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南楠 《当代通信》2004,(11):52-53
近年来,迅速增长的信息化需求为国内数据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是类似于保险行业、金融行业、政府各业务机构等客户的办公信息和业务信息的快速增长要求有高带宽的网络满足信息增长的需求,并且这些客户对网络都有共同的要求?,并且这些客户对网络有共同的要求——安全、实时、带宽(一般称2M接入),目前只有建设内部专网才能够彻底的满足这些客户共性要求。  相似文献   

2.
《中国电信业》2006,(12):43-43
增值业务虽然还不能作为电信行业的支柱,但其地位却始终处于上升之中。于是,现在整个电信行业都在确立这样的理念:打破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的纵向模式,构建一个以窖广,需求为核心,能够为不同接入网络和终端用户方便地提供多种业务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中国电信建设》2002,14(10):53-53
在接入层比较典型的客户接入模式主要有:1、按业务分建接入网络;2、采用全分组化方式解决语音和数据业务;3、采用综合接入模式,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的持续快速发展,各种新业务层出不穷,使得人们对网络接入带宽的需求持续增加,特别是网络游戏、会议电视、视频点播等业务,使传统的接入方式不能满足带宽的需求。据相关数据分析,未来3年,用户的平均带宽需求将超过10M。与其他有线、无线接入技术相比,光纤接入在带宽容量和覆盖距离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随着低成本PON技术的出现和迅速成熟,  相似文献   

5.
陈自力  林鸿 《当代通信》2006,13(9):77-79
固定与移动融合(FMO)是指网络的业务提供与接入技术和终端设备相独立,其目标就是同样的业务可以由各种接入网获得,使用户通过不同的接入网络,获得相同的业务而享受相同的服务。FMO并不一定意味着网络的物理融合,其主要特征是用户订阅的业务与接入点和终端无关,允许用户从固定或移动终端通过任何合适的接入点使用同一业务。融合已逐渐成为通信的主要趋势,FMO是下一代通信网络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姜华 《中国电信建设》2005,17(12):26-28,30
近几年来,运营商为了满足宽带业务的快速发展,不断扩展IP城域网的覆盖,网络的快速扩展导致目前运营商在各地宽带IP城域网建设普遍存在接人层组织结构混乱、设备利用率不高、接入层光纤消耗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业务发展和网络运行维护造成了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信建设》1999,11(7):61-62
未来网络一两个网络世界的最佳组合,是业务的融合和接入的融合。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的持续快速发展,网上新业务层出不穷,特别是近年来开始风靡的网络游戏,MSN和QQ等实时网络通信工具,使得人们对网络接入带宽的需求持续增加,接入带宽需求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光纤通信的诞生与发展是电  相似文献   

9.
顾茜 《当代通信》2005,(24):54-55
随着电信技术不断发展,各种接入手段不断涌现,用户希望业务能够一站式受理。目前的业务开展大多局限于一个专业的网络中,如单纯的固定电话业务、移动电话业务等。用户拥有的多个终端无法关联同一个用户帐号,给用户的使用带来诸多不便。业务的融合对于用户数据的融合提出了需求。  相似文献   

10.
龙红明 《当代通信》2006,13(11):31-31
首先,对IPTV做一个界定。这里所指的IPTV是指将TV作为一个傻终端,为用户提供以STB为核心的IP多业务,包括数据接入、电视视频、网络浏览等,这是电信运营商将IPTV应用作为宽带业务考虑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
徐玉 《当代通信》2003,(14):30-32
一、需要增加亮点的PSTN网增值业务 在满足了用户基本的通话需求后,许多传统电信运营商非常关注如何在传统的PSTN网络上提供增值业务,但是由于近几年Internet接入业务的迅猛发展,以及移动通信业务的异常火爆,固定网上的增值业务开展一直不温不火,真正在PSTN网络上开展起来并获得类似移动领域SMS巨大成功的业务可以说没有。当然,还有部分业务在一些国家获得比较大的成功,例如北美国家的传统电信运营商在信息服务方面(包括声讯服务、号码查询业务)有比较好的收入,在电话卡发行等方面也有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未来业务的发展纷繁复杂,特别是视频业务的迅猛发展,对带宽的严重侵蚀将对传统宽带网形成最严峻的挑战。从近期来看,传统2M或者4M的接入带宽已成为视频业务部署的最大瓶颈,而从中远期的业务发展而言,随着高清电视、3D电视终端和相关业务的普及,以及诸如云计算、Apple Store等基于上层网络的新业务的兴起,百兆到户以及光纤到户将是大势所趋。传统的双绞线接入方式xDSL受限于线路传输距离和传输带宽,已无法满足宽带业务,  相似文献   

13.
吕旭红 《当代通信》2004,(11):22-24
当前,业界所指的NGN主要是指采用软交接技术而构建的新型的网络,其采用分层的网络构架.支特多厂商设备之间的互通、支特设备的综合接入、并以快速、方便地提供融合语音.数据和视频特征的新业务曲最终优势,为运营商全业务网络运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LTE的主要性能指标 随着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出现.接入移动化、宽带化的业务需求越来越大.用户对移动通信网络速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WiMAX等无线宽带接入方案迅猛发展:HSPA虽然在支持移动性和QoS方面有较大优势,但网络结构和空中接口比较复杂,无线频谱利用率不高,  相似文献   

15.
《邮电企业管理》2007,(8):43-43
“商务新动力”旗下主要包含基础通信、客户服务、管理提升、行业应用四大类型的业务,其中除了有网络接入、视频会议、集团彩铃等企业信息化常见应用外,还有4007企业热线通、传真通、企业一号通、IPVPN等具有铁通自身特色的亮点业务。[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河南网通改造农村通信基础网,实施“退铜进光“战略成效显著,从根本上提升了企业在农村地区的竞争力。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光纤综合接入’为主的信息高速公路网络。此举不但满足了语音基础业务、宽带、数据业务和视频业务的需求,而且为今后在农村发展各种综合信息服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刘峰  徐晓军 《当代通信》2004,(19):86-89
伴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人们对宽带需求的不断增多,原来羁绊人们手脚单一,烦人的电缆和网线接入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接入方式的需要。这时,因势而起的另一种联网方式悄然走入了人们视线,这就是无线互联业务。  相似文献   

18.
《当代通信》2006,13(1):82-83
运营商正面临着重大的技术转型,新业务、新应用的实施是关键。从承载网络的角度来看,不同类型的关键应用对承载网络的要求不同。  相似文献   

19.
胡济生 《中国电信建设》1998,10(5):18-19,22
接入网是用户业务接入的电信基础网络,是由业务接点接口(SNI)和相关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所组成的实施系统.  相似文献   

20.
HSPA(高速链路分组接入)对运营商和移动客户的意义是更高的速率,更大的系统容量,更低的延迟,能全面提升业务能力,无论是在大众应用还是在企业应用方面,都将能够为运营商拓展业务市场新天地。HSPA解决方案有HSDPA和HSUPA之分。目前,HSDPA解决方案较为成熟,全球局级多个商用网络运作,主流电信设备商不仅可以提供全系列设备,而且还有优秀灵活的多种算法,能够为运营商的业务服务市场开辟出新的广阔空间,受到业界青睐;而HSUPA解决方案还处于研发和少量商用阶段。当前,全球运营商正迅速将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服务引入其WCDMA网络。[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