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石化(600028)自2001年8月8日上市以来,抓主业促生产,抓科技要效益,抓机遇搞创新,上市五年来没有搞过配股,没有进行增发,也没有发行过转债,始终把股东的利益放在首位,踏踏实实办企业,年年业绩稳步增长,被民喻为中国股市中的真正蓝筹股,大盘的定海神针。 相似文献
2.
3.
4.
5.
解决能源短缺的出路何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2004年我国电力供应紧缺的覆盖面已迭24个省市,全国电力缺口高达3000多万千瓦,相当于4个三峡工程的发电总量,南方有些省市开始出现了“电荒”,拉闸限电不仅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能源紧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瓶颈。 相似文献
6.
7.
8.
当前,有观点认为:世界缺能源,中国更缺,而且中国“拖累”了世界。此类观点很片面,其实人类需要的能源不存在短缺问题,这点业已被人类利用能源的轨迹所印证。从烧柴薪到烧煤炭,又从烧煤炭到烧油气,再从烧油气到“烧”可再生能源、新能源,人类都能解决自己的能源需求问题。所以说,中国和世界的能源都不会缺乏,而且人类利用能源的轨迹就是朝清洁、高效、多样方向发展,朝着更适合人类生存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2004年开始,央企整体上市的话题便一直不绝于耳,国资委对中央企业整体上市的态度也从2004年的“试点”,到2005年的“力推”,再到2006年的“加速”,一步步变得更加明朗和坚决。2006年股票市场的一片飘红和大盘蓝筹股猛涨的局势,让人们不禁又想起了那些蓄势待发整体上市的央企们,而许多人给予的很高的市场预期,无疑是给这三年来一直传达推动央企整体上市的国资委最大的奖赏。然而,央企整体上市真的是推动股份改造、解决关联交易等诸多实际问题的一剂良方吗?为数不少的人对此仍持保留和怀疑的态度。于是,在两方之间的博弈也随着“整体上市”的高调提出展开了三年的对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短缺成为制约很多国家经济发展的瓶颈,同时,各种工业污染的加剧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当前,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寻求经济发展的同时,都开始密切关注能源节约与环境保护问题。
中国是一个处于高速发展中的国家,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在总量上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大国,为促进经济发展,如何保障必需的能源消费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面对越来越明显的资源约束,节能减耗对于中国而言势在必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12.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能源消费也迅速增长,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能源供应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作用日益显现,能源短缺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此同时,我国出口贸易发展十分迅速,现在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德国和美国的世界第三大出口贸易国, 相似文献
13.
14.
基于企业价值提升的企业价值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司的经营管理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企业价值评估的应用研究领域已从并购交易拓展到企业价值管理.这些变革源自股东权利的复苏以及公司管理层对股东价值创造的关注.本文旨在从企业价值提升的角度对企业价值评估进行研究,促进企业实施价值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公司治理与企业价值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为探索公司治理与企业价值的相关关系,文章构建了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CGI),包括了上市公司受到外部机构的审核意见、股权结构、董事会治理机制、经理人员激励四个主要方面。通过运用实际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确实对企业价值有高度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并随着改革的深入和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呈现出逐年强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17.
当前,很多大型中央能源企业已经广泛投资于金融产业,社会各界对此存在不同看法,有的赞成,有的反对.通过对我国中央能源企业发展金融产业的政策环境分析,归纳了主要中央能源企业开展金融产业的有关情况,结合现代企业产融结合的实践,提出了中央能源企业产融结合的思路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企业能源审计对于改进能源管理,节能降耗,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保护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对企业能源审计的概念、意义、主体、内容、管理程序、类型、审计程序和审计报告作了概要论述。 相似文献
19.
20.
尹积军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2,(6):32-33
在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二十周年、我国电力改革十周年的重要年份,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同志撰写了综合性能源专著——《中国电力与能源》,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这部专著立足于国际能源格局深刻调整变化、我国能源发展面临复杂挑战和战略转型机遇的时代背景,提出了“以系统论的方法,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全局的、整体的、历史的、开放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