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上升期,未来增长仍有较大空间从2002年开始,我国GDP增速已稳定在8%以上,经济增长已摆脱了持续回落状态,进入新一轮全面回升阶段。这一轮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因素  相似文献   

2.
工业增长。2000年1-9月份.东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达11678亿元,同比增长14.7%:西部地区增长10%。 工业产品销售率。东部地区为96.85%,同比提高0.83个百分点:西部为97.17,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东部地区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9.7%,快于本地区同期工业生产增速5.8个百分点,占全国地方预算收入总额63.5%:西部地区同比增长9.8%,快于同期工业增速2.5个百分点。 物价。东部累计上涨0.8%:西部地区物价下降状况尚无大的改观,在上年下降18…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世纪,中国经济摆脱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开始了新一轮高速增长。特别是2002和2003年,GDP增长分别达N8%和9.1%。在这中间,中小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为新一轮经济快捷增长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开发》2005,(1):58-61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马晓河:多年来,农民收入低,主要是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也主要是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比如,2000年西部地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为1556元,是东部地区的52%,2003年西部地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为1878.9元,仍然是东部地区52%。如果能将西部地区农村2.82多亿农民的人均收入水平提高50%,该地区农民收入人均将会增加940元,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也将增加280元。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估算了1996-2001年全国各省份的科技进步指数,然后利用C-D生产函数测算了科技进步对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同经济发展水平一样,中国地区间科技进步指数也呈现明显的地带性差异,科技进步指数从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逐次递减。东部地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为1%-1.5%,而中西部地区均在1%以下。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不超过15%,这远远低于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200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1%,达到11.67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跨上一个重要台阶。国民经济发展正处于新一轮经济景气周期的上升阶段,表现在以改善住、行条件为特征的新消费结构开始启动;由消费升级带动的汽车、房地产和电子通讯等高  相似文献   

7.
近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我国2008年1—12月全国地区投资情况: 2008年1—12月,东部地区投资716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3%;中部地区投资4015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5%;西部地区投资3266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7%。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能源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2年以来,在房地产、汽车、城市建设等新兴产业拉动下,出现的能源、化工产业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内蒙古的产业优势与中国产业升级相结合,形成了推动内蒙古经济快速增长的新动力。进入21世纪以来的新一轮经济增长,使得内蒙古异军突起,成为国内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5年上半年西部经济指标,内蒙古上半年GDP、城乡人均收入等7项经济指标增速西部第一。此轮经济增长属于典型的“能源拉动型增长”。内蒙古自治区如何抓住此次契机,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能源战略,将是决定自治区20年内经济赶超东部地区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广东经济经过数年的结构调整,2003年出现了近几年少有的发展势头。种种迹象表明,广东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加速增长阶段。  相似文献   

10.
对2002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 1.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新一轮的增长周期 按照经济学界一般观点,中国经济自1991年开始,进入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4个经济增长周期,1992年到1994年为经济扩张阶段,1994年以后为经济收缩阶段,其中1994-1996年为治理通货膨胀时期,1997年开始进入防止或控制通货紧缩阶段.  相似文献   

11.
1996年汇总全国地方财政收入预测值为40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其中,东部地区将达到2392.1亿元.比上年增长19.83%;中部地区1072.54亿元,增长18.54%;西部地区552.16.亿元,增长17.07%。东、中、西部地区财政收入增幅之比由1995年的l:0.969:O.947变为1996年的1:0.989:0.977,中、西部地区加速增长,与东部地区相对差距将有所缩小。从各省情况来看,新疆、福建、青海、广东、河南、江西将以超过25%的增幅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2.
靳茂 《中国经贸》2008,(5):80-83
近年来,中部地区抓住全球资本重组和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积极开展对外经济合作,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中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对外贸易进入高速发展时期。2007年,全年中部地区进出口743.2亿美元,同比增长37.7%,增长速度首次快于东部地区,以绝对优势列各区域之首,  相似文献   

13.
蒋海 《发展》2001,(8):68-70
从我国区域经济结构的总体特征看,由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梯度差异,社会生产力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的逐级扩散、梯度推进,是一个客观必然的过程。但是,当前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条件与东部当年的情况是有很大差别的。    东部发展经历与西部的不同之处      第一,前 20年,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传统产业的高速度数量扩张;当前,中西部地区经济的数量扩张却遇到了障碍:一是外需增长减缓,二是内需水平较低,大多数传统产业的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因此,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可能仅仅依靠数量增长模式来实现。 …  相似文献   

14.
近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王金祥指出,西部地区与发遮地区的差距还在扩大。以今年一季度为例,中国东部地区经济同比增长14%,西部同比增长12.7%.东西部经济增长率差距较上年同期的0.6%扩大到1.3%。[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1998—2001年增速减缓(7%一8%)、2002年下半年开始加速之后,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期,2003年增速达到9.1%,GDP达ll6693.6亿元,居世界第6位。那么,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特点是什么?首都经济面临哪些机遇,又有哪些挑战?  相似文献   

16.
新一轮经济增长与内蒙古经济战略的新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内蒙古产业经济的发展现状 (一)在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内蒙古异军突起.成为国内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 自2002年以来,在房地产、汽车、城市建设等新兴产业拉动下,出现的能源重化工产业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内蒙古的产业优势与中国产业升级相契合,形成了推动内蒙古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进入21世纪以来的新一轮经济增长,使得内蒙古异军突起。成为国内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5年上半年西部经济指标:内蒙古上半年GDP、城乡人均收入等7项经济指标增速名列西部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两项指标均名列西部12省第一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463.46亿元。同比增长31.1%,增速继续保持在全国第一位。  相似文献   

17.
东部工业生产趋快西部投资增长加速二季度地区经济发展分析国家信息中心祁京梅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94%,比96年增长回落了03个百分点。一季度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3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9%,分别比96年增...  相似文献   

18.
经过2003年特别是去年以来的宏观调控,新一轮经济增长初始阶段的不稳定因素得到了有效控制。从去年四季度开始,经济运行高位趋稳;今年上半年GDP增长率为9.5%.继续保持去年的增长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4%,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但增幅趋稳,没有出现反弹迹象;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3.2%;  相似文献   

19.
一、甘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等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缓慢,与东部沿海地区之间的差距日趋拉大。从工业发展情况来看,1986年—1995年,全国工业平均每年增长25%,东部沿海诸省如江苏、浙江、山东、安徽、福建、广东等地,工业增长都在2...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部》2011,(19):124-124
国家发改委日前公布的全国各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显示,1—7月.西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6634亿元,同比增长39.3%,增速高于中部和东部地区。其中.西部地区的贵州、新疆分别增长83.1%和6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