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白轲 《开放时代》2014,(2):20-29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的政权组织方式与西方所认同的模式有着相当大的出入,西方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缺乏一套"合格的"宪政体系。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宪政主义的发展与建设视为一项复制西方模式的"反向工程"。从功能的角度上来讲,一个宪政体系的成功运作并不取决于对西方政治制度的机械性效仿。这篇文章以强世功对"不成文宪法"以及中国宪政秩序的研究作为出发点,进一步对中国的宪政体系发展进行深层次的讨论。本文认为,中国宪政的发展道路在某种程度上并不违背新兴的全球宪政主义原则,因为国际上普遍认同的宪政原则需要根据中国自身条件,以一个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方式被应用。中国宪政秩序的核心在于共产党的政治决策权与政府机关的行政管理权之间的分权模式。如果中国特色宪政可以得到适当的应用,我们没有理由将中国制度拒于普遍认同的宪法合法性之门外。  相似文献   

2.
Lynn  T.White    马俊亚 《开放时代》2009,(12):69-77
中国的宪法实践远比宪法条文的规定更具弹性。在把中国作为一个复杂、发展和庞大的国家研究时,强世功和周雪光很好地把握了中国的权力、任命、司法和修正的实际宪法模式。  相似文献   

3.
在现实生活中,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如何在两者的冲突中寻求合理的平衡,首先应合理认定宪法文本中公共利益的内涵,避免对公共利益理解上的随意性与主观性。其次,国家权力机关所定义的公共利益必须通过宪政机制而受到限制,以避免侵犯宪法为所有人保障的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4.
依托不同的研究模式或研究取向,中国宪法实施就会呈现不同的面相:在政治宪法学看来,政治化实施是中国宪法实施的基本面相;在宪法社会学看来,惯例化运行是中国宪法实施的基本面相;在规范宪法学看来,规范性或权威性缺失是中国宪法实施的基本面相。如果要准确解释中国宪法实施样态,既要先行解决中国主权架构或政体结构、中国宪法权利的属性与内涵、国家与公民的关系、宪法渊源与宪法形式等根本问题,也需要对中国宪法实施进行类型学意义的划分,在此基础上,政治、社会与法律并举,政治宪法学、宪法社会学与规范宪法学形成学术合力,既能为解释中国宪法实施问题奠定坚实的学理前提与经验基础,也能为创生中国宪法学研究新格局与新气象提供学术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这篇评论讨论周雪光的《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和强世功的《中国宪法中的不成文宪法》。两位教授均感兴趣的问题是中国政治秩序的实际运作方式,但却出于不同的原因。周教授把事情的实况——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运作方式——多少作为已知的事实,从而试图提供一种解释。而强教授执笔的原因正好是因为他认为中国政治秩序实际如何运作,在宪法学界得到的关注实在太少。周教授重点研究了面对来自高层政权的命令时下层不同级别的政府之间的共谋这个专门的问题。他关注的焦点让我们更加注意可能鲜为人知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这一方面。但是他讨论的许多问题也似乎不是共谋问题本身,而是一般的委托-代理的冲突。在分析中国的宪法秩序时,强教授的文章呼吁少一些形式主义,更多一些现实主义。在完全承认文章提倡的方法论的优点的同时,评论认为,强教授自己的方法仍带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回顾了作者研究中国宪政秩序的学术背景,即在回应宪法司法化主张过程中,从法律社会学和法律政治学的视角来探索中国实际存在的宪政体制,从而将中国共产党作为事实上的主权者纳入到中国宪政研究中。作者讨论了白轲教授和他的诸多共同观点,回应了白轲教授提出的几个问题,阐明福柯和卢梭的主权观对理解中国宪政秩序的重要意义,以及法律人与中国宪政体制之间的微妙关系,同时指出他与白轲教授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解和定位的不同。作者认为,要探索中国宪政的道路必须关心更大的理论问题,包括思考历史是否终结,普适价值如何中国化以及中国应当如何学习西方的历史经验等,从而走出中国自己的宪政道路。  相似文献   

7.
吴彦 《开放时代》2012,(2):64-81
本文通过探讨“规范宪法学”和“政治宪法学”之争,尤其是对于两种版本的政治宪政主义的检讨,以揭示隐藏在其背后的基本逻辑。本文将首先探讨政治自主性这一现代政治生活的核心要素,并在此基础之上检视高全喜式的政治宪政主义的限度。其次,本文将探讨作为人类意志之表达机制的法秩序的性质,并以此修正陈端洪式的政治宪政主义。最后,本文将通过重新阐发古典国家观念以便提出一种国家德性理论,从而将国家德性作为“驯化”那个会随时不受自身设定之约束机制所约束的“政治”。进而阐明法秩序与德性作为国家之自我约束的两种不可或缺的机制,而这正是一种康德式的政治宪政主义,亦即一种自我立法式的政治宪政主义的基本旨趣。  相似文献   

8.
张朋 《经济》2013,(4):46-49
2013年春天,一年一度中国政治日程表上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两会"在北京如期召开。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两会",在这次会议上,新的接力棒转交到以习近平为主席、李克强为总理的新任政府手中。而在国人的眼中,这次"两会"更标志着一个崭新的美丽"中国梦"的启航。3月17日,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作出"忠实履行宪法  相似文献   

9.
实现政令军令的统一,把各民族整合为统一的国族,从而构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缅甸独立以来各届政府努力追求的目标。推进并完成民族国家构建是迄今缅甸各部宪法的重要内容。作为军人政权向民选政权过渡时期颁布的缅甸2008年宪法,从多方面规定了缅甸推进民族国家构建的内容和方向。边防军改编计划就是军人集团依据宪法,利用武力强行推进构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措施。本文试图在分析2008年缅甸宪法有关民族国家构建重要内容的基础上,从民族国家构建的角度探讨缅甸军人集团推动的边防军改编计划。  相似文献   

10.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是中国法史学研究的里程碑之作,在这部著作里,瞿同祖先生通过研究中国古代国家制定法和诉讼案件来考察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基本精神,对于中国法史学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然而,瞿著因看不到社会、法律及其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对于制定法和民间法之间的互动博弈存在失之专断的简单化倾向,因而其法律史解释也具有较大的主观性。  相似文献   

11.
关于"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实现路径问题,学界主流观点认为,应将税权下放以增强地方财力.这种观点既不符宪政制衡原则,也缺乏中国具体国情基础.清末财权下放的惨痛经历即是该论断的一个有力佐证.而透过清廷末期中央与地方间的财政权关系演变,其清晰地昭示出:政府间财政关系调整要义在于保持宪政制衡;政府间财政权关系的调整路径,还可借助人事权调整实现.所以,本着宪政制衡原则与经济激励相融和的目标要求,以及秉持区域差异与地方主体功能定位的发展导向,我国当下政府间财政权关系的调整,地方政府"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目标的达成,其实现路径与政策重心应在于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而不在于地方自主税权的构建.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要从根本上达成"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终极目标,政府间财政关系要具备自我执行功能,还需以究政制衡为要,配套实行人事权方面的调整.  相似文献   

12.
Government centralization is not a law of nature. It can be explained on the one hand by the endeavor of locally elected representatives of national assemblies to form tax and expenditure cartels, on the other hand by the constitutional power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 to take over state tax legislation and to act as a cartel enforcer. A case study provides empirical evidence and moreover shows that such cartels generate a higher tax level and perform badly in interregional equalization of per capita income. The relevance of constitutional power for explaining centralization seems to be confirmed in various countries.  相似文献   

13.
宪政:现代税制之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炜光 《现代财经》2005,25(1):3-13
宪法是税收法律之源,是反映人民共同意志的民主立法,也是保障纳税人利益不受侵犯的自由之法,宪政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制度构架是决定我国未来税制改革方向的根本性因素;宪法所伸张的正义、平等、人权等价值观,在各种税收专门法中必须得到充分和准确的体现。确立保障生存权、有支付能力、公平税负、量力负担和便利等符合宪法原理的税收原则或总政策,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和特征。现代税收应是从纳税者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角度构造的概念,即作为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主体的纳税人,以履行纳税义务作为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权利为前提,依照遵从宪法所制定的税收法律为依据,承担物质性的给付义务,从而使国家得以具备满足公民对公共服务需要的能力的活动。  相似文献   

14.
15.
16.
运用高校-政府合作治理网络理论聚焦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创新能力建设。当前,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创新能力较低,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我国应进行高校-政府治理网络建设,转换政府治理方式,加强高校在治理网络中的主体地位,打破知识转移障碍,实现知识流动顺畅,提升网络内各主体对新知识的认识辨别、吸收开发和转化应用能力,从而促进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创新,推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从目标、成本、增长模式等多个角度对低碳经济的核心要义进行分析,指出低碳经济本质上是对生态系统的全新管理模式,也是新一轮全球化革命的起点。文章对2℃目标的形成、贴现成本与行动成本、可控增长模型等关键概念进行了创新性解读,阐述了关于低碳经济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陈少明 《开放时代》2004,3(6):49-65
本文从对想象的分析入手,提出解读<庄子>的另一种方案.问题的讨论依次为一、通过几部经典的比较,为<庄子>的体裁定位;二、把<庄子>文章"章法散漫"的现象,同想象的逻辑联系起来;三、对<庄子>故事中的人物角色进行类型分析;四、揭示对另外的生活方式的想象同建构世界的大道理的对立;五、附论相关的政治与哲学问题.作者期待,<庄子>所召唤的想象力,会阻止我们在庸常生活中精神的沉沦.  相似文献   

19.
Currency depreciation has been studied conventionally in terms of three hypotheses—the elasticities approach, the monetary approach and the absorption approach. In this paper we offer another hypothesis called the price approach, wherein the balance of payment disequilibrium results from an inappropriate price level. Specifically, a country has a trade surplus if the equilibrium price level is below that compatible with balanced trade; by contrast, it has a trade deficit if the price level is above that compatible with balanced trade. We illustrate the price approach with the experience of currency devaluations that have occurred in emerging markets since 1997.  相似文献   

20.
Ken  Nyholm 《Economic Notes》2007,36(1):27-42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approach to recession prediction. The methodology relies on the shape of the yield curve alone and does not incorporate macroeconomic information or other explanatory variables. This makes the modelling framework less data intensive and more intuitive than other models that have the same goal. The workhorses of the approach are (i) data transformation of observed yields with the purpose of normalizing the yield spread, and (ii) a three-state regime-switching version of the Nelson–Siegel parametric model of the yield curves' shape and location. In an out-of-sample exercise the model predicts all US NBER recessions from 1973 to 2004 at least eight months in advance of their occurren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