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京都议定书的生效为国际碳交易奠定了法律基础,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M)也积极加入了国际碳交易活动。本文从CDM项目的批准、注册、签发三个方面简述了中国CDM项目的现状,进而据此分析了CDM项目存在的问题,并对CDM背景下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倪晓宁 《特区经济》2012,(8):203-205
碳交易市场的建设和完善是国际气候问题解决方案的基础和市场保障。本文以国际碳交易市场的发展为分析对象,依次分析了这个特殊的无形产品市场的供给方、需求方、交易商品、交易货币、市场的法律依据和运行机制以及最新发展动态等内容,并对与国际碳交易市场相关的清洁发展机制实施有效性、自发市场问题以及总量限额必要性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也针对目前中国碳交易市场最新发展状况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指出当务之急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是碳汇产品定价方式、各级碳交易市场的兼容性以及试点企业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3.
CDM是《京都议定书》产生的一种双赢机制,是基于项目的配额交易,既解决了发达国家减排成本过高的问题,也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中国主要通过CDM参与全球碳交易市场。本文从CDM产生的背景和我国CDM项目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CDM市场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我国碳交易市场存在的差距和前景,提出了构建我国CDM下碳交易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参与清洁发展机制的潜力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基于温室气体减排的《京都议定书》及其清洁发展机制的相关内容与利益关系以及我国参与CDM的总体情况,分析了甘肃省参与清洁发展机制对经济发展、能源结构调整、生态环境改善等多方面的意义,就甘肃省参与清洁发展机制在可再生能源、煤层气、提高能效、污染减排、植树造林和新能源等领域的优势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最后从机制建设、观念转变、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对甘肃省深入参与清洁发展机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在当前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最优出口规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是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提出的以成本最小化方式实现污染排放控制的环境政策机制。目前,中国主要通过清洁发展机制(CDM)来参与国际碳交易,并出口相应的核证减排量。CDM项目在我国发展迅速,出口的核证减排量呈显著上升态势,然而本文认为,当前CDM项目的开发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碳减排的空间是有限的,考虑未来减排压力和减排成本的增加,当前碳排放权的出口量存在最优规模问题。本文通过建立两阶段最优化模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国际碳交易现状,指出了中国参与其中遭遇的问题与相应启示。  相似文献   

6.
我国碳交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碳交易在我国迅速发展为背景,简述了我国碳交易的发展现状,分析并指出了由于国际碳交易市场以及国内碳交易机制不健全等原因造成当前CDM发展中的凸显问题以及隐含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探索适合中国的碳交易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2012年五省二市碳交易试点的正式启动,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的序幕正式拉开。探索碳资产价格形成机制,对于我国碳交易的健康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和对比国际上现存4种碳资产价格形成模式(C&T、碳税、B&C及项目机制)的基础上,对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和碳资产定价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三个灵活的碳交易机制之一,它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就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展开的项目合作,是我国获取低碳融资的途径之一.但我国的CDM因定价过低、交易成本过高、覆盖面窄、碳市场缺位等缺陷,使其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中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建议扩大CDM覆盖的部门,改进CDM及京都议定书的设计,建立碳交易市场,加强国内金融机构对CDM项目的支持,以提高CDM减碳效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连片特困地区低碳扶贫道路与政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性资源、环境和气候问题给扶贫开发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新机遇。将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新一轮扶贫攻坚主战场,为碳融资和生态环境服务价值化开辟了广阔空间。选择恰当政策工具,可以促进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并形成良性互动格局,走出一条低碳扶贫道路。开展规划类清洁发展机制(PCDM)项目试点,是利用碳交易市场推进扶贫开发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科技人才开发及管理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科技的创新能力比较薄弱,这对科技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影响极大。甘肃省需要认真解决经济和科技发展中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形成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有效体制机制,不断提高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必须紧紧围绕促进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中心任务,以科技进步与创新支撑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发展,引导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形成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和科技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机制,把甘肃省科技人才资源变成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宝贵财富和动力。本文在深入分析制约甘肃科技人才开发与管理水平的主客观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甘肃科技人才开发与管理的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1.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我国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文章考察了我国2007-2012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CDM项目数量,借鉴离散型非线性模型——负二项式模型,运用面板数据对CDM在中国区域分布结构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地区人均GDP、电力消费、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以及外商投资对CDM项目分布结构存在影响:地区人均GDP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对CDM项目分布存在负向影响;电力消费对CDM项目分布存在正向影响;外商投资与CDM项目则存在非线性U型关系。最后,从我国碳减排、碳交易市场建立方面给出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2.
顾轩之  杨海蓉 《发展》2021,(2):75-76
2月23日,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以下简称:鲁班奖)2020~2021年度第一批项目开奖,甘肃省本年度唯一一个鲁班奖花落甘肃三建集团承建的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兰州分校项目。鲁班奖的获得不仅再次证明了甘肃三建集团的建筑技术和施工水平,也奠定了甘肃三建集团在甘肃省建筑行业的领先地位,距离企业发展目标也因此更近了一步。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要介绍了<京都议定书>规定的三种碳排放交易机制之一的清洁发展机制,包括清洁发展机制的基本概念、制度基础以及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基本要求.分析了我国清洁发展机制发展现状以及今后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4.
杨志明 《发展》2005,(9):6-7
实施可持续发展,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环境,是全世界都在为之努力的事业;发展循环经济是甘肃在西部开发中推进"工业强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选择,清洁发展机制是国际社会共同协作,在治理全球气候变暖上进行的一种积极探索.第十三届兰洽会将"循环经济与清洁发展机制国际研讨暨项目推介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既是兰洽会13年历史上一个新突破,更是甘肃与国际社会对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循环经济的实际举措.  相似文献   

15.
王巍 《黑河学刊》2014,(11):6-7
现对甘肃物流业近年来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运用弹性分析法研究了甘肃物流业发展现状及物流业出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促进物流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和未来甘肃省物流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文章应用波特的行业竞争力理论--五力模型,分析了甘肃省的旅游产业,得出甘肃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以期提高甘肃省整个旅游业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7.
2 1世纪甘肃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基本任务是逐步实现农村现代化 ,要实现农村现代化必须以农村城镇化为核心和重点。本文分析了甘肃省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面向 2 1世纪小城镇发展的基本思路 ,最后分析了甘肃省四大地理区小城镇的发展方向和十种小城镇发展类型 ,并探讨了 2 1世纪甘肃小城镇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际社会对气候问题重视的不断加深,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碳交易在全球迅速发展。日本碳交易的发展存在着诸多的困难与不确定性,但是,日本凭借自身的外交、节能减排技术等有利条件,不仅在积极推动国际碳交易发展中加强了国际关系,而且,通过不断完善碳交易机制,创建碳交易平台,促进国内外的碳交易制度的完善,取得了一定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甘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快速,在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结合有关的调查资料,对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存在的不足和制约甘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因素进行深入剖析,根据甘肃省农合组织存在的问题,探索其发展的新途径,并尝试提出加快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甘肃房地产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推动作用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甘肃各市(州)商品房价格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目前甘肃房地产发展面临开发投资明显放缓、保障性住房供应量不足、部分中小城市风险较大等问题,但仍在较长时期具有一定发展空间,甘肃省房地产市场将进一步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