100多万,其中15岁至64岁之间处于就业年龄的人口2100多万。其国土面积997万平方公里,89%的土地上没有永久性居民,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之一。然而,即便如此,就业问题仍然是加拿大一直存在的并且一度比较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提高就业水平的巨大需求,采取财税政策刺激就业成为我国政府的常规手段,从国内外促就业财税政策现实经验分析可知,通过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形成新增就业能力,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增强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改革财税分配体制,促进城市化建设等现实途径来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