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松龄 《消费经济》2006,22(1):15-16
今天是《消费经济》杂志创刊20周年,大家都对这个杂志作了充分的肯定,我完全赞成同志们的意见。在此,我也想谈谈自己的一点意见。  相似文献   

2.
尹世杰 《消费经济》2006,22(1):17-18
很多同志对《消费经济》创刊20年来的工作和今后的发展,提了很多宝贵的意见,给我们很大的启发,也给我们很大的鼓舞。在此,我代表办刊的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后还要请同志们继续加以支持、帮助,使这个刊物的质量进一步提高,为消费经济学科建设,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在这里,我简单谈谈关于消费经济学科建设有关的一些问题。有些同志已发表了很好的意见,我在这里提出几个问题,和大家一起探讨,并向同志们请教。首先,我认为消费经济这门新学科,大有可为我国当前,正是面临着消费经济大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是因为,党…  相似文献   

3.
王珍 《消费经济》2006,22(1):23-24
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在红枫尽染的岳麓山下,祝贺由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消费经济奠基人———尹世杰老前辈主编的《消费经济》创刊20周年。《消费经济》是湖南文化产业的精品、全国学术界杂志的名牌、也是“工程院士”重量级品牌。消费经济是一门独立学科,为了使之更为丰富和发展,我建议增加消费社会学子学科。消费不但具有经济功能,而且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主要包含构建和谐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功能。特别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处于转轨型时期的今天,其社会功能更为巨大。一、消费具有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功能人们的生活消费具有两重…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著名消费经济学家尹世杰教授的亲手领导和指导下,《消费经济》杂志迎来了20周年华诞,可喜可贺。作为贵刊的忠实读者与作者,谨对贵刊的创建者和指导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并对贵刊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感谢。《消费经济》创刊20周年,成就卓著,众口皆碑,我就不多谈了。这里谨就学术方面略述其梗概:首先,贵刊在学术界第一次打出“消费经济”这一“品牌”,这不但在我国学术界是首创,在国际学术界也是极少见;其次,贵刊提出并论证了消费经济学系列的基本概念、范畴、规律、制度、结构、分类等,并创造性地论证了消费的性质、分类、形式、结构等…  相似文献   

5.
王启云 《消费经济》2006,22(1):19-19
尹世杰教授创立的《消费经济》杂志,已经20年了。经过20年的发展,现在《消费经济》的质量越来越高,声望越来越大,影响也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科学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消费经济》所取得的成就,凝结了尹世杰教授等专家的多少心血,功不可没。衷心祝福《消费经济》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6.
在主编尹世杰教授的主持下,《消费经济》杂志走过了20年不平凡的历程。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消费经济》杂志从创刊时起就一直奋进在马克思主义消费经济理论研究的前沿阵地。经过20年的艰辛磨炼和不断发展,今天她已成为引领消费经济理论研究的一面旗帜,一支号角,一个阵地。作为  相似文献   

7.
《消费经济》2002,(2):4
各位领导、各位教授、专家、学者、新闻界的朋友们! 我们今天在这里举行“科学消费”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我代表省消委、湖南师大经管学院、《消费经济》杂志社三家举办单位,对各位的光临、参与,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通过你们向……  相似文献   

8.
廖九如 《消费经济》2005,21(6):10-11
《消费经济》创刊于1985年,该刊主要创始人尹世杰教授当时任湘潭大学经济系主任兼消费经济研究所所长。二十年来,《消费经济》在尹世杰教授的领导下,克服了办刊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办成了全国性的核心期刊,成为消费经济理论工作者讨论交流的园地和联系桥梁。《消费经济》创刊二十年来,初创阶段的十三年我一直是主办单位(湖南商学院及其前身湖南商业管理干部学院)的法人代表,最近这七年我是《消费经济》许多活动的参与者。我想就我所知道的《消费经济》创刊前前后后的一些情况,作一些介绍、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邓国用 《消费经济》2005,21(6):13-15
今年是《消费经济》杂志创刊20周年。《消费经济》杂志这20年,是伴随改革开放雄伟步伐前进的20年,是在中国消费经济理论发展中不断发挥作用的20年。继往开来,在这创刊20周年之际,我们对过去的历程,作一简单汇报。  相似文献   

10.
田学斌 《消费经济》2006,22(1):26-28
我国经济学界唯一一份以消费问题研究为主的专业期刊《消费经济》创刊20周年,堪可祝贺。本文以《消费经济》刊发论文为主要依据,概述消费经济学的新发展;针对消费经济学的学科地位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谈谈个人的看法。一、《消费经济》是消费经济学者的摇篮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消费经济学的创始人尹世杰先生主编的《消费经济》杂志,今天迎来创刊20周年的生日,请允许我向尹世杰先生和编辑部全体编辑老师和工作人员致以衷心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祝愿尹世杰先生身体健康、新论迭出;祝愿编辑部各位老师工作顺利,再创佳绩!祝愿《消费经济…  相似文献   

11.
刘茂松 《消费经济》2002,18(6):28-31
这次全国第六次消费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我们学院举行,我感到十分荣幸.在这里,我想就消费经济的发展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二十年前,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华夏大地、消费经济理论研究刚刚起步的时候,由著名经济学家、我国消费经济学创始人之一的尹世杰教授一手创办的《消费经济》隆重面世。尽管人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重复消费这个行为,尽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理论上对消费有过许多科学精彩的论述,但是在当代,我国经济理论工作者对消费的系统研究仍是落后了一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消费经济》的诞生就具有了非常的意义:她是一个标志,向世人宣告,消费经济理论研究和发展的成果,从此有了舞台;她是一个号角,唤起经济理论工作者向这个领域进军的激情。弹指间,二十年过去了,在尹世杰教授的领导下,《消费经济》不负众望,为马克思主义消费经济理论的研究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14.
从消费经济学的学科地位谈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卢嘉瑞 《消费经济》2002,18(6):24-27
今天我在这里出席全国第六次消费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内心十分激动.我个人认为,消费经济的发展,是与尹世杰教授的巨大贡献分不开的.尹世杰教授对消费经济理论的建设方面,对消费经济理论队伍的建设方面,对国家制订的有关政策方面,在对城乡居民消费实践的指导方面,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是消费经济的泰斗,在他年届花甲之后,还进入了消费经济理论研究的旺盛期.大量的著作,等身的著作,都是他在60岁以后写成的.在这一点上,我们的许多中老年理论工作者包括我自己,是不能相比的.我们虽然有年龄优势,但尹世杰教授孜孜以求、年长益壮,我们都不及他,他是我们的榜样.  相似文献   

15.
消费理念与消费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闻潜 《消费经济》2004,20(1):6-7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目前已经开始。与此相适应,宏观经济政策以实现“五个统筹”为中心,正在进行重大调整。消费经济理论的创建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但是它在前进的过程中却充满波折和艰辛。不过如今时代背景已发生重大变化,消费经济理论作为一门新科学的兴起,已经成为事实。随着体制改革的推进,20几年来,理论界对消费的论述有了重大变化,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贬低消费。消费不仅是经济运行的结果,而且是经济运行的前提。这是消费在经济运行中应有的地位。但在改革前,理论界对消费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的看法,却停留于生…  相似文献   

16.
闻潜 《消费经济》2005,21(6):6-7
二十年来,在《消费经济》的倡导和支持下,消费经济从无到有,而今已茁壮成长,成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令众多学子敬仰。  相似文献   

17.
尹世杰同志关于消费问题研究的又一部学术著作<消费文化学>已由湖北人民出版社于2002年6月出版.<消费文化学>的出版标志着尹世杰同志在消费问题研究领域所进行的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的研究已拓展到一个更具有探索价值的课题.任何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都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和民族的文化底蕴,一定的经济发展必然会孕育某种与之相应的文化,并且反过来这种相应的文化又会影响经济的发展.经济与文化的这种辩证关系既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又促进着文化的繁荣.就消费经济与消费文化的关系来讲也是如此.因此,从消费经济学的研究拓展到消费文化学的研究,可以说是一种合乎逻辑和历史的演绎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8.
A “Timeless” charge to consumer economics and family economics is identified. In light of the charge, the area is examined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scholarly activity. It is suggested that scholarship in the area is diffuse and often addresses parts of issues. This creates concerns as to whether the historical charge is being met.  相似文献   

19.
The consumer class action has been hailed as the ultimate consumer remedy. It permits economies of scale in some legal proceedings which may benefit the consumer. Moreover, government agencies will not ordinarily bring suit on behalf of one of these consumers but they will, in some cases, sue on behalf of the class. In the case of a harmful commodity, if a class action is successfully adjudicated disutility is lowered for those harmed and social benefits (i.e., collective benefits) may accrue in some measure to those for whom damage was averted. Whether in the short run or the extent to which in the long run prices will be increased as a result of the adjudication of a class action depends upon the degree of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in which the producing firm operates and on the level and elasticity of the relevant supply and demand curves for the product subsequent to the suit. Even without suit being brought the effect of the threat posed by the availability of the consumer class action will be a shift to a higher quality of product and more non-price competition on the basis of quality or at least a reduction of fraud and of harmful product attributes. The overall effect of the class action being available as a legal tool should be a better performing market and better performing agencies serving the consumer. Though consumer economic welfare will not always be increased through the use of the class action, its increased use is important if we are to have a more equitable economy.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