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最初10年中国武侠文学研究,可以分为断代武侠文学与武侠活动研究、跨文化跨学科的武侠心态与观念研究、进一步的武侠小说历史与发展研究、愈加深化的武侠小说艺术与审美接受研究、拓展的武侠与现当代文学及中外比较研究等。这些研究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更加关注古今不同时代武侠文化精神及其文学表现的贯通性、连续性和阶段性,近代、现当代文学中的武侠文化意蕴得到进一步发掘,大陆新武侠创作得到了及时分析总结。对武侠文学与其他相关文化分支的关系,中外文学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等方面,也得到了一些重要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武侠小说乃是中国文学中的瑰宝,其英译过程的顺利有利于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风采。长期以来,武侠小说传播面临内冷外热的尴尬境地,西进过程也是面临种种困境,学界屡屡产生武侠小说不可译的争论。近来,《射雕英雄传》英译本在海外的走红使我们看到了在离散译者的文化诠释下,文化的跨地域传播并非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而译者主体更是能在其中发挥巨大的桥梁作用。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武侠文化作为中国本土文化中夜明珠般的存在,需在中国文化走向全球的伟大工程中肩负更大的历史责任,也亟待需要越来越多的离散译者承担更大的历史使命。因此,文章以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第二卷)张菁译本为例,透视其英译成功的经验,借以举一反三,试析离散视角下中国武侠小说英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网络文学的兴起,女性开始涉足武侠小说这一领域。女性在武侠小说创作方面有着不同于传统男性武侠的特点。在她们笔下,女性成为一个个独立自主的全新形象,同时,她们通过女性视角对侠义精神作了全新的诠释。女性网络武侠小说的兴盛,既突显了女性意识,也表明了审美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武术和动漫的各自优势出发,探究武术与动漫传播结合的可行性,旨在为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寻找新的路径,以其为武术文化的传播开辟新的道路,拓展武术文化传播的空间,并为武术同仁研究武术文化的传播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金庸在他的武侠世界里展示了一个个真、善、美的虚幻人生,也揭示了一幅幅假、恶、丑的残酷画面。从《射雕英雄传》到《天龙八部》,他刻画的人物形形色色,情节跌宕起伏。他以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独到的表达方式和丰富的人文知识展示了武侠小说的现实魅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文化大发展和进一步繁荣,影视作品的种类和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娱乐方式。同样地,影视作品也逐渐承担起知识传播和聚焦文化的作用。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力度正逐步加大的时代背景下,影视作品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教育领域展现出其应用优势。文章通过分析影视作品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措施,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武术作为中国文化中的一种,既具有文化的属性,也具有体育的属性,因此武术的教育价值也就产生了出来。武术教育作为我国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准确的文化传播功能的定位是保持武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武术教育作为一种人文科学的内容,其教育价值定位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审美的传承和创新。当前我国武术教育的功能定位主要是大众与道德方面的教育。文章系统地分析了武术教育的本质、武术的价值等,旨在为我国武术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沧州武术历史悠久,是燕赵武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沧州市教育局实施的武术进校园活动,为武术文化的传播和武术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推动武术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产业和经济优势转化,打造沧州武术产业特别是武术旅游强势品牌,乃是未来沧州武术走向繁荣、走向世界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武术起源于古代战争,在古代称之为军事武艺,具有强烈的攻击性。技击性是它的本质属性,如何让习武者在掌握高超的技击技术外提高道德修养,就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高校武术专业的学生肩负着武术技能传承、推动武术文化健康发展的重任,在训练他们掌握精湛武艺的同时增强他们的武德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武术专业学生培养的成败将直接影响着武术未来的发展前景和传播质量。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法,从教育学、伦理学的角度分析加强高校武术专业学生德育的重要作用。通过加强对高校武术专业学生德育的培养,对于培养一批文武双全、德才兼备的武术合格人才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武术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更是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先锋军。留学生武术课的开展,既能迎合留学生学习中华文化的需求,又能培养留学生向武术传播者的角色转变,发挥其媒介作用,可谓意义深远。根据调查了解,留学生武术课堂开展难点较多,以河南省留学生武术课堂为例,主要表现为师资力量薄弱、双语教材缺乏、训练场地受限、管理经验不足等不利因素。解决以上问题,是开展留学生武术课堂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1.
金庸《神雕侠侣》通过“武化动物”达到动物的拟人化,药用动物与奇异兵器的关系紧密,人借动物练武,人与动物对阵,又借助动物斗敌。在人与动物的交流互动中,武侠人士的性格总是在发展、凸现和蜕变。动物形象往往展示出西域或大漠风情;群兽聚集的壮观场面,昭示了兽为人用的震慑力量。动物介入使传奇性得以成立,增强了武侠小说的娱乐性。  相似文献   

12.
萧峰是《天龙八部》乃至金庸全部武侠作品中最完美、最具魅力的侠义英雄,陈墨先生这样评价萧峰:“不仅在这部《天龙八部》中是最为光彩照人的形象,而且在金庸的所有武侠小说中的所有主人公中.萧峰都可以说是最为令人心折、光彩照人的一位大英雄。”这样一位豪杰,他的悲剧性结局令人扼腕叹息。本文将结合替罪羊形象和“迫害文本”范式对萧峰之死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3.
网络购物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型消费方式。通过互联网,影视作品吸引了更多人气,也加快了影视作品的传播速度。凭借影视作品热播而在网络电商平台引发的“明星同款”现象是互联网催生的新型服饰流行现象。文章首先对淘宝网“明星同款”的现象进行排名调查和营销策略分析,然后对其现象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服饰电商借鉴。  相似文献   

14.
依附于农业文明、传统社会、中国文化……种种之下的中国武术,新时期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其精神文明价值,是摆在广大武术及体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热门问题。笔者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大众化发展的困境出发,提出武术大众化传播中的原则,探讨了如何进一步传播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发挥其精髓,进一步为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5.
武术是中国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传统体育项目。因此武术术语英译既是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也是跨文化交际的过程。所以本文拟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武术术语的英译进行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全民健身的背景,以学校为基点展开研究,重点讨论了在学校教育中适当开展武术运动的必要性,提出一方面武术教育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强身健体,另一方面也应看到武术自身的独特优势,使其能够在教学中更具优势。另外,就学校教育与武术结合的作用进行讨论,提出武术融入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传承武术文化、加强武术健身作用,为了推动课堂教学改革,要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增强课程针对性,以多措并举的方式来改革武术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华武术起源于中国古代战争,而战争中的军事武艺促进了中国古代武术的发展。在中国古代社会先后经历了冷兵器、热兵器时期,战争与武术的关系愈演愈烈。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探讨了中国古代战争中武术,包括兵器、兵家思想的发展以及武术在战争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西方财政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个别到总体、由零星到系统、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这个传播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同时,西方财政思想的传播对于近代中国财政理论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比赛中,由于新规则的全面实施,难度动作创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受到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以及武术科研人员的极大关注。本文以拓宽武术套路难度动作创新的思路为目标,对竞技武术套路难度动作创新的原则与创新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来看,中原武术谚语的隐喻是武术技术孕育、形成和发展的认知工具,展示了人脑思维与肢体动作之间的有机联系,使人们通过思考这些形象可感的外在形式,达到对武术文化精神的深刻领悟;中原武术谚语,处处显现着隐喻思维的作用痕迹,有着自身突出的具象性、局部性、多样性、经验性隐喻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