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黑龙江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是一个多民族边疆省份.随着文化在旅游发展中停含量的提升,类型多样并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正以其强烈的文化差异性带动着民族旅游地区文化旅游的发展,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核心吸引力.旅游的发展加速了少数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带来了各种影响,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趋同和改变,导致了民俗民风商品化,民族文化庸俗化.在开发和保护黑龙江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时,应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当地政府必须重视当地民族教育,加强民族历史、文化的学习,传承和弘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熊学文  王真  张念 《商场现代化》2009,(19):109-110
虽然重庆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取得了成绩,但仍然存在开发程度不够,交通不变,政府宣传不到位等问题,本文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发对策,旨在提高对重庆市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之重要性的认识,探讨对其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的途径,为重庆市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业发展对少数民族妇女的影响是复杂而又相互的。一方面,旅游的发展对少数民族妇女的生产生活、婚姻家庭观念、文化及价值观等产生很大影响;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妇女在旅游业中获得的发展也为当地旅游发展和文化保护蓄积了后劲。选择大理市周城村为个案,以田野调查为基础,分析旅游发展中少数民族妇女社会角色变迁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而且独特,但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宣传力度不够,盲目开发和缺乏保护,使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市场发育很不完善。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加大宣传力度,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提升核心竞争力;创新旅游购物品,突出贵州特色,使贵州旅游走向一条健康、高速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巴民族是一个伟大而神秘的民族。近年,许多巴人文化遗址相继出土。为了保护和弘扬巴人文化、促进旅游地经济发展,对这些巴人文化遗址进行旅游开发已是当务之急。本文以罗家坝巴人文化遗址为例,分析了巴人文化遗址的旅游价值,以及对巴人文化遗址进行旅游开发的意义及对策,提供了一个巴人文化遗址旅游开发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刘涛 《商》2014,(22):95-95
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而言,旅游经济开发模式往往成为首选,然而民俗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之间往往存在矛盾,随着开发进程的加深,民族文化的内在意义也愈加丧失从而产生一个开发与保护的困境。针对这种困境,从现代性内部的矛盾张力切入能够为我们提供新的视角,指出少数民族民俗旅游经济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之间矛盾的产生根源。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巴民族是一个伟大而神秘的民族。近年,许多巴人文化遗址相继出土。为了保护和弘扬巴人文化、促进旅游地经济发展,对这些巴人文化遗址进行旅游开发已是当务之急。本文以罗家坝巴人文化遗址为例,分析了巴人文化遗址的旅游价值,以及对巴人文化遗址进行旅游开发的意义及对策,提供了一个巴人文化遗址旅游开发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前,佳木斯市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因规划不当或忽视规划而造成的景区内普遍缺乏有效的环境规划和管理措施,古建筑保护不力,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破坏严重,少数民族文化特色日益消失,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面临威胁,景区内环境卫生等问题不容忽视。在旅游开发建设中,应做好旅游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加强旅游法制建设,严格遵循规定,执行环评标准,采取必要措施,保护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前,佳木斯市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因规划不当或忽视规划而造成的景区内普遍缺乏有效的环境规划和管理措施,古建筑保护不力,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破坏严重,少数民族文化特色日益消失,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面临威胁,景区内环境卫生等问题不容忽视。在旅游开发建设中,应做好旅游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加强旅游法制建设,严格遵循规定,执行环评标准,采取必要措施,保护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生态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传统社区独特的文化要素及其载体,是一类特殊的旅游资源,也成为当今文化体验旅游的开发对象和目的地。然而,现实旅游开发中面临许多困惑。本文基于贵州黔东南少数民族传统社区旅游开发的现实问题,提出了旅游开发中"传承与发展、外力与内力、深度与适度、小众与大众、特色与综合、节日与平日"等至关重要的六大关系,并就如何处理这些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特色民族文化为出发点,阐述了民族文化旅游的概念,分析了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以广西梧州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为例,从全面发掘梧州民族文化,对现有民族文化点实行可持续保护;打造旅游线路,不断丰富民族旅游的形式和内涵;开发和打造梧州特色民族商业产品;加大民族文化旅游宣传力度,培养人才等方面来进行梧州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为梧州及全国其他地区特色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少数民族,各民族的文化、经济生活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在各民族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民族文化风情,以及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这为云南大力发展旅游业带来了巨大优势和开发潜力。本文从云南省民族旅游发展现状入手,对民族旅游与民族传统文化有效保护的措施进行探讨,旨在促进云南省民族文化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广西具有秀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文化风情,旅游资源禀赋优越,2014年广西区政府将“三月三”作为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定为全区公众假。如何抓住这一机会,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节庆旅游,发掘少数民族传统节庆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推动少数民族文化节庆旅游可持续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民族和谐,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谢琼  程道品 《市场论坛》2009,(11):80-81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角度,以壮族蚂拐节为个案,围绕我国政府提出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16字方针,提出要转变"静态保护"的传统观念,对壮族蚂拐节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并详述了具体的开发建议与措施,力图对保护和开发好我国少数民族节庆文化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张毅 《消费导刊》2009,(18):16-16
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当今一种时尚的绿色消费,但目前开发对象很少涉及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文章分析旅游对白族地区文化的影响,探讨如何通过生态旅游保护、开发白族文化。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环巢湖地区具有历史的悠久,优良的传统文化,蕴含着独特深远的人文精神及物质文化。主要探讨如何在乡村旅游开发的背景下,通过有效途径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从而对游客的旅游决策产生影响,满足游客通过乡村旅游来达到旅游的深层次的文化体验和精神内涵的提升。也对旅游地居民的传承保护思想产生影响,从而有意识地自发地对当地传统文化珍视程度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7.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文化活动,是边疆地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促进边疆地区经济发展,维护连续稳定的重要手段,随着边疆地区经济发展,和政府对群众文化事业投入的增加,边疆地区的文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很大成绩,但是由于人才不足,边疆地区文化存在着发展不均衡和发展缓慢的问题,为加快推进边疆地群众文化事业发展,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造就一支扎根边疆、热爱群众文化的人才队伍,从而促进边疆地区群众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车婷婷  黄栋 《商业研究》2005,(8):161-163,181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发展旅游商品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开发旅游商品意义很大。近年来,旅游商品生产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在旅游商品开发中,民族地区应全面认识旅游购物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有创新意识,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将民族文化渗透于旅游商品开发的各个环节,同时注重对资源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民族地区旅游购物和旅游业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以独特民族风情和人文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随着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其旅游文化资源的法律保护问题也逐渐凸显。本文从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法律保护的现状、问题和完善路径三个方面,探究如何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20.
《商》2016,(5)
一般来说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是这个民族的信仰和灵魂所在。民族文化旅游是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必不可失的一部分,如今发展特色民族旅游文化已成为我国旅游行业的必然,同时也是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方法。而黔东南则以发展文明原生态旅游为主体,所以我们要发挥原生态旅游的特色,凭借本身具有的特色抓住机会来大力开发,争取实现经济的迅速提高。本文在原生态旅游开发中主要朝着原生态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对原生态旅游发展的具体规划、民族旅游特色文化、少数民族旅游特色商品、以及少数民族旅游文化宣传等方面着手。大力推广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特色、宣传少数民族旅游精神文化产品,全面提升黔东南旅游文化的形象,打造一个以少数民族原生态旅游文化为主题并具有巨大吸引力的民族旅游文化圣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