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顾平 《上海会计》2002,(11):69-70
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企业优胜劣汰是正常现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供销商业系统中的每个供销企业也都面临着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必然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让一些生产无保障、经营无创新、管理无水平、产品无市场、发展无前途、扭亏无希望的企业,退出经营领域,进行资产清理,这是大势所趋,也是企业战略调整中的必由之路。如何在战略调整中做到退而有序,在资产清理中做到管而有方,上海市崇明县供销合作联合社对此作了有益的尝试。2000年4月,该社从实际出发,根据改革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2.
李杰 《财政监督》2011,(4):60-61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税收政策也有了较大变化,2008年以来,国家的先后实施了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增值税暂行条例》、《营业税暂行条例》,2009年又对白酒行业的消费税计税方法进行了重大调整,这一系列的税收政策的调整对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主要论述了在。白酒生产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宏观环境下行压力加大,产业结构面临调整,不少企业发展遭遇瓶颈期,给同行企业提供了并购机会。  相似文献   

4.
关于健全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健全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从企业外部环境来看,市场经济给企业搭建了公平竞争的平台,给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也使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给企业带来新的危机。因此,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除了把握市场机遇,调整市场经营策略和诚信经营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如何健全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筹资是企业持续生产经营、对外投资、调整资本结构的必要条件;筹资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要从总体上解决企业筹资问题,必须调整筹资结构,加强管理,开辟多种筹资渠道。  相似文献   

6.
推进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策略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民营科技企业异军突起并日益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一只生力军,积极引导和扶持其持续、快速、健康的民菜成为我国今后产业结构调整和完善的必然趋势。本文从民营科技企业自身内在因素和国家的外部支持因素两方面对推进我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对策思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昝霞丽 《中国外资》2010,(22):83-84
税务风险在任何时候都是企业应该重点防范和控制的内容。自2008年以来,我国的税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营业税、增值税、所得税在原来基础上都做了很大的调整,这次调整规范和完善了以前在执行的过程中一些不合理不完善的地方,对建筑安装企业来说影响比较大,应该及时地学习和掌握新的税法,更新税务风险控制制度,使企业能够依法健康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杨帆 《中国金融》1994,(4):37-38
新汇率体制对企业的影响杨帆1994年1月1日,我国在汇率和外汇管理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新的汇率制度对企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企业的经营思想和经营策略也应作相应的调整。预测经济形势,要考虑汇率变化市场经济特别是金融市场的发展,使得预测宏观经济环境对于企业...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在产品、营销、技术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强大的竞争力。竞争力是企业不断发展的生命源泉,而这种竞争力形成的必要条件是企业能够为其提供必需的土壤。作为新经济时代的企业,良好的管理机制是二次创业成功的基础,而管理的创新是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开始的,建立起具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才是企业竞争力不断强大的基本条件。应对新的竞争环境,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必须作出专业化的战略调整。  相似文献   

10.
许洪标 《财政》1991,(6):49-50
改革以来,我们通过提高折旧率、改革折旧基金的提取,使用和管理办法,扩大了企业更新改造自主权,增强了企业更新改造能力,但由于企业设备老化的矛盾加剧,目前的折旧政策仍不能完全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本文从兼顾财政承受能力和企业发展需要两个方面考虑。对“八五”时期折旧政策的调整,提出几点探讨性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何文婷 《财政监督》2011,(12):49-49
企业集团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经济组织形式,综合了企业组织形态的多种优势,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发挥着极大作用。企业集团的不断发展壮大,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其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本文针对电网企业探讨了集团财务集约化管理的几个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2011—2021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PKU-DFIIC)匹配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发展能显著提升企业TFP。该影响具有延续性且呈现动态衰减趋势。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能有效改善金融机构与企业间的“信息差”,压缩企业融资成本;资金流入企业后持续发挥蓄水池效应并便利企业研发创新,最终促进企业TFP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伴随数字金融发展,国有、大型、高成长性企业TFP提升尤其明显。此外,适度有效的金融监管、优质的营商环境也是释放数字金融服务功能的有利条件。研究结论为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志强 《财会学习》2016,(15):159-159
电力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当中都具有重要作用。供电企业的发展会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进而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经济的安全。营改增对供电企业的财务和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对供电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需要在贯彻营改增政策的同时进行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  相似文献   

14.
高科技企业估值的实物期权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新技术、新产业不断涌现,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企业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强,高科技企业具有不同于传统型企业的成长模式和发展特点。如何对传统的估值方法进行调整,使高科技企业的估值更接近企业的内在价值,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社会中,企业人力资源是指那些作为企业生产要素,能提供企业所需智慧、知识、管理、服务和劳务的人。对于保险企业来说,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正确调整其人力资源的结构与功能,是有效实现其发展战略,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6.
企业扩张中的内部资产重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内部资产重组作为企业外部扩张的递进阶段,是在既定的企业边界内进行资源的配置和整合,是企业进一步扩张和发展的低成本调整,也是对改革推进过程中问题和失误的低成本纠正,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均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企业外部扩张的体制性背景决定了企业内部资产重组的发生方式,而企业的核心能力决定了内部重组的绩效。围绕上市公司的“生成”,当前国有企业的内部资产重组主要表现为纠错型、效率型和博弈型。  相似文献   

17.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实现既定目标,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反映企业信息,在企业内部建立并实施的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系统监督、检查和调整的一种制约机制。内部控制对企业的发展,管理的规范,资产的完整,企业的战略实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潘海鸿 《浙江金融》2001,(5):33-33,39
政策是企业上市筹资过程中最关键的环境因素。政策调整势必引发企业上市筹资的外部环境变化。终止“额度制”,实行“核准制”,是迄今为止我国证券市场企业筹资政策的最大一项调整。由此带来企业上市筹资外部环境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将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周兵 《湖南地税》2009,(1):16-17
随着“两型社会”建设的综合配套试验区——大河西先导区的成立,原属望城的坪塘、含浦、雨敞坪和莲花四镇于2008年8月15日正式并入岳麓区,并入后的岳麓区占大河西先导区核心区域的84%,成为先导区发展的重要航标,也为新并四镇的企业带来了巨大发展机遇。但另一方面,由于行政区划的调整,四镇按现行税收政策部分税种的税率和单位税额较原来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对新并区域内企业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将以新并区域内的代表性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例,着重对比和分析企业行政区划调整前后的税负变化及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并提出征管建议。  相似文献   

20.
安蓓  张艺 《金融博览》2009,(5):11-11
2009年2月19日,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出台。规划不仅针对石化企业当前面临的困难提出了相应措施,而且从中长期发展的角度加以指导,强调加快石化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